心理咨询有用吗?

标签:
心理咨询感谢自己杂谈 |
关于这个问题不只一个人问过,也不只一个人回答过,随着心理咨询存在的时间越长,相信这样的提问和回答将永远进行下去。大家从不同侧面讨论过,比如心理构成机制是什么?什么造成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谈话就可以让人改变吗?等等,尤其是最后这个问题,确确实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怀疑、好奇、质疑或者模棱两可,拿不准这个看上去不吃药,不打针,花销还不少,主要靠语言交流的工作能对人的内心起到什么样的改变或者调整作用。当然,精神分裂,神经症还是主要靠药物来化解症状的,因为它们中间有的已经发生了生物性变化。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不涉及这部分内容,今天我们说的是精神健康人群的心理调节问题,这部分人群的比率占大多数,那么,到底是什么在心里咨询中起了作用呢?
回答是:咨客自己。更确切的说是咨客没有体验过的经历。因为人的感受,分析,判断,决定都是建立在以往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这些模式形成一个自动思维与惯性主导我们的言语和行为,也会直接导致一个结果。那么,就算一个人意识到了内心的不协调和冲突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只要他还倚靠过去的经验和体验做决定,其实不会有特别好的办法处理这些矛盾的。当然了,找朋友倾诉、旅行、唱歌、睡觉、看书等等活动也可以起到减压,放松,呼吸新鲜空气的目的,但是,回到现实时,问题还是那个问题,它永远都在那里。以上说到的方式某种程度上是转移注意力,拖延政策,而不是面对和处理,心智成熟的人是会坦然接受任何好事情和坏事情的,他(她)知道愉快或者痛苦其实是一回事儿,都是感受而已,只不过它被人类趋乐避苦的本能所选择。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有能力面对那些看上去会带来极大冲击力的事件或感受呢?或者说,如何才能用短时间比较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呢?回答是:给自己一个尝试新方法的机会。比如心理咨询,这个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陌生但同时有很多人不会首先去选择的方法。有个问题不能回避,就是心理咨询付费的问题,有人会问付钱之后如何保证疗效,如果发烧打针以后不久就可以退烧,这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而心理问题好转要怎么衡量呢?有没有什么标准呢?说白了就是花的钱是否物有所值。
首先,心理咨询和医院的大夫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后者用药物来解决肌体不舒服,抽血,X光,在根据数据对症下药,心理咨询用心灵对心灵的方式更靠近人的本质部分,所以,收费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师也和医院的大夫一样要学习,自我成长,看书,甚至自己做咨客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些前期准备工作都是要付出金钱的,也就是说前期投入,对任何一份职业来说,不做充分的准备谁都没有把握能把工作做好,更何况心理咨询是个直面真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它对心理师本人的要求非常严格,比如人格需要健全,人生观,价值观,性心理观健康,完善、对人性的思考深刻,情绪情感趋于协和稳定等等,这些因素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高的标准,因为这份职业要求心理师和咨客在思想、人格、价值观、人生观、性心理观方面要深入交谈和了解,才有能够触及到产生问题的源头,因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多半都是以上说到的那些方面出现了偏差造成,要想解决问题,就要从造成问题的原因开始梳理,分析,了解,处理。所以,必须要求心理师是个全面成长并且对自己有充分了解的人,一个稳定并且健康的客体,这样,对咨客来说是负责任的,并且是非常必要的。不然,很容易被咨客带到他(她)的模式下跟着混乱,必须有能力辨别和及时抽离这个混乱的状态,并且把它反馈给咨客,让他(她)听到没有听过的话,所以,心理咨询和与朋友聊天不同,朋友会感同身受的同情、愤怒、痛苦,甚至挺身而出打抱不平,这种方式一时可以,但决不是一个能让当事人彻底了解自己,并且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因为它忽略了让当事人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和朋友聊天可以起到倾诉的作用,把心理话说出来是一种健康的减压方式,但有一点要注意,听的这个人是否带着自己的判断,也就是说,朋友给的建议与意见也许带有自己的人生态度,思维定式,行为模式,如果在这样的前提下给出建议和意见,那么,对解决问题,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缺乏建设性意义。而心理咨询不同,咨询师没有主观判断,放下臆断,把决定权和主导权交到咨客手里,贴着对方的感觉走,不急于下决定、给出办法或指导,让咨客充分说出感受,释放情绪情感,说到这儿牵出隐私的问题,是的,心理咨询会涉及咨客个人成长的经历,决大多数只有一个人知道和感受到的东西,这些是不会对别人提起的,也恰恰是这些不会提起的经历才是造成心理困惑的原因,所以,要求保护隐私非常正常,所以,咨询前双方要签署保密协议,从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出发,心理师对咨客说的内容给予保密是必须的,心理咨询执业守则可以约束心理师的行为,同时保密例外可以更好保证咨询的正常进行,如果咨客在咨询中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保密协议自动终止。
话题回到咨询付费问题,一方面,它是对心理师劳动的合理报酬,另一方面,也是关键的是,咨客通过付费来为自己解决问题提供可能,也为这个可能承担责任。这个非常重要,试想,只和朋友聊天减压,事后即便没有解决问题也不会有什么怨言,而咨询不同,咨客都是带着极大想改变现状的目标而来,付费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必须准备,因为心理师可以提供朋友提供不了的视角和立场,那就是激发咨客自己的潜能面对困惑。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然向上成长的动力,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让动力推迟启动而已。心理师拥有一双发现每个人价值的眼睛,也有一颗包容、接纳、理解、尊重、支持的心,这些都可以帮助咨客从不同的角度看自己,让自己趋于整合与协调。
整合意味着可以接纳自己所有的特性,不排斥痛苦、悲伤、愤怒、怨恨等情绪情感以及无能、不胜任、不可爱等负面评价;协调的意义是不管正在经历挫折还是挫折后都能保持相对平衡的心理状态,心智成熟的人是可以身处“险境”依然可以保持接纳态度的,不感觉自己冤枉,不如别人,憎恶这个处境,而是可以合理并且宽容的对待处境,把它当做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因为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有些境况是必须会发生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它发生时保持觉察,不让情绪牵着鼻子走,而是保持清明的头脑与视角和困难处境或者坏情绪互相欣赏。
做到欣赏困难其实不容易,需要很大勇气和决心,挑战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承受力,因为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模式即便是不适应或者具有破坏力的,也依然不愿意去改变,因为这些习惯是可以带来一定好处的,那就是对自己的处境给出合理的解释,比如我是不幸之人、这个世界跟我作对、没有人爱我等等。给出这个答案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也就给不去改变提供了充足的理由,认为这些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是危险的,人是不可信的。而这里面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说法都建立在外界事物上,也就是把决定自己喜怒哀乐的权利交给了世界和他人。时间一长,人就会遗忘本身具备的能力而沉浸在不可动摇的痛苦里。有时候,坚信自己是不幸的对一些人是有意义的,这样可以自怜甚至自恋,认为没有人可以理解自己,帮助自己,而当咨询师问他(她)是否考虑过把这份坚信用在对待别的事情上时,多半的回答是没想过。所以,这就是心理师存在的意义,我们要善于发现被咨客忽略的东西,并且绝对不是主观故意,而是无意识被忽略的,但这份忽略本身要耗竭咨客更多的精神能量,他(她)要通过这样的“自我忽略”或者说“自我惩罚”来满足一份需要,至于是什么需要就要通过咨询来探索和解决了。
所以,心理咨询有用吗?回答是,一定有用。
感谢所有走进咨询室的人,你们给了自己一个靠近真实自我的机会
感谢所有对自我有探索愿望的人,因为本真的自己本来就在那里没有离开过,心理咨询师的意义是让一个人在寻找真我的路上不会感觉孤单,见证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幸福的事儿,所以,再次感谢每个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