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一)

标签:
活的当下分享杂谈 |
分类: 书评,书摘 |
得到这本李焯芬老师著的《活在当下》一书后,很高兴,那里面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做父母,看人,看世界的角度和态度,那种舒适,欢喜,平和,豁达,很值得分享。平凡中透着智慧和真实的快乐。
第一章
当下,让我们的男孩和女孩们茁壮成长---
姐姐不要怕
这个小故事发生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一个度假村,那时我正好在那里访友和度假。
有一天,我在度假村的大厅里,看见一个满脸歉意的网球场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个大约四岁大的男孩子。饱受惊吓的小男孩已经哭的筋疲力尽了。
问明原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那天孩子特别多,这位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在儿童网球班下课后,点算人数时少算了一个,将这个小男孩遗留在了网球场上。
待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回网球场,将那个小男孩找回来。小男孩因为一个人被遗留在偏远的网球场上,受到惊吓,哭的十分伤心。
不久,孩子的妈妈也来了,看见自己那个哭的惨兮兮的小孩。
如果你是那个妈妈,你会怎么做?痛骂那个工作人员一顿,还是直接向主管投诉,或是很生气地将小孩带离,再也不让他参加儿童网球班了?
都不是!
但见那个年轻的妈妈,蹲下来安慰自己的小孩,并且很冷静地告诉他,“已经没事儿了,这位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您必须亲亲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
小男孩听了妈妈的话,于是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边的姐姐,并且轻轻告诉她:“姐姐你不要害怕,已经没事儿了。”
停一停,想一想
做父母的,在“宝贝”自己孩子的同时,是否也能够体谅一下别人?
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宽容,体贴的孩子。
这种体谅,也是对孩子最好的品德教育。
读后感:孩子是无邪并天真的,与世界的关系需要他们自己去体会和感受,从一点一滴开始,从经历挫折开始,他需要在哭泣和害怕里学习分析,成长。如果这时候,大人比他还担心,愤怒,害怕,指责,那么,孩子也会学习到,养育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就象空气,无时无刻都围绕着孩子,所以,大人怎么做,是孩子最近,也是最深刻的模仿对象。这个妈妈处理事情的方式很好,她在教孩子学习适应环境,原谅别人。其实很多家长难以做到冷静和理智,所以,这个故事很值得学习和推广。当然,这取决于家长的世界观,她的生长环境和后天的悟性,焦虑的系统传承里,很多家庭都重演着对世界的敌意,对环境的不确定感,
从一个小故事开始吧,看了就会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