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扇公主的芭蕉扇

标签:
西游记自由联想铁扇公主孙悟空情绪人际关系杂谈 |
分类: 心理交流区 |
《西游记》里师徒四人要过火焰山,得高人指点,孙悟空去向牛魔王的媳妇儿铁扇公主借芭蕉扇一用,过程有趣并曲折,铁扇公主不情愿,第一次没把扇子的正确用法告诉悟空,结果越扇火越旺,险些烧着猴子毛,悟空恼了,用计逼公主就范,于是取得用扇心得,三两下熄了火,过了山。
灵感好像被那把助火的芭蕉扇扇过,火苗蹭蹭的,让人又爱又恨,一把扇子让我联想到了很多,比如人的情绪,人与人相处的技巧,仿佛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芭蕉扇,随时准备或煽风点火,或息事宁人。有趣的是,选择前者的人比后者多。于是经常会听到或看到各种不好情绪幻化出的行为。感觉上,还不会用那把扇子,只会把火苗弄大,然后叫唤着找人来救。救火队恐怕不会失业,只要世界上还有芭蕉扇这东西。
扇子弄出来的风呼呼的,夹杂着过去与现在的感觉,渴望主宰未来风的走向。任凭风把我们送到任何地方。说来有趣,每个人都可能是铁扇公主,同时也是孙悟空,困惑自己和解脱自己的法宝其实都在自己手里,只不过,我们没有成熟到足够发现它们的时候。锁匠造锁的时候,同时配了钥匙,不然,买回家,它什么都不是。
任何没有生命的东西一旦被赋予了意义就仿佛活了过来,不再是沉寂千年的一个物件。一件本让人不快的事情,一旦发现它好的那面,就不再只是糟糕情绪的来源。就象手里摇晃着的芭蕉扇,忽而扇的温暖,忽而扇的阴冷,决定权在自己手里。
说说人的情绪吧,人都喜欢把自己希望的和实际得到的弄成一团,摘不干净的一团。其实,希望,或者理想王国里的种种美妙感觉就象驴子面前悬着的那串胡萝卜,摇摇晃晃地勾引着驴子前进的脚步,搞得它嘴边的饲料都会吃不专心。所以驴子会不开心,不欢喜,有时闹点小脾气,不干活,磨羊工。想来情绪来自于哪里?胡萝卜?与胡萝卜的距离?眼睛会看到胡萝卜?心理会想着胡萝卜?等等可能,不一而足。
然后是什么呢?情绪配合着希望和理想的各种代替形式,上下起伏,波澜壮阔,比如:本来想好了要和谁吃饭,但对方来不了,于是有点小遗憾;本来辛苦后想听音乐放松,偏电脑中病毒开不了机、本来一顿家庭聚餐席间发生小插曲弄的有点扫兴;本来自己有能力成就一番事业,但进度缓慢而上火------无数的“本来”决定着情绪的基调。昨天回家父亲还在为那天吃饭的事情发牢骚,他说:“本来挺好的事情,这样一来,有点不舒服”。(又是一个本来)我们往往评价一个人和一件事情的时候,先把本来,或应该抛出来,代表我们的理由及其充分,这就象把芭蕉扇煽火的那面挥舞了几下,于是情绪热腾腾地上升着,燃烧着。
情绪这东西和人追求美好感觉的本能直接联系着,蜜罐里长,和风细雨里走,温柔乡里缠绵,种种画面让人迷恋,欲罢不能。不可否认,没有人不喜欢唾手可得的好处,但现实是,唾手可得的东西没几样儿!
再说说人与人的关系吧,出生那刻开始就是关系的那张网铺开的时候,漫天的关系飞来飞去,播撒着快乐,亲密,疏远,背叛,患得患失的感觉,举不胜举。维持什么样的关系会让自己感觉舒服呢?仁者见仁,也只能仁者见仁。我用我的眼睛看到的只能是我认为的事情,你用你的眼睛看到的也势必是你认为的事情,所以,关系里的相处有时候不需要眼睛看,而是用心去感觉。
人际交往存在很多形式,网络上,书上都有相关知识介绍,这里不多说。想说的是,我们选择朋友也好,处理一种关系也罢,有多少人能做到因为喜欢这个人而把他留在关系里,当成朋友。比如说:我喜欢你,你身上有我渴望有的东西,我爱你,爱不是学习来的,而是生而就有的本能。无论对异性还是同性,长辈还是晚辈,同辈,时间久了,各自的状态心知肚明,优缺点早大白于天下,但,自己的骄傲和矜持会拖沓着脚步,不甘心被一个人征服,这个人可能是父母,小孩,爱人,上司,朋友。
拿扇子的手很挣扎,扇出来的风其实也很挣扎,因为风向导致情绪,情绪导致行为,行为反过来会产生第二轮的情绪。所以说,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孙悟空拿来决不是玩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