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2025-10-27 18:35:56)
标签:

转载

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萍台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我们喜欢烂漫的孩子,是因为他们的率真在成人的世界里弥足珍贵。

 

而成年人表露率真的空间十分有限,从孩子长成大人的变化过程如丰子恺说:“我眼看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

 

但到了老年,人有了退出成人社会评价体系的机会,就可以重拾童真,便有了“老小孩”的说法。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独觉》写在晚年从被贬地回来后:

 

悠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就是苏东坡的人生态度:生活很苦,但我会笑着面对。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转载]只要童心在,老了也可耐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