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你的“人味”,决定你的一生

标签:
转载 |
什么是人味?
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人味是作为人应有的品格。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品格能决定人生,它比天资更重要。”
你的人味里藏着处世的态度,而这态度终将勾勒出人生的模样。
人味越浓,越能在世事中收获温暖,也会在岁月里遇见更多顺遂的机缘。
待人接物要心存善良
弘一法师曾说:“人为何要积德行善?世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自己积攒的善良和人品。”
善良并非精心设计的表演,而是发自内心的本能选择。
是目睹他人陷入困境,便不由自主地想要伸出援手。
世间万物皆有回响,今日播撒的善意,终会在某个时刻以温暖的方式回馈自身。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盾外出打猎途中,邂逅一位面容憔悴、气息奄奄的男子。
他赶忙派人上前询问,男子虚弱地答道:“我已三天没吃东西了。”
赵盾听后,立刻将食物递给男子,却见他只吃了一半,便把另一半小心收好。
男子见赵盾疑惑,便解释道:“我离家多年,不知家中老母是否还在。如今离家不远了,能否让我把剩下的食物带给她?”
赵盾心生怜悯,让他把食物吃完,又额外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
后来,这名男子成了晋灵公的武士。
晋灵公欲加害赵盾时,男子挺身而出,倒戈相救。
古语云:“善人者,人亦善之。”
一个一心只图私利,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的人,会让周围的人心生恐惧,最终被众人孤立。
这样的人毫无温情,好运自然也会离他远去。
而心怀善意,乐于在力所能及之时帮助他人的人,往往会收获更多的认可与亲近。
当你面临机遇时,那些曾被你善意温暖过的人,更有可能向你伸出援手。
所以,善良是一种远见卓识,一种为自己积攒福气的智慧。
行事处世应坚守厚道
古语有言:“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厚道,便是为人真诚坦荡,不贪小利,不损人以自肥。
行事厚道之人,总能让身边人感到安心、可托付。
而这份信任,恰似一把金钥匙,为其开启更多机遇之门,也更容易邂逅发展的良机。
《史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楚地有位名叫季布的人,极为重视信守承诺。
只要是应承之事,无论多么艰难,他都会竭尽全力去完成。
我们所熟知的成语“一诺千金”,便是因他而流传开来。
彼时,楚王项羽兵败乌江后,刘邦下令悬赏捉拿季布。
季布当时正藏身于濮阳一户周姓人家,周家主人钦佩季布的为人,不顾灭族之祸收留了他。
后来形势愈发危急,周家又将他乔装成奴隶,卖给知晓内情的鲁地朱家。
朱家安置好季布后,亲自前往洛阳为其求情,恳请赦免季布。
最终,季布获得赦免,还被授予郎中一职。
禅语有云:“厚德怀仁,福泽自至。”
那些只盯着眼前利益,行事不顾及他人的人,即便一时获利,终究会把路越走越死。
而厚道之人,短期内或许付出更多,但从长远来看,这是最稳妥、最能积攒人脉与机遇的途径。
在交易中秉持公平守信、在合作中做到尽职尽责、得到好处不忘分享与回馈,这样的人往往德行深厚。
为人厚道,处处为他人考量,福气自会常伴左右。
面对世事当常怀感恩
慧律法师曾说:“知恩者,心常欢喜,远离诸苦。”
懂得感恩的人,铭记他人的援手,珍视他人的情义。
生活中能持续收获他人善意与助力的人,大多心怀感恩。
明朝末年,有位官员名周延儒。
他早年科举失意,幸得同乡前辈钱谦益倾力举荐与资助,才得以踏入仕途并一路升迁。
然而周延儒掌权后,非但不念钱谦益的恩情;反而担心其威胁自身权势,多次对恩人排挤打压,甚至在关键时刻落井下石。
他这般忘恩负义之举,遭世人唾弃,无人愿与他结交。
最终,他因勾结宦官、贪污受贿被崇祯皇帝赐死,家产被抄,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古语有云:“人有德于我,不可忘也。”
人最可贵的品质,便是知恩图报。
忘恩负义者,终会在不断索取中落得孤家寡人。
而常怀感恩之心的人,言行中自然流露出对他人的敬重与珍惜,这份“人情味”会吸引更多人愿意帮扶他。
坚守本心、常念恩情,最好的感恩便是将善意传递,而这份流转的温暖终会回馈自身。
贵人扶持、机遇垂青,往往与这份懂得铭记与回报的品性紧密相连。
曾仕强先生说过:“在平常事里做出人的味道,好运自然来。”
我们常向外寻求好运,殊不知运气的根源就在自己身上。
一个人的“人味” 越浓,生命的福运便越是深厚。
而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处世之道,正是深厚“人味”的体现。
修炼好了品格,便是为自己积累福泽,铺就一条通往更多好运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