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散文:矿井深处的青春之歌(上)

(2024-05-30 12:32:34)
标签:

转载

矿井深处的青春之歌

      黎燕

 

耕耘是一种高贵的生命姿态生命的大写之美蕴育在勤奋耕耘之中。这时,一个人的生命之根,就深深地扎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一粒承载理想和希望的种子,将阳光、泥土、水分和耕耘者的汗水化为向上生长的姿势。这是播种希望,拔节生长,绽放绿色,硕果盈香的生命之旅;也是传递爱意,过滤尘垢,放飞梦想,谱写诗歌的灵魂远行。耕耘者在日复一日的劳作、创造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向远方的蔚蓝奔去……

如果一个人正当青春年少,不问功利得失,一心一意地进行耕耘与创造,那么,他的生命会呈现什么样的风景,那是一首什么样的青春之歌?

那年的春天姗姗来迟。4月9日上午,漫天飘雪中,我有幸走近了鞍钢第十届杰出青年候选陈晓云。这位瘦削,文静的青年人,有一双灵动的眼睛和高挑的剑眉。浓郁的书卷气,眼里眉梢流溢的勃勃英气,使原本寻常的相貌平添了别样的风采。

3个小时的访谈,我受到了震撼,不由联想:新一代鞍钢人,在铁山腹部,矿井深处,将火红的青春演绎成卓然的时代交响。

灼灼燃烧的青春之歌,在风雪中激动人心地响彻回环。

 

一.有一种芬芳源于爱的传导

位于大西北的甘肃省天水市,人文历史悠久的驰名之地。古代丝绸之路一出西安,第二站就是文脉丰厚的天水。

1975年11月15日,世世代代务农的陈家,儿子呱呱坠地。没念过多少书的父母,万分高兴中,给老小起了一个文绉绉的名字——陈晓云。

眼睛刚能看清东西,除了亲人,就是四面环绕的丘陵了。山里的孩子和山相依为命,血脉相连。

受良好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即使节衣缩食,也要供儿女念书。在淳朴民风和善良亲人的影响下,少年陈晓云聪明调皮,却格外懂事。在校时,书念得好;放学后,就和姐姐一起挑水、起粪、垫猪圈。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出类拔萃,因家里经济拮据,全家最大的愿望就是两个孩子考上中专。喜出望外的是,陈家的大女儿考上了天水师范专科学校,老儿子竟考上了远在辽宁的鞍山钢铁学院,成了乡里第二个本科大学生。陈家先后出了两个大学生,成了乡亲们羡慕的光荣之家,可学费却成了大问题。

陈晓云刻骨铭心的是,本家的伯伯叔叔以及外姓乡邻,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姐弟俩凑足了到校报到的费用。他分明地感到怀揣的是亲人们的深情厚谊,身后是亲人热忱期待的目光。于是,这位入学成绩倒数第二的农家学子,上课时聚精会神,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执著地攻克拖后腿的英语难关。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晓云学习成绩日益上升,大三以后,成了拿奖学金的好学生。

乡里乡亲的淳朴民风,父亲母亲的慈善家风,启迪陶冶了陈晓云心性,使他将感恩回馈,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

于是,传递爱心,让温暖人间的助人为乐,已融入陈晓云的血液。他报名参加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中队,积极地参与祭扫烈士陵园、护理孤寡老人等活动。1999年冬天,与他同时来到矿山工作的同学,黑龙江籍的女生发生车祸,在弓长岭安南医院住了三个月他和独身宿舍二十多名大学生,纷纷慷慨解囊捐助,昼夜轮班在病床前护理。他和女生李瑞结为伉俪,缘于两人都不辞辛苦,不厌其烦体贴入微地呵护伤号,而相知相恋,结婚生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他们的幸福生活源自爱的传递弥散阳光的味道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