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译文:
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我走过好几个地方
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
回家退休吧,回到家中去退休。难道个个都要到边塞去立功封侯?我能够像浮云
那样随心来去,该有多么自由。
赏析:上片主要抒发时光易逝的愁恨。起韵一笔包举,总言忧愁难以摆脱,为下文
分别诉说时光易逝之愁与功业难成之愁预留了地步。在这里词人“天真地”想通过上楼
登高来摆脱令他难以忍受又无法回避的忧愁的想法,本身就充满了奇趣,而他感到忧愁
如有脚、又随他上楼的想法就更是奇中之奇。在表达上,化不可见的抽象之愁为有可触
碰与回避的有形之物,深得以形象写抽象的生动趣味。接韵具体表明他所忧的内容,是
自然也在变迁、亲朋也在衰老白头的时间不居之恨。“几处”与“多少”的限定,空处
传神,包揽无限,写出了自然变迁和人家衰老之多简直无法据实计算的大愁苦。
这种对于时光易逝的忧愁是词“时间意识”觉醒的表现,而“时间意识”又是与人
对于存在的反思与觉悟有关的,是一种看似脆弱,其实深刻的对于生命虚无的体验,值
得注意的是,词人产生这样深刻的生命虚无的痛苦,不是来自于单纯的哲学思考,而是
由非常具体而强烈的生命体验所导致的。
于是,过片再进一层,揭示了导致其时间之愁的更直接的愁苦即功业难成之愁。他
以感情强烈的语言反复其意与反问自己:说归去吧,还是归去吧,难道人一定要到封侯
才肯罢休不成?意谓自己不必要等到做成封侯的功业才可归隐。实际上,它传达出了词
人无法作成可封侯的大功业的愁苦。这样,上下片就由这两种愁苦在文理上连成浑然的
一体。结韵进而揭出使自己产生时光易逝之愁与功业难成之愁的具体触机,是那种恍若
浮云一样到处飘泊的游宦生涯。然后他再转过一层,巧妙运用“浮云”一词的双重比喻
意义为自己下了这一转语,泄露了他“游宧成羁旅”的生命不自由的痛感。
这首词在表情达意上采用层层剥笋的见心法,由愁一时间之愁一功业难成之愁一游
宦成羁旅之愁,这样就由远而近,填充了越来越具体的生命痛苦:通过他的“剥笋”法
抒情,越来越清晰地表现了他愁苦的来处。其总体艺术风貎是,感情浓郁,措意生动,
文理自然而兼变化之趣。此外,因为暗喻巧妙运用,这首词显示了深厚的韵味。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