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静钧
以历史欠债的感恩心、对无政治代言人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心、以及对欧洲融合一体为大家庭的决心,才能使欧洲吉卜赛人回归曾有的“纯绿色生活”,也才能真正解决“欧洲问题”。
近期欧洲驱逐吉卜赛人之势有所抬头,尤以法国做得最公开最张扬,光是今年8月份,法国就一口气拆除了近二百处吉卜赛人营地,遣送了八百多名罗马尼亚吉卜赛人。更令人不安的是,继法国之后,意大利也表示要学法国的做法,也准备大规模驱赶吉卜赛人,德国也在暗示会跟随法国。
法国人的理由相当简单:第一,吉卜赛人完全拥有欧盟法所保障的三个月居留权,但三个月过后无被雇佣的证明,就会自动沦为“非法移民”;第二,被遣送回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吉卜赛人不构成人权法中所定义的“大规模或集体驱逐”,大部分人都领取了法国财政补助,而且都是送回原籍国,这样的驱逐行为绝不是二战时期法国维希政权压迫吉卜赛人的翻版;第三,法国犯罪率居高不下,主因就是非法移民太多所致。
然而,法国的理由,对于以行乞、占卜、街头表演的吉卜赛人而言,根本就是不成立的,吉卜赛人的主业就是自我雇佣的行乞业,他们千百年来享受的就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另类的生存,也给欧洲的音乐绘画及科学的文明进步注入了宝贵的灵感。
吉卜赛人的命运其实就是当代欧洲边缘群体生存艰难的写照。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进步,边缘群体的生存边际大有收窄之势,如各地驱逐乞丐,就如驱逐流浪狗一样。
我们来看看乞丐。乞丐曾是一群不被看好却受人羡慕的群体,他们讨的只是一碗续命的饭和一瓢解渴的水,但他们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和时时感受饥饿的机会足以使他们拥有让残羹剩饭吃出美味佳肴的体验。行乞者是他人剩余消耗品的终端消费者,他们的生活水平随着施舍者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道理很简单,剩余消耗品的品质受提供者的富裕程度影响。对于一个有能力提供这种“服务”的人,是否继续持有或抛弃或以什么方式抛弃剩余终端消耗品,无关紧要,但对于接受这种“服务”并赖以生存的乞讨者,它却至关重要。抛弃,并未给施舍者带来实质性的损害,却能给被施舍者带来无比的愉悦,从而增进了全社会的幸福和福利。
“真乞丐”们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风吹日晒,不愿成为盗窃犯、抢劫犯或谋财害命的恶徒,那是因为他们守住了一颗人性的善良之心。欧洲吉卜赛人保持着小偷小摸的习惯,这是不好的。但他们鲜有去干入室夜盗、武装抢劫、甚至绑架等直接对他人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勾当,他们享受着流浪的大篷车生活。另一方面,二战时,吉卜赛人同犹太人一样遭到纳粹的迫害,欧洲欠吉卜赛人一个“历史债”。
欧洲人唯有重拾宽容和博爱精神才能解决边缘群体不断被离心出社会主流的危险。以历史欠债的感恩心、对无政治代言人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心、以及对欧洲融合一体为大家庭决心,才能使欧洲吉卜赛人回归曾有的“纯绿色生活”,也才能真正解决“欧洲问题”。这次法国驱逐吉卜赛人,人们不仅看到了欧洲边缘群体的生存的艰难,也对欧洲的未来充满了怀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