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经营报》专栏:道歉政治学

(2009-08-30 03:49:56)
标签:

政治

中国经营报

种族主义

白人

奥巴马

杂谈

分类: 政治文化
                                 道歉政治学
                                文/和静钧,载于《中国经营报》专栏

  刚听闻美国总统奥巴马为发表含有种族主义倾向的言论而道歉,正在纳闷奥巴马上任不到半年何以频频道歉之时,又传来了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因“莫拉克”台风中救灾不力而向民众深躬致歉的消息。也巧,尼泊尔争议了近一年的副总统印地语宣誓一案终于尘埃落定,法院判副总统用尼泊尔土著语重新宣誓,并向国民道歉。而在中国内地,宝鸡市长因数百凤翔农村儿童血铅严重超标,在“激动的村民”冲击污染源工厂和堵截道路交通时,也向村民们道歉。

 

 

http://img1.gtimg.com/finance/pics/20700/20700768.jpg

 

 

  道歉已经成为政治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方式,它的泛行之于一些僵化的官场文化是一场革命,因为它自我证明说,当官的也会错,错了也应道歉。

 

  为了建构道歉政治学,我们有必要先从道歉伦理学起步。

  道歉伦理学告诉我们,道歉的道德伦理基础就是人的良知,因为有良知,才会产生内疚感,并促其通过积极的补救行为来弥合双方的情感裂隙。当然了,道歉伦理学没有办法解释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即没有产生负罪感的人也在道歉,因为有无良知的道德状态与道歉行为是可以分开存在的。就是这样的“模糊地带”,使道歉在政治斗争场合更具有表演性价值。

  从道歉心理学上看,“耻感”和“自罚”,会使人以道歉求得解脱,所以道歉冲动往往有迫不及待的属性。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森瑟弗朗兹博士认为,最佳的道歉时机就是意识到失误后的48小时内,错过后,最好不要“旧事重提”。然而,很多人并没有遵守“弗朗兹定律”,也收到了奇效。9年前,刚上台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把国民党执政时期敲槌兴建的第四核电厂强行关闭,引出了“废核四事件”。陈水扁公开羞辱连战,公众都看不下去了,要求陈水扁道歉。陈装聋作哑,先是派人“致意”,静观对方情绪变化数日后,才“电话致歉”,然后再过一段时间,作“公开道歉”,一连串表演,倒把情感受害者连战逼成一个不讲理的人。

  可见,若用建立在“标准人”和“规范社会”模式上的纯粹道歉心理学,来解释一切人际关系中的道歉,是一项很危险的工作,至少在政治这滩浑水里,心理学往往沦为工具。

  在研究了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活动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盖瑞查普曼说:“在你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里,有一种东西是你必须付出的,而且需要勇气和真诚才能实现的,它就是道歉。”纵观当今各国政治舞台,美国总统奥巴马应该算是最会道歉的人。自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奥巴马就频频向公众道歉,不仅向国内美国民众道歉,也时时向外国人道歉,美国媒体称,奥巴马已经成为了道歉最频繁的总统。

  奥巴马当选不久后夸口已经给所有前总统打遍“友情电话”,却失言说不会像前总统里根的遗孀南希那样举办“降神会”与已故总统们会话,显然是冒犯了南希里根思念亡夫之情。奥巴马意识到“问题严重”,新闻发布会一完就马上给南希里根打电话道歉,据称,两人在电话上相谈甚欢。过数月后,奥巴马手牵着南希,一同出席了纪念里根法案的发布仪式。

  前不久,奥巴马的朋友、哈佛大学非洲裔著名教授享利路易斯盖茨试图强行进入自家家门,引起邻居怀疑行窃而报警,被旋即赶来的警察逮捕。盖茨当着电视记者的面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要是事件换成白人居民,不知警察做何处理?”消息传到奥巴马耳朵后,奥巴马发表言论,斥责逮捕盖茨的白人警官詹姆斯克劳利的行为“愚蠢”。说白人警察法办黑人居民“愚蠢”,虽不是宣扬种族主义,但已经含有种族主义倾向。奥巴马事后才知白人警官执法并无不当,根本与种族歧视无任何关系,奥巴马遭到美国舆论痛批。奥巴马立刻向当事人和公众道歉,并邀请来了事件当事人黑人教授和白人警察做客白宫,一同喝啤酒,算作是道歉的延续。

  这两次道歉,因反应快,语气诚,态度好,而收到了良好效果,“失误”反转成一桩奥巴马的公众形象公关。从这一层面上看,奥巴马的“道歉”初步具备道歉术“本我”的特征。

  但并不是所有奥巴马的道歉都收到良好的效果。由于奥巴马把“道歉”也做到国外,2008年初选时的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看不惯了,站出来批奥巴马“不应该全世界到处跑,向全世界道歉”,警告其6月份首访中东时不得向穆斯林道歉。持有相同看法的美国人绝对不止罗姆尼一个人。这说明,政治公众人物的道歉,有时并不能仅仅“天然”从自己的良知判断下流露出来,因为有一部分美国公民认为,奥巴马的道歉损害了美国国家形象。

  虽然奥巴马主张“道歉和有礼貌的举止”不会削弱一个国家的实力,反而有助国家实力的进一步加强,但得到警告的奥巴马果然在中东之行时,没有像他在欧洲和拉美之时那样“为美国过去的不是”道歉了。道歉已经上升为道歉政治学,这里有动机、阴谋、策略等因子。

  所以,从某个侧面上看,当我们看到官员道歉时,我们不妨先不要激动地说这是责任政府的表现,是官员政治良心的表白,尤其是在官员道歉尚处于稀缺品的社会里。试想,如果马英九不是被CNN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要他下台的民调吓一跳的话,估计马英九不会90度长时间公开鞠躬致歉,也不会后来一进入灾区就先向灾民道歉。马英九在灾情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就说明了道歉的政治诉求味很浓。当然了,一直揪着马英九耳朵骂不停的民进党蔡英文因曝出住五星级宾馆“慰问”灾区,形象大错位,使她再怎么道歉,恐怕也难获得灾民们的原谅。

  (和静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