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国地方议会选举

(2008-05-24 22:33:47)
标签:

时事评论

杂谈

      英国工党政府还能走多远?

                       文/石渝

51,英国举行了大选前夕最后一轮地方议会和伦敦市长选举,工党遭遇败绩。自2004年工党开始大面积丢失地方议会席位起,颓势一直带入于2005年开始的工党政府新任期内,2006年继续溃败,2007年的地方选举甚至把工党的老地盘苏格兰及苏格兰的重镇爱丁堡也输掉了。大部分地方议会被在野的保守党及自由民主党控制,由布朗统率的英国工党政府逐渐显露“空壳政府”的窘态。

目前的一个悬疑是,“2004年大翻转”会不会再次光顾在边缘线上挣扎的工党?工党在2004年地方选举中惨败,但在次年大选中获胜。“钟摆效应”或可解释选民投票意向的不稳定性,但“钟摆效应”的发生是有条件的。由于布朗政府最近频频爆出诸如个人信息丢失等丑闻,英国经济又撞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枪口下,全球通涨压力深深影响着英国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些因素都是选民离心力的催化剂。再者,工党已经独霸英国政坛十一载,选民变革的渴求与执政党保住执政地位的心理需求有天然的矛盾,没有人会乐观地估计“2004年大翻转”可能出现在2009年提前举行的大选或2010年到期的大选争夺战中,除非曾担任财政大臣十年的布朗首相有足够的智慧让英国经济快速走出全球金融危机,并把他一开始高举的“变革”旗帜真正落到实处,且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石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总统有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