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和讯博客里看到一篇博文,叫“重要数据屡屡打架,请问是谁得了精神病?”意思是说,在几个不同的官方版本里,失业率的数字差着倍数,连国家的税收也是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数字。
   
这样的统计不知是让谁看的,我基本上是不看的,差异何在?也更分析不来其中原委,和我个人的距离尚远,不关心也罢!
   
但我前几天看了全国人均工资的数字,忽然有些十分复杂的感觉。要么是统计有误?要么是我拼命奋斗,依然在及其少数的范围内?要么就是我真的拖了大家的后腿,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那样一个数字。本想暗暗地努力几句,但看看周围,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情况。所以,也就恢复以往的信条,官方的数字本是属于官方的,你要信了,你随时都要有被强奸的准备。
   
好了,可能不是一个人在质疑,专家出来解释了,数字里还有企业负担的保险等等,一大套专业逻辑。这一块的确有所忽略,尽管暂时无法支配,但的的确确进了自己的帐户,专家的帐算的太精确了,我们对工资的概念还是太单纯了一些。也正是这样,我们的生活已经被这些数字装扮的花枝招展。但假如继续按此思路推算(只是假如),把本已高的出奇的官员和高管的薪水统计,加上确实可以支配的公款消费和隐形收入,那么,我们的数字不是可以被平均的更高吗?我们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再沾一些数字的光嘛。专家还是没能顾及全面,要反思的。
   
工资低点本不是太严重的事情,相比以前还是凑合过日子,但反感的是,非要被人描述的一片灿烂。好比一个长相一般的女子,突然被人说得奇美无比,那么就是两种情况,一种,她会被美丽的言辞搞昏,一种,她也许更加清醒自己的状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