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力读书会第二期活动
(2024-04-18 16:09:54)
标签:
文化情感 |
分类: 近事琐记 |
由省人力资源经理人协会组织的“两力读书会”第二期活动即将在本周日上午举行。此前,在春节前举办过一期。那时的读书活动是《指数型组织:打造独角兽公司的11项最强属性》一书。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斌说,读书会要有个名字,他建议叫做“两力”,一是组织经营管理能力,一是HR(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也就这么延续下来了。
这一期的读书活动是《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推荐这两本书页纯属偶然。这两本书很久以前我就读过。几年前,我的学生(也是同事)在给安大MBA讲课时,就有他的学生(一些创业型企业主)询问有什么书值得推荐,他向我咨询,我就推荐这两本书。以后,安大校友会的MBA分会活动时,我也向他们推荐了这两本书,同时答应适时给他们荐读分享(不过一直没有兑现)。
这两本书很有意思,前者是在短时间内采取颠覆式创新、爆发性成长,市场规模扩张,很快形成独占市场的巨头,后者则是长期持续创新发展,但不为公众所知,却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达到领先地位。二者的共性则是都成为市场领先者,且占有优势(垄断)地位。我觉得这是企业发展的两种路径选择。所以,我在第一期读书活动导读(PPT)的结尾处,告知参会者,如果临渊羡鱼叹息做不到独角兽,可以身体力行去尝试做“隐形冠军”。
还有意思的是,虽然早就读过这两本书,但是,只是一点依稀的感受和印象。要做导读,总要做点功课。结合查阅的资料,才发现,这两本书在出版之后,对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可谓巨大。而且,时过境迁,现在去读,都有点过时之感(并非说书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互联网时代的双创热潮,使得独角兽的提法已不新鲜。何况,隐形冠军在中国,早在政府有关部门推动打造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活动中,以“单项冠军”的名义进行评选和培育。仅就隐形冠军而言,早在2005年,本书作者就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首届隐形冠军高峰论坛暨中国隐形冠军百强颁奖典礼,如此算来,已有20年之久了。所以,推荐读的这两本书,算是“老书”了。
尽管如此,作为省人资协专家团的主任,还是要营造些学习的氛围,推动些读书活动。所以,我在开讲之前,提问“知道这本书、读过这本书的请举手”,而响应者不甚了了。由此看来,开卷有益,任何时候,读书都不算晚,何况,是值得读的好书呢?
说来也巧,这个月下旬,有个“读书日”,那么,也算在每年一度的日子里,交一次作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