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章取义之429提升心理韧性的4C模型
(2019-08-23 08:27:18)
标签:
教育心理韧性 |
分类: 读书偶得 |
《心理韧性》一书提出了心理韧性的4C模型,就是:
挑战(Challenge):将挑战看成一种机会
自信(Confidence):拥有超强的自我信任感
承诺(Commitment):能够专注于完成任务
控制(Control):相信自己能够掌握命运
并且围绕着“做最好的自己”这一目标,构建积极思维模式,强化幸福感和成就感,提出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心理韧性流程图,亦即:
相信自己(能力自信)——生活控制(采取行动)——人际自信(应对他人)——情绪控制(赢者心态)——接受挑战(坚持过程,从结果中学习)——承诺责任(努力工作)——挑战自我(寻求挑战、拓展/加压)——目标定位(专注/聚焦)——相信自己(能力自信)
专家的实证研究发现,心理韧性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受后天的环境、教育、人际关系特别是个人的实践等影响。因此,心理韧性是可以培养和提升的。
运用心理韧性的4C模型,可以描述相应的行为特征,采取适当的学习实践方法,还能够运用胜任力解析,来培养和提升心理韧性。
控制:行为描述是生活控制(我相信自己真的能够做到,)情绪控制(在过程中我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相应的学习方法是自愿学习(我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我会克服沮丧,坚持学习。
承诺:行为描述是设定目标和方向(我承诺,并设定好目标和方向),责任心(我会尽力去做,尽最大努力获得成功)。相应的学习方法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成长目标确定学习目标,遵守学习纪律,按导师的要求去实践练习,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挑战:行为描述是明确动机(我敢于冒险和拓展,确信一切皆有可能),接受成功与失败,挫折使我更强大。相应的学习方法是寻求新经验和机遇,自愿学习,准备尝试新事物。拓展自己,保持“空杯”心态,相信学习无处不在,哪怕是挫折和失败,都值得学习(反思反思总结)。
自信:行为藐视是能力自信(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人际自信(我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必要时我会坚持己见,据理力争)。相应的学习方法是乐于与其他人一起学习和成长,在学习中敢于和善于挑战别人的想法。
由上述心理韧性的4C模型,可以推导出胜任力解析的维度和指标。
控制方面:自我效能感,情绪管理(恰当的情绪表达),沉着(应对困难的状态处理)
承诺方面:目标取向(明确的目标感),坚毅性(坚持目标),计划和组织(统筹任务)
挑战方面:开放性(自愿学习),变化导向(准备接受新事物),积极态度(挫折和成功都会使我坚强)
自信方面:自信(我只要知道,就一定能做到),自主(我影响比人超过别人影响我),合作(我是团队业绩的贡献者)
可以参考上述观点,从测评、培养和管理的角度,对心理韧性做全面开发。
回想一下,邓亚萍作为乒乓球运动员,身高腿长等都不占优势,但就是心理素质超强,她在台前一站,那气场就很强大。而中国男足,在很多场合,最多只能踢好半场球,就是比分领先,都担心最后5分钟顶不住而败下阵来。所以,关键时刻,比的还是心理素质。
201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