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的笔名及来历

(2012-02-28 16:11:31)
标签:

杂谈

鲁迅的笔名及来历

金上进 整理

鲁迅(1881.9.251936.10.19),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原名周树人、阿张、周樟寿、豫山,字豫才。1881925日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361019日病逝于上海。

鲁迅出生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遇张之洞来访,于是祖父为孙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豫山”为名。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遂请祖父改名,后更名“豫亭”,再易“豫才”。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就读江南水师学堂。

  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1918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鲁迅一生用了17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从此,“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的名字而载入史册。

“鲁迅”这个笔名,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鲁”字乃鲁迅先生母亲的姓,他的小说中常提到的“鲁镇”,就是他母亲的老家;“迅”是他的小名,所以,在他的小说里也出现过“迅哥儿”一词。另一种解释是先生挚友许寿裳所说,他亲自问过鲁迅先生,先生笑道:“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此乃先生自谦之辞。这两种说法,都是从字面上解释,也切合鲁迅的生平,都说得通。

可最近又有人发现了第三种解释。认为“迅”字,古义为狼。出处见《尔雅·释兽》:“狼子绝有力者曰迅”。照这样注解引申出来,“鲁迅”是指狼的一个勇敢有力的儿子。持此一说的是历史学家侯外庐。他说,鲁迅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的小说代表作《狂人日记》就是抨击封建社会“吃人”制度的,他取用这两个字为名,正是鲜明表达了他甘以“狼子”自居,与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决裂之心声。

据说侯外庐的这种解释,曾向鲁迅夫人许广平提起过,许广平连连称谢,表示首肯。

至于“鲁迅”的含义,鲁迅本人是这样解释的:“我所用的笔名也不止一个,‘神飞’、‘唐俟’、‘雪之’、‘风声’、‘自树’、‘索土’、‘会飞’、‘迅行’。鲁迅就是承‘迅行’而来的,因为那时的《新青年》编辑者不愿意有别号一般的署名。”“迅行”含有飞奔疾驰、迅速前进之意,既然“鲁迅”这一笔名是承“迅行”而来,那么其含义也就显而易见。

许寿裳曾对“鲁迅”这一笔名的理解作过解释:“(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鲁迅一生用了170多个笔名:

一字:

干、凡、飞、迅、直、庚、树、俟、独、洛、敖、隼、旁、斡、预、L

二字:

 L.S.、丁珰、丁萌、士繇、E.L.、及锋、之达、子明、丰瑜、元艮、元期、中头、中拉、长庚、公汗、风声、巴人、尤刚、且介、且文、史赉、史癖、白舌、白道、令飞、飞斐、冬华、乐文、乐贲、乐雯、品音、记者、动轩、仲度、华圉、自树、许遐、许霞、迅行、苇索、杜斐、何干、一尊、余铭、译者、张沛、阿二、阿法、苗挺、直入、豫才、燕客、霍冲、孺牛、述者、常庚、曼雪、崇巽、符灵、明瑟、罗怃、佩韦、周树、周悼、庚辰、庚言、孟弧、封余、荀继、茹莼、树人、候堂、独立、姜珂、洛文、神飞、敖者、莫朕、桃椎、索士、索子、晓角、翁隼、唐俟、旅隼、楮冠、鲁迅、尊古、游光、遐观、编者、虞明、康郁、隋文、朔尔、家干、家斡、宴敖、冥昭、焉于、黄棘、梦文、雪之、越丁、越山、越侨、越客、不堂        

三字:

孩子、丰之余、韦士繇、邓当世、白在宣、华约瑟、齐物论、杜德机、何家干、何家斡、即鲁迅、张承禄、张禄如、周玉才、周动轩、周树人、周樟寿、周豫才、宓子章、赵令仪、某生者、倪朔尔、栾廷石、唐丰瑜、唐元期、黄凯音、戛剑生、康伯度、隋洛文、葛何德、董季荷、敬一尊、朝花社、编辑者、编纂者、纂述者

四字:

 ELEF、旅沪记者、宴之敖者、楮冠病叟

五字:

中国教育社、奔流社同人、译文社同人、铁木艺术社、旅沪一记者、朝花社同人

六字:

上海三闲书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