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帛是古代妇女披搭在肩背、缠绕于双臂的长条帛巾。其制出现于秦汉,多用于嫔妃、歌姬和舞女。唐开元以后传至民间,遂演变为广大妇女的常用服饰。“披帛”之名出现得较晚,大约在晚唐以后。在此以前,则称其为“领巾”,当时的文献著作中可以找到不少例证。汉代杨雄的《方言》、北周庾信《春赋》、唐人段成式《西阳杂俎》都有记载,直到北宋初年,居住在偏僻之地的人们,仍习惯将妇人所披的帛巾称之为领巾,敦煌遗书中即有记载。(见簮花仕女图局部)
除了“领巾”之外,唐代披巾又称“帔子”,省称“帔”。 帔字的本义指披肩,南北朝以后,也被用来指披巾。披肩、披帛之所以容易混淆,与此有直接关系。其实帔字有双重含义:在西汉时期多指披肩;南北朝以后多指披巾。
披巾既被称之为“帔”,那么以罗制成的帔,自然叫做“罗帔”了,绣有花纹之帔,也称“花帔”,而色彩斑斓、宛如虹霞的帛巾则被称作“霞帔”,这种霞帔与宋明时期命妇所着的霞帔名同而物异。
晚唐以后,妇女所披的帛巾,被叫做“披帛”。五代的文献也有所记载。(见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搭有帔子的人物形象,在图像资料中有不少反映,虽然以唐人画塑为主,但并不始于唐代。早在唐朝以前,已见有这方面先例,如敦煌莫高窟288窟北魏壁画,285窟西魏壁画等,都绘有着帔妇女。进入隋代,帔子的使用愈益广泛,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可以看出,当红四的妇女,无论是家居还是出行,都喜欢在肩上搭一帛巾,唐代妇女的披帛习俗,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从出土或传世的形象资料来看,唐代妇女所披的帛巾,大体有两种形制:一种布幅较宽,但长度较短,使用时披在肩上。形似披风。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及山西太原金胜村墓壁画所绘的披帛,就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种帛巾布幅较此为窄,但长度有所增加,妇女平时披此,多将其缠绕于双臂,走起路来,身后似拖着两条飘带。周昉《簪花仕女图》、《执扇仕女图》及张萱《捣练图》所绘的披帛,都属于这种类型。五代妇女的披帛也作成这种样式,如顾闵中《韩熙载宴夜图》、周文矩《官中图》所绘。一直到北宋时期,妇女的披帛仍采用此式。江西景德镇舒家庄北宋墓出土的瓷俑及山西晋祠圣母殿彩塑宫女身上的披帛,就具有这一特征。(见晋祠圣母殿雕塑)
宋代以后,在披帛的基础上出现一种新型服饰,叫“霞帔”。其形制与披帛类似,也作成狭长的样式,通常制为两层,上绣纹样,用时由领后绕至胸前,披搭而下;下端则用金玉制成的坠子固定,不像披帛那样随风飘曳。
关于霞帔的产生时间,一般多以为在唐代,因为在唐人的诗文中,已见有霞帔的名称,但这时的霞帔并不是后世的霞帔,而是帔巾,因其色彩鲜艳而有此名。当时,还有称为“披霞”者,另外,还有将色彩斑斓的衣服称之为霞衣者。
从宋代起,妇女始着霞帔,《宋史•舆服志》、《文献通考》等史籍中多有记载。从文献记载来看,南宋时期的命妇中,已存在披搭霞帔的风尚。这种霞帔在形象资料中有所描绘,南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像》中的宋代皇后,在大袖衫外,搭一长条状帛巾,由颈后绕至胸前,左右各一,上绣云凤图纹,即为霞帔。在霞帔下端的尖角处,还缀有一枚圆形牌饰,这枚牌饰即为坠子,这种帔坠在考古发掘中还有发现。
从史籍记载中可以看出,宋代妇女使用霞帔,必须具备一定身份,若非命妇,一律不得自行佩戴。从这个意义上说,霞帔已成了妇女昭明身份的标志。命妇佩戴霞帔之后,不再使用披帛,因这两种服饰形制接近,都是佩挂在颈部,下搭于胸前,同时使用不免重复。于是在宋代以后,披帛在贵族妇女的服饰中渐渐消失。
贵族妇女不用披帛,是因为有了霞帔的缘故;而普通妇女则以另一种服饰代替披帛,就是直帔,下端也系有和帔坠作用一样的饰件。这种形象见于福建宋代黄升墓。
北宋帔坠(南京幕府山出土)
http://s3/middle/4dfc4f69g9f31c2a04542&690
晋祠侍女像
http://s11/middle/4dfc4f69g9f31c5b00c5a&690
明代戴霞帔的朱佛女像
http://s16/middle/4dfc4f69g9f31c869b41f&690
|
明代皇后使用的帔坠
http://s10/middle/4dfc4f69g9f31ca71ea79&690
明代民间自制的帔坠
http://s5/middle/4dfc4f69g9f31ccb77be4&690
南宋帔坠
http://s2/middle/4dfc4f69g9f31ce9a50f1&690
披帛的明代妇女(仇英《人物故事图册》)
http://s4/middle/4dfc4f69g9f31d01b9413&690
披帛唐代侍女(簪花侍女图)
http://s9/middle/4dfc4f69g9f31d3ce00e8&690
披帛的唐代妇女(捣练图)
http://s1/middle/4dfc4f69g9f31d5da4b40&690
宋代绣罗直帔
http://s6/middle/4dfc4f69g9f31d7803475&690
(资料来源:天汉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