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得少比做的多更有竞争力

(2017-04-24 19:30:43)
分类: 学习定位

定位理论落地中国时的三个典型问题

凤凰文创:作为深度推动定位理论落地中国的人物,您觉得定位理论在中国企业实践中遇到的典型的问题有什么?

张云:定位理论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聚焦,做得少比做得多更容易进入心智,长期来讲,做得少比做的多更有竞争力。

这个貌似和一些中国企业的传统逻辑相悖,很多企业的战略都是从一个业务到两个业务、三个业务,从做一个产品到两个产品、三个产品,加起来得到更大的市场。但定位理论说你做得更少,反而会得到的更多,这看起来与一般人的逻辑是相悖的,我认为这可能是中国企业最难理解的一部分。

第二个难点,是认知的问题,很多企业大部分的思考方式是从企业内部来考虑问题的,从内部往外想,而非把外部的消费者心智当做终极战场,思考方式从外部导向到内部。缺乏外部思考,即消费者导向的外部思维,这个是非常难的。

第三个点是关于创新,我们在实践定位的新发展品类战略时,企业经常不敢做“不同”的东西,真正做差异化的东西,他们常常会有这种反应:为什么这种创新国外还没有?美国那么发达,美国人那么聪明,为什么美国还没出现这种创新?因此怎么去推动客户去做“不同“,真正差异化、创造新品类是一个难点。


02


长城汽车是品类聚焦的经典个案

凤凰文创:定位理论的关键是品牌聚焦,这方面在落地中国的过程中具体有什么经典的产业案例?

张云:在品牌聚焦方面我认为最成功的是推动长城汽车从之前生产轿车、MPV、皮卡、SUV,之后建议它聚焦到SUV领域,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是今天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长城汽车聚焦一个品类,反而比品牌分散到多个品类的车企卖得更多。

比如说在过去的2016年长城汽车销量达到了107万辆,这是一个品类SUV就实现的,而其他的中国汽车企业比如吉利等,通过多个品类也没达到这个量,这就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中间的品牌聚焦过程是非常艰难的。

凤凰文创:长城汽车这个案例特别典型,但把品牌战略聚焦到单一品类SUV上的做法和中国企业的文化似有冲突,对这种冲突您怎么解读?

张云:这就是我刚才谈到的第三点,一旦真正地做一个创新,就会有很多媒体来质疑,说全球都没有这种模式,全球聚焦一个品类的车企都没有做大的,像吉普、路虎好像做SUV的都没有做大。

但实际上长城汽车聚焦的是不一样的,长城汽车聚焦的是经济型SUV。本身SUV这个品类在全球就在增长当中,在过去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市场份额,这本身是全球的一个新的情况。另外,长城聚焦的是经济型SUV,这是SUV市场中最大的一个部分,长城汽车的聚焦不同于吉普聚焦的越野型SUV,路虎聚焦的高端SUV,所以长城汽车的聚焦与它们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我们的企业环境很多时候是去找既有的成功模式是什么,而真正有生命力的是随着品类分化规律去开创新品类。我们要警惕文化中一方面鼓励创新,但另一方面实际上舆论又排斥创新的情况。

03


企业可以多元化,但品牌一定要聚焦

凤凰文创:一些企业界人士也担心,长城汽车只聚焦一个品类会不会风险很大。那么企业多元化和品牌聚焦是怎样统一的?

张云:聚焦是竞争的手段,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企业经营原则,在某一个阶段内你必须保持聚焦一个品类,但聚焦并不等于只做一个品类,长期来讲企业必然会做多个品类,但是你要用不同的品牌,在品牌层面进行品类聚焦。

比如,丰田品牌就是做中级车,丰田公司推出的雷克萨斯品牌做高端车,普锐斯做新能源车。所以要对品牌聚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如果你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你就要去很好地研究这个篮子本身,你聚焦的这个品类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还只是一个当下的风口,因为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对企业来讲风险就很大,而趋势则是企业长期成功的保证。

04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HqxibwwFUKtWS9V301siaicpH8kR26picicAfQicFeCaElaDhmnU8sTb0iayibNacEOLXAibaQ4SQupJCgjV3NqDRkMc57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