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战略方法:最不靠谱的定位公式

分类: 学习定位 |
今天是2017年1月10日,阴天,微风,空气质量是轻度污染,那些每天奔赴学校、辅导班、英语培训班的孩子们,千万要保护好自己,家长们至少要给孩子带上3M口罩了,实在不忍心的话,那就在家里学习美洲虎少儿英语,也是可以的,至少家里的空气比外面的空气好一点。
今天我们继续连线奔跑在市场一线,劳心劳力进行定位调研的江生同志,继续聊聊定位那点事……
我说,为什么最应该学习定位的是企业家,董事长,CEO,总经理?
江生说,定位是战略学上的定位,一个企业的战略重要不重要?
我说,当然重要啊
江生说,定位讲究取舍,推动资源配称,这个事情谁都可以做吗?
我说,只有老板,
江生说,那就对了,只有老板才能对企业的方向、资源做出战略性取舍,决定自己在哪个战场上和对手展开竞争。你见到过有哪个国家、或者哪支军队,能够同时发动几场战争,或者能够同时和多个对手较量还能轻易取胜的吗?
我说,很少,基本都得集中力量才能获胜,
江生说,但是,现在,很多企业正在做的事情,却是到了一定规模之后,为了保持增长,总要进入多个行业,运营多条产品线,推出多个品牌。
我说,这个现象非常普遍呀,哪家企业没有几个产品,哪家企业没有几个品牌呢?
江生说,可是,又有多少个品牌在顾客的心智中排得上位置呢?
我说,如果从心智的视角来看的话,的确企业做的许多产品,在顾客心之中是没有排位的。
江生说,连一个位置都没有,所以就寄希望于多做一些产品,多卖点货,多赚点钱,原来的产品卖不多动了,卖新的产品,持续不断地做新的,
我说,现实就是这个情况,很多老板其实也做得挺辛苦的,
江生说,这就是企业老板的问题了,是企业老板的“认知”没有进步,
我说,你有什么建议吗?
江生说,老板自己首先得获得“认知”进步,老板的思想首先得改变,学习定位,就可以让老板获的“认知”进步。
我说,具体应该怎么学呢?
江生说,定位的经典定义是什么?
我说,上次你说过,定位是战略学上的定位,在顾客心智中,针对竞争确立优势位置。
江生说,你知道为什么很多商家疼恨马云?
我说,不知道哦
江生说,马云的淘宝每年的双11,聚划算活动,商家们都去打折销售商品,现在上淘宝购物的顾客一般也都会货比三家,让商家继续打折,最后商家会陷入什么状态?
我说,价格战
江生说,价格战的原因是什么?
我说,同质化
江生说,淘宝上的商家,据说只有5%是盈利的,15%是惨淡经营,最多保本,80%的商家都是亏损的,很多商家都在埋怨马云,骂马云,让天下的生意都难做了。
我说,哈哈……这个事情,马云是逃脱不了的。
江生说,你也觉得马云在剥削这些商家吗?
我说,难道不是吗?
江生说,其实不是马云剥削商家吗?而是商家之间同质化竞争,他们没有差异化,当然只能拼价格,拼到最后,当然没有利润啦。
我说, 这么听来,不是马云的错,而是商家的错?
江生说,那当然了。
我说,那现在不是有很多淘品牌出现了嘛,比如三只松鼠,裂帛女装,韩都衣舍,阿芙精油,热妒聚拢文胸,爱意新疆吊杆枣,等等
江生说,是啊,有一些商家已经开始觉醒了,但是绝大部分的商家还在价格战的泥潭里挣扎呢。
我说,正如你所说,商家的认知只有获得进步了,才能逃离价格战。
江生说,是的,老板的认知,决定企业的未来。
我说,对了,上次聊到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创造顾客,需要找到定位,定位之后需要配称落地,我尝试着画了一个定位公式,你看看这样描述,合适吗?
江生说,哈哈……这是有史以来我见到过最不靠谱的定位公式!
我说,别急,先听我解释嘛。E代表着创造顾客的能力或能量,P就是定位,F代表着配称,
江生说,不靠谱,
我说,为什么不靠谱?
江生说,什么是配称?
我说,我个人的理解是,配称是围绕着“定位”所进行的各项运营活动。
江生问,为什么要这么定义?
我说,有个朋友来问我,到底什么是配称
江生说,你是怎么回答的?
我说,一开始我也觉得不要纠结这些概念,只要明白怎么做就可以了,跟他讲了半天,对方还是觉得太抽象了,难以明白。
江生说,后来你怎么处理的?
我说,后来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就给他发了一张图。他瞬间明白了,他说原来产品,价格,渠道,广告,公关……等等都是配称呀……
江生问,一张什么图?
我说,当时就在纸上简单画了这么一张图,定位是在顾客心智中,针对竞争确立的位置——定位,然后将该定位引入组织内部,成为战略的核心,围绕着定位进行的各项运营活动都叫配称。
江生说,对这些运营活动有什么要求吗?
我说,我的要求是,第一,各项运营活动与“定位”之间保持简单一致性,第二,通过“定位”的联结,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做到相互加强,第三,“定位”牵引下的各项运营活动没有多余动作,活动之间的协调和信息交流成本降到最低,达到投入的最优化。
江生说,然后呢?
我说,最终,创造顾客的能力达到最优化。
江生说,道理可以这么讲,但是真正做的时候,就不靠谱了!
我说,还不靠谱?
江生说,真的不靠谱!第一,竞争环境是变化,虽然一开始找到了定位,竞争环境变了之后,你还得再找定位;第二,重新定位之后,你的配称就得跟着做调整;第三,这么一个随着竞争动态变化的过程,你创造顾客的能力也是跟着变化的,你怎么可能让企业家们直接套用一个固定的公式呢?
我说,有道理,不过,我也只是想提供一个思考路径而已,生搬硬套,肯定是不行的。
江生说,在定位应用的实际操作中,不仅需要找到精准的定位,还需要恰到好处的配称,另外,有时候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也会让企业暂时获得一些成功,在环境不明朗的时候,更需要老板有聪明、智慧,更要有胆略。就像诸葛亮能拿出《隆中对》,刘备也要听得懂才行。否则,一切都是枉然。
我说,是的,企业老板及其团队的运营水平相当重要。
江生说,不要再纠结概念定义了,过分追求这些概念定义的东西,会让你迷失在知识的海洋里的,借用万科王石的一句话“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她的公民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应该具有与主流世界对话的能力。”
我说,你的意思是?
江生说,环境变化,竞争是动态的,对于企业家来说,最关键的是学会定位,忘掉定位,不要被概念、定义、图标所累。
我说,有道理。
江生说,如果真的要记住些什么,那就多思考如何建立定位,做强定位,做大定位,如何持续创造顾客吧!
我说,同意的。
江生说,高露洁和佳洁士的故事,听过吗?
我说,不是特别了解,你给我讲讲吧
江生说,你以前有没有在电视上经常看到一个牙膏广告,嘟嘟嘟……敲贝壳……没有蛀牙!紧接着第二个广告,嘟嘟嘟……敲贝壳,……防止蛀牙!
我说,有点印象,高露洁的广告嘛
江生说,准确地说,一个是高露洁的广告,另一个是佳洁士的广告,但是我问过许多顾客,他们认为高露洁太有钱了,广告狂轰滥炸,应接不暇,以为都是高露洁的广告,其实不全是高露洁的。
我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江生说,在美国佳洁士牙膏占领了“防蛀”的定位,但是佳洁士却没有及时开拓中国市场,给了高露洁牙膏一个绝地反击的机会。高露洁92年进入中国,率先在中国推出防蛀牙膏,占领了防蛀的定位,后来当佳洁士进入中国之后,发现高露洁如此无耻,连广告都是直接模仿佳洁士在美国的广告,于是十分不爽。
我着急地问,佳洁士准备干什么?
江生说,佳洁士不爽嘛,就发誓一定要干掉高露洁,把防蛀的定位抢回来,于是准备了好几倍的传播费用,发起来铺天盖地的传播……推出了“防止蛀牙”的广告。
我说,后来抢回来了吗?
江生说,几年回合战斗下来,高露洁的市场份额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领导地位也愈发牢固。
我说,为什么呢?
江生说,因为高露洁已经抢先占据了“防蛀”的定位,相当稳固了,当佳洁士大规模复制并跟进的时候,只会教育了顾客买牙膏的时候更多地关注“防蛀”,而不是其他。那谁家的防蛀最好呢?当然是最先占据防蛀定位的高露洁牙膏最好啦。
我说,佳洁士不就亏大了?
江生说,当然了,不过佳洁士后来也发现了,自己的钱都帮高露洁打广告了,就没有再跟进了,转而寻找其他的定位机会。
我说,这个案例中,怎么感觉都是电视广告事情呢?
江生说,在传统的商战中,由于媒体比较缺乏,电视广告是最简单直接的传播沟通方式,许多顾客了解商品也都是通过电视广告,所以它们的pk主要体现在电视广告上。
我说,也是,如果发生在现在,至少还有互联网。
江生说,另外,高露洁除了在顾客心智中建立了“防蛀”的定位之外,企业在内部运营上已经围绕着定位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体系,这也是佳洁士无法快速整体复制和超越的原因。
我说,厉害!
江生说,其实,最经典的一个案例应该是西南航空。
我说,可以具体说说吗?
江生说,西南航空的定位是什么?还记得吗?
我说,单一经济舱飞行
江生说,聊西南航空之前,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当时美国航空业的情况。
我说,当时是什么情况呢?
江生说1971年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的时候美国航空业在民航当局默许下,集体采取高票价政策。
我说,高票价政策?
江生说,是的,这种定价方式下,航空公司基本不会用心压制成本,然后把所有成本费用的增加都转移到了顾客身上。
我说,那顾客长期没有怨言吗?
江生说,那肯定有啊,并且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为了满足顾客需要,开展了很多业务,比如说客机,货机,旅游城市,商务城市,高价的商务舱,低价的经济舱,国内航线,国际航线,既有经济舱又有商务舱,既拉客人又拉货物,反正就是什么都做……
我说,哇塞,美国的航空业1971年就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啦,厉害啊!
江生说,西南航空当时面临着100多家航空公司的竞争,假如你就是当时的CEO,你应该如何定位,才能在美国航空业取得一席之地?
我说,这个问题有点难,但后来我们都知道是“单一经济舱飞行”,哈哈……
江生说,最起码要做到与众不同吧,所以西南航空首先要跟航空公司的巨头们不一样,他们什么都做,西南航空要比巨头们做的少一些。
我说,少到什么程度呢?
江生说,没有货机,没有旅游城市,没有高价的商务舱,没有国际航线,不做长途,不拉货物,不做低频航线……只做短途的点对点班车式航线,
我说,我的天啊,班车式航线?它是要跟客运汽车抢生意吗?
江生说,你说对了,它的总裁凯勒尔也是这么说的“我们在与汽车竞争,而不是飞机。我们正在降低我们的价格,这样就可以与福特、克莱斯勒、通用、丰田和尼桑相竞争。客运量早就在那儿,那他在陆地上,我们把它从高速公路上拉起来,把它放在飞机上”。
我说,完全就是跨界大街嘛,哈哈……
江生说,西南航空最早的只有三条航线,达拉斯、休斯顿和圣安东尼奥3个城市。
我说,除了只飞三个城市,西南航空都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江生说,几十年来,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只提供短航程、高频率、经济舱、点对点直飞的航空公司。而没有把资源过多分散到货物运输、旅游和酒店等其他附属业务上面。
我说,真够专注的,它的配称是怎么做的呢?
江生说,在机场选择上,西南航空只进出二流的空港以避开代价高昂的枢纽机场。
我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
江生说,避开那些空中交通容易堵塞、空中流量控制较大的枢纽型机场,选择大城市原有的小机场或者卫星城机场。这样可以避免与竞争对手在同一机场起降,将航班延误降到最低,提高航班正点率,节约旅客的旅行时间,同时也增加了飞机的飞行时间。
我说,我们现在坐飞机也是遇到这个问题,航班延迟成了普遍现象,浪费了大量旅客的时间。
江生说,西南航空在飞机采购上,只采用一种机型。
我说,那一种机型呢?
江生说,只选择单一的波音737机型。即使后面发展起来了,也主要选择波音737机型。
我说,为什么呢?
江生说,航空公司在决定购置何种机型时通常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飞机技术性因素,第二,飞机选型的经济因素。
我说,不太懂,
江生说,可以这样理解,这种飞机被认为是中短距离航线上最适合的中型喷气式飞机,耗油低,零备件匹配性强,美国1.76万个民用机场中有5500多个供航班运输使用的机场几乎都可以接受波音737。这并不单单节约了油钱,单一机型使公司在维修保养、人员培训、零部件购买与库存上均只执行一个标准,大大节省了培训费和维护费,压缩了零配件的储备成本,当在基地以外运营时,与相互结盟的其他航空公司在共享零备部件、机场地面服务、维修维护等方面也拥有潜在可能性,并且增加了机组调班的灵活性。
我说,哇塞,这样一个机型就可以帮它降低N多成本
江生说,是呀,另一方面,一般来说,正常的飞机客舱布局,都有头等舱和公务舱位置,西南航空全部改成了经济舱位,以提高飞机空间利用效率,如此一来又可以多卖几十张票,从而降低了成本。
我说,有点像中国的春秋航空,座位前后距离都是窄窄的,像坐公交车似的,不过西南航空这种做法,的确可以坐很多人。
江生说,在西南航空公司有一句经典格言:“你别想让飞机呆在地上就能给你挣钱”。
我说,这句格言是什么意思呢?
江生说,飞机当然是要在天上飞才能赚钱啦,就像饭店翻台率一样,一天多增加几波人就餐,就可以多赚很多钱了。
我说,就是提高飞机的飞行次数嘛,时间从哪里来呢?
江生说,普通班级抵达机场、开放几门、上下旅客至关上登机门再度起飞,需要更换全部机组人员,卸下近百袋的邮件,再装上同量的邮件,并为飞机加满4500磅的油料,所有的这些工作,美国大陆航空和联合航空平均需要35分钟,而同样的作业内容,西南航空只需要15分钟。
我说,他们怎么做到的呢?
江生说,比如,西南航空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换班归航的工作,区别于其航空公司的飞行员空等待命的做法,全部机组人员都会一起协助打扫客航、清理飞机并在登机口帮助乘客登机。只需要15分钟,相比较其他航空公司每一个航班多出来了20分钟,
我说,连机长都出来干活呀,真牛!
江生说,因为节省出来的时间,不仅仅是飞机的时间,也是全机组人员的时间。西南航空每架飞机每天要飞11个起落。在空中停留超过11个小时,而其它大部分航空公司只有8个小时。与竞争对手相比,西南航空飞机所飞抵的城市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它所飞的航线上,西南航空比其他公司有更多的航班。
我说,真厉害!
江生说,在机票销售方面做了重大改进。
我说,它是怎么做的呢?
江生说,西南航空主要通过自身销售渠道尤其是网上销售渠道售票,又以电子机票为主的机票销售结构,它不通过旅行社售票,也不提供送票上门,极大地降低了销售成本。2000年西南航空约有30%的旅客是从网上购票的,总金额达17亿美元,网上订票每张成本1美元,仅为售票处出票成本的10%。
我说,砍掉90%的成本,太牛了!
江生说,而且,西南航空只销售自己航班的机票。在航班制定、机票销售和旅客、行李运输等方面,西南航从不与其他任何航空公司合作进行资源共享。
我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江生说,这样做,可以使得西南航能够专注于自身的经营,不需要为其他公司的航班延误、航班取消和行李托运错误操作等问题负责和支付费用,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经营效率。
我说,有道理,
江生说,在登机方面,它也有自己的创举。
我说,什么创举?
江生说,由于西南航空在实行敞开式的作业管理体系,即不安排座位号的同时还实施无票登机,公司根据乘客到达机场时间的先后打出不同颜色的塑料登机牌,然后乘客依据颜色的不同依次登机。
我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江生说,好处多多啊,一是默认先到先得的做法,鼓励乘客尽早登机,减少了飞机的待机时间,缩小了等候乘客的误点率。二是避免了使用选择保留座位的软件,同时由于登机卡可反复回收使用,降低了经营成本。
我说,我听说西南航空没饭吃的。
江生说,是的,西南航空不在飞机上提供花费多但又差劲的食物,它说“我是帮助你省下钱来等下飞机后可以享用一家很好的餐馆”。
我说,大部分飞机上的饭都是不好吃的,
江生说,也是因为他们是做短途飞行的,旅客也不会太饿的。不过,它会向旅客免费提供咖啡、软饮料、果汁等饮料以及花生、饼干等轻便的袋装食品。
我说,有这些小吃,也可以了。
江生说,还有,如果旅客需要鸡尾酒、啤酒和红酒等商品,也有,但需要额外花钱买。你知道为什么他们要取消全套的餐饮服务吗?
我说,不知道,请赐教!
江生说,一个标准的波音737厨房配备需要4个乘务员,而西南航空由于取消了该项服务,每年节省了40万美元的劳务费。另外,因为取消了厨房设备,机舱内多腾出了6个座位,既增加了收入,又节省了十几万美元的设备费。在清洁方面,取消了用餐服务使得机舱内比较干净,这样就减少了15分钟的清洁时间,缩短了飞机在停机坪的时间,从而增加了飞行时间。
我说,果然是精打细算呀,厉害!
江生说,在航空行业激烈的竞争中,西南航空长期聚焦“单一经济舱飞行”的定位,各项运营活动和定位保持了简单一致性,互动之间相互加强,达到了投入的最优化,从而实现了整体结构性成本控制的最佳状态。
我说,其实就是价格可以做的足够低嘛。
江生说,价格足够低,依然有利润啊,哈哈……
我说,不是说然顾客认为你低价,不太好吗?
江生说,是这样的,你可以便宜卖货,但是不能卖便宜货。如果真的要便宜卖货,你至少得为你的“便宜”找一个恰当的理由,让客户购买你不丢面子。
我说,有什么理由吗?
江生说,前面讲的那么多,大型航空公司有的服务,西南航空都没有,没有商务舱,没有头等舱,只有一种机型,只有一种座位,短途飞行,没有中转,没有饭吃,网络售票,只用电子票,登机牌都是重复使用,等等,让顾客受得到这样航空公司成本很低,价格低是理所当然,
我说,好像有一种说,称西南航空为“快乐的牛车”?
江生说,对对对,我忘记这个说了,西南航空的乘务员有时候会给旅客讲笑话,表演节目,唱歌,脱口秀,等等,让你从登机开始,全程都过得很开心,很快乐,感觉乘坐这样的飞机很有趣。
我说,是的,
江生说,据说这家公司的空姐都专门受过讲笑话的训练,因为这样可以省掉机上娱乐设备的钱……有时候空姐们无聊起来,还会在飞行途中来一场时装表演……
我说,我看过一段视频空姐现场表演的3分钟脱口秀。各种高能吐槽,而机上乘客简直笑岔气!
江生说,给你分享几个西南航空乘客总结出来的段子,挺有意思的……
1、(飞机遇到颠簸气流)“请大家不要惊慌。刚才那些嘎嘎声只是你们的行李被颠出飞机发出的声音……”
2、“我们即将要调暗客舱灯光,这主要为了让我们的空姐们看上去更美一点。”
3、“请一定先给自己戴好氧气面罩,再帮助旁边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你旁边坐的是你的前任,那就算了……
4、“如果我们需要在水上降落的话,虽然这样的可能性很低,不过你可以设想一下……你未来跟你孙子聊到这个的时候是多爽的一件事儿!”
5、(飞机起飞晚点1小时,机长表示道歉)“一会起飞之后,我们会把这架飞机开的快的像是我们刚偷来的一样!”
我说,太能搞了……哈哈……
西南航空的运营活动围绕着“单一经济舱飞行”定位整合在一起,形成战略配称,持续不断做强,做大定位,持续不断地创造顾客,它从1971年成立时只有3架飞机,在三个城市间飞行,从1973年开始连续38年盈利,成为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
中国的春秋航空直接复制了西南航空的定位战略。自2005年飞出第一班航班开始,春秋航空就保持着年度的持续盈利,至今已经连续6年盈利。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吧,祝生意兴隆!
驾驭心智,你就能驾驭生意!
锦标
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