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锤”的惊人力量
(2016-12-03 14:40:24)分类: 学习定位 |
“商标”与“视觉锤”的区别
在今天的商业界,文字为王——推特消息、状态更新、短消息、幻灯片、电子邮件,甚至是老派的信件,都要采取文字的形式;想法、项目和营销战略,都是由文字来描述的。在执行一个营销规划的时候,毫无疑问业务经理都只关注文字。文字是他们使用最频繁也最熟悉的工具。
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在营销中,视觉元素所扮演的角色比文字更重要。
1982年,南希•布林克尔为了纪念她两年前因乳腺癌病逝的姐姐苏珊•科曼,发起成立了一项乳腺癌防治基金。当时,布林克尔说,她仅有的资产是200美元现金和一份潜在捐赠人的名单。从那时起,苏珊•科曼乳腺癌防治基金已经筹集了将近20亿美元的基金。如今,它是全球最大的非营利乳腺癌抗争资金来源机构。最近,美国哈里斯名义调查所对慈善品牌进行了调研,科曼乳腺癌防治基金被列为消费者“最愿意捐助”的慈善品牌,排名优先于美国防癌协会、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善念机构和救世军等组织机构。
一个非营利机构,它的名字冗长又奇怪,是什么成就了它在这个领域中非凡的成功——它的粉红丝带,在与乳腺癌抗争中已经成为一个知名的标志。
美国防癌协会成立于1913年,但是大多数人依然不清楚这一协会用的是什么视觉标志。这正是设计一个“商标”与设计一个“视觉锤”之间的实际差异所在。几乎每个品牌都有一个商标,但很少有品牌具备“视觉锤”。
再举另外一个例子,为了给癌症研究基金会筹集资金,兰斯•阿姆斯特朗做了和苏珊•科曼基金的粉红丝带类似的东西。2004年5月,他推出了“坚强生活”黄色硅胶腕带以筹集资金。每个“坚强生活”腕带售价1美元,至今已售出7000多万个。腕带是“戴上黄色,坚强生活”教育规划的一部分。黄色在专业自行车运动中非常重要。环法自行车大赛的冠军常穿黄色的运动衫,而阿姆斯特朗已经连续7次夺冠。
粉红丝带、黄色腕带和其它的视觉元素正在改变非营利机构的世界,但它们的成功是建立在借自商业技术的基础上的。
我们只记得可口可乐的瓶子
2010年,可口可乐在美国市场上花费了2.67亿美元为可口可乐品牌打广告。可口可乐的宣传口号是什么?是“永恒”(Always)还是“享受”(Enjoy)?或者是“这就是可口可乐”(Coke is it!)?大多数人都不记得。
大多数人记得什么?99%的美国大众记住了可口可乐广告的什么?
并不是文字。
大多数人记住了可口可乐的瓶子。
可口可乐的瓶子不仅仅是一个瓶子,它是一个“视觉锤”,将“可口可乐是原创、真正、正宗的可乐”这一概念“钉”进人们的心智。在可口可乐的商业广告中,图像比文字更有效地传达了信息。这就是视觉锤的功能。
如果你注意过前几年可口可乐的广告,你可能会发现可口可乐标志性瓶身被更为广泛地使用。它几乎无处不在,出现在平面广告、电视广告、罐身、包装和户外广告牌上。甚至在信纸的信头和名片上都有。根据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的估算,可口可乐品牌价值为705亿美元。在我看来,这家公司的视觉锤正是其成为世界上最具价值品牌的一个原因。
在今天的全球经济中,强有力的“视觉锤”是尤其具有价值的资产。可口可乐在206个国家和地区出售,公司74%的收入来自美国之外的市场。
“钉子”:在心智中占据一个“字眼”
既然视觉比语言文字更具有情感上的影响,那么从逻辑上来说,营销人首先要做的决定就是使用什么视觉元素。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一个必定会让很多营销人员困惑的悖论。
运用视觉锤在建立品牌的时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并不是营销规划的目标。营销的目标是“在心智中占据一个字眼”。
例如,宝马占据了“驾驶”这个字眼,使得这个品牌从默默无闻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豪华汽车品牌。但是,是什么将“驾驶”这个概念植入了顾客的心智呢?宝马的视觉锤是什么?
是长期投放的一系列电视广告。
广告中,愉快的车主们开着他们的宝马车驰骋在弯弯曲曲的路上。“终极驾驶机器”是“钉子”,是“视觉锤”把这一概念植入了顾客心智。我认为,没有视觉锤,这个语言的钉子也会走上穷途末路。毕竟,“驾驶”是几十年来汽车广告一贯的主题,包括庞蒂亚克长期投放但没有视觉锤的“制造刺激”广告。
但是,如果目标是在心智中占据一个“字眼”,那为什么还要在视觉锤上做无用功呢?为什么不将品牌的所有努力都用在语言的方式上呢?
想想钉子和锤子。如果目标是要把两块木板合到一起,为什么要在锤子上大费周章?为什么不把所有努力都花在用一个钉子把两块木板钉到一起?这就是营销的问题。视觉锤是你最重要的工具,可是一旦你把钉子植入潜在顾客的心智,锤子就会变成累赘。
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因为广告的三条原则是:重复,重复,重复。
因此,你需要不断地锤打,不是几年,而是几十年,不仅仅是广告,而是从网站到商业名片和年报。
“终极驾驶机器”于1975年启动。到了1993年,宝马成为美国最畅销的欧洲进口豪华车。在这18年间,宝马的销量有14年都超过了业内第二大品牌(奔驰)。那么,宝马公司最近做了什么?它把焦点转向了“快乐”,你能想到这是为什么。
快乐是一个独特的语言上的概念,可以扩大宝马品牌的吸引力。
广告说得面面俱到,顾客就什么也记不住
当然,这毋庸置疑,但你如何通过视觉来表现呢?和很多其他高级又抽象的词汇(幸福、热情、客户满意度、质量)一样,快乐无法通过有意义的方式视觉化。
绝大多数营销口号都很虚弱,原因在于:它们或许要表达品牌的一个重要利益点,但除非能用视觉锤来强化,否则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无用的。
在买车的时候,消费者在寻找什么?除了其他方面,他们主要寻找的是可靠性、低油耗、外观、内饰、可操控性能和大小。
汽车生产商会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把所有这些特征都放在广告里。这很合逻辑。这些都是顾客在买车时会考虑的因素。
但是,大错特错——如果你在广告里说得面面俱到,潜在顾客就什么也记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