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就是和朋友们一起愉快玩耍
(2015-03-23 19:52:20)
标签:
股票 |
在进入投资行业之前,我做了9年产品经理。金融和咨询背景的投资人,通常更关注商业模式,而我更关注用户价值。2010年,我迷上零售业和品牌,下了很多功夫研究,逐渐小有名气,我喜欢发议论、写分析,喜欢帮创业者出主意,想办法,所以常被叫做“简老师”。很多朋友知道我的公众账号“老简创业茶馆”。
研究这些,不仅为找投资机会,更多为“好玩”。和创业的朋友聊有趣的产品、好玩的营销点的时候会特开心,看朋友按着自己的思路做出成果会更开心。“你看别人打牌,手痒痒了,憋不住自己下场打”——一个朋友这么形容我创业。
我的好朋友,“燕格格”的创始人“潇掌柜”给了我莫大的激励。
2012年,当很多人断言淘品牌难有机会的时候,我认为在线零售品牌崛起的风潮才刚刚开始。2013年3月,淘宝保健品大卖家“潇掌柜”找到我,让我帮他出主意,做燕窝,当时他老婆经营一家C店,月销售额不过十几万。我们在江南大道的一家两岸咖啡密谋了一晚上,确定了“用店主的诚意、爱心和真实复刻品牌”的基调,首先要梳理供应链,把燕窝整个生产和进口过程透明化。
之后一段时间我跟行里人提起我有个朋友在做燕窝品牌,他们都直摇头,因为这个市场太乱。9月,潇掌柜给我看截图,日销冲到8万多。2014年5月,我又见潇掌柜,他已经稳坐天猫燕窝头把交椅,月销过500万,超过第二名三倍。两年不到,“燕格格”已然是“亿”字头的公司。潇掌柜的老婆——燕格格家的“格格”,也成为很多女孩子心目中的潮妈偶像。
这使我更加坚信,每一个被贪婪玩烂的市场,必然会有新的、用诚意做大的机会。我的目标,就是做有爱、有诚意的产品,创造安心和喜悦。把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欢乐感传递给我们的客户。
五年乐于助人的投资生涯,让我在整个营销产业链上,结交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兄弟,让我帮你搬砖我都乐意啊!”——每次想到麦乐购小马云这句话,我都会又想笑鼻子又发酸。不做点什么像样的事,连朋友的支持都对不住。
五年看了几百个项目,发现国内并不缺做好产品的能力。而是跟风的人多,开拓的人少。缺乏有耐心去发现、完善和推广好产品的人。那些老是抱怨市场同质化竞争太激烈的家伙,多半没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用户、产品和创新上面,只希望利用市场红利捞一把就走。这些朋友,即便抓到机会挣了一些钱,也常常活在焦虑和不安里,抗拒变化、担心失去。
我对未来一直很乐观,因为日韩当年都是从跟风、模仿甚至抄袭的路子走过来。现在他们本土品牌都发展得很好。这是无可逆转的大潮。如何走到那一步?答案只有一个:用心满足用户渴求,做与众不同的产品,专注于持续创造价值。
以我们即将推出的产品“鲜膜”为例,研发团队的技术大拿10年前就开始做与此有关基因技术的研发。核心技术稳定后,我们又用了两年时间来做产品化实验。我的合伙人Maciy从怀孕开始测试自己的产品,儿子现在已经一岁半了,我看着她的皮肤一点点变得白皙细腻,鬓角的妊娠斑一点点淡掉。做美丽的东西都需要耐心。
我们核心技术团队不是做护肤出身,作为细胞学专家,他们更清楚哪些物质是细胞天然的“营养品”和“排毒剂”,只要有办法能让皮肤细胞维持健康饱满状态,大部分皮肤困扰自然解决。不用很复杂的配方,就能自然达到恢复皮肤新鲜度的效果。在细胞学家眼里,是一种“跨界降维创新”。
和身体的保健一样,鲜膜的效用会缓慢发挥,用一贴、两贴往往没啥特别感觉,用到三贴五贴,皮肤的改善就开始显现出来,这种改善会一直持续,直到一年、两年,改善还在进行。营销我们的面膜,我可以只用两个字“管用”,如果觉得这俩字不够,那就再加两个字“无害”。有这四个字足够了。为这四个字,我们研发团队已经努力十年,我们再努力十年,研发更多“管用无害”的产品,推广给我们的用户。
创业慢一点没关系,只要价值在那里,就不断努力,义无返顾地往前走,即便遇到挫折,也会“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自去年5月,我就一直想做剧情深度整合营销。这个想法被好几个娱乐圈好友打击,他们告诉我制片团队和艺人普遍很功利、短视,很难用长期价值打动他们。我一直没放弃,我觉得价值就摆在那里,只看最后谁有推动力。后来经前老板Jovan介绍了,认识了郭浩大哥,第一次聊没说多少话,互相“秒懂”。浩哥在广告行业拼杀十几年,前公司做到几亿,无论在营销理念,还是在诚意、气场和格局方面都非常有能量,他帮我们说服了一线制片团队达成合作意向。看似不可能的事,换大功率的人做,就会有新突破。
Jovan还介绍了宝岛眼镜的董事长Jim。他麾下有一员大将阿郭,是一个无比拼、无比欢乐、永远有激情的广东佬。每次打电话过来总是哈哈大笑着报战果,几个月就帮我们谈透了数千家第三方线下渠道。如果把打磨产品看做一个人的修炼,营销就是一群人的狂欢。只要找到一群开放、肯分享的人,资源越玩越多,越玩越有意思,越玩人越嗨。
创业是聚集能量,是创造,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耍。创业场越来越像一个大Party,伴随着乐曲,越来越多的人和谐舞动。他们的力量在激励我,他们的快乐在感染我。每当遇到一个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心中都会涌出欣喜和感动。
掘取的人一脸狰狞,防卫的人身心焦虑,创造的人充满喜悦。
做投资人的时候,总喜欢对别人的事情评头论足,以“吐槽”为乐。直到去年有一天,“阿梵达”训练师Della问我:“为什么你的关注点都在别人的失败上”?瞬间把我敲醒。我意识到,无论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失败、还是别人的失败上,都无法增强我们的创造力。在当下的注意力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资源,唯有把这个资源用在感受和创造有价值的东西上,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的创造力。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花费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既不用来感受幸福,也不用来创造价值,而只是关注失败,空发议论,那它无疑就被浪费掉了。
从那个时间点开始,我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已证明的成功路径上。避免失败并非不重要,而是我们并不需要在避免失败方面花费过多的精力。就像我们开车的时候,90%的精力用来到达目标,只需要10%的精力来躲避潜在危险。而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成功就是尽量避免失败,格局越来越小,最后什么也做不出来。这种思维方式或许来自于应试教育,要做到高分的关键,在于尽量少做错题目。而现实是,一个人做了1000道题目,对了500道,错误率50%,但会比做了100道题,对了90道,正确率90%的人成功得多。如果少犯错可以成功,那么最成功的人应该是收银员。
成功就是不断借鉴他人的成功,不断创造出更多新成功的过程。人生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游戏。一开始一个人打,打到一定级别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打。掉血没关系、走错岔路没关系、不断遇到怪物没关系、甚至被BOSS KO跌倒重来没关系,只要这个化身的肉身还在,就能在欢乐和创造中一直向前。庄子认为,觉得人生好玩的人,一定会长寿。
9月份方励在“一席”的演讲被转发了数百万次。我们的生命是用来“玩”的,这个“玩“并不是坐在那里娱乐,而是创造出来一些有意义、让我们兴奋的东西。短短9个月创业的历程,我会觉得越来越“好玩”,不仅是产品好玩、营销好玩,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这个过程里,和一群发心一致、目标一致的朋友一起玩。互相出主意、搭把手,互相鼓励,一直到把自己的想法实现。
生命在于快乐地创造
我们有几个内测用户的群,每个群里都有近百个一开始跟随我们走过来的客户,大部分都是有事业、懂生活的女孩子。每天在群里看她们分享自己一点点变美的喜悦,分享让自己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心得,就像看到一朵朵即将绽放的鲜花。路还刚刚开始,我期望能和我的朋友、小伙伴们一起,通过我们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把欢乐和幸福感带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