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战略撬点“- 最易出错的战略实现命门

(2015-01-26 18:37:12)

邓学君 | 文



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寄望,无疑多会成为臆想。

 

即使有着清晰的战略规划,而终能达成目标的,亦不在多数。个中缘由,除了资源能力和竞争态势的演化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战略撬点的选取方面,是否有着比较精妙的拿捏。也就是说,战略的起手式,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略的成败。

 

在我的企业战略培训中,对战略撬点做了相对较重分量的阐述,在战略咨询案中,也是花了不少的精力,与客户一起推演、探寻最佳的战略撬点。而从实际的落地效果来看,因为战略撬点选取的精当,客户战略绩效彰显。

 

学员们多次建议我结合君众的战略咨询案例分享相关文章,出于保护客户商业隐私等因素的考量,我特选取战国时期秦国一统天下的案例,来示意战略撬点在秦实现战略意图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讲到战国,大家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那些纵横捭阖的战略顾问们,张仪以连横的策略,辅助秦争霸天下的征伐,与在弱国间推动合纵的另一名战略顾问苏秦,共同彪炳了中国历史。

 

然而,虽然秦已确立了以“连横”一统天下的战略手段和目标,但在战略的起手式上,秦惠王却犯了难,到底应从哪个地方下手,即以何作为战略撬点来撬动建立于己有利的整体竞争格局,秦惠王叫来了身边的两个战略顾问商讨。

 

这两战略顾问,一个是首席顾问张仪,另一个是司马错。

这个司马错,是个战将,并是与白起、王翦并列的秦三大干将之一,还是司马迁往上数的八世祖。虽然后世对其宣扬不多,但在秦的一统天下战略实施上,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他,中国的历史很有可能会被改写。而他的功劳,就在于在既定的战略框架下,精妙地把握住了正确的战略撬点,帮地小民穷的秦打开了走向胜利的开局。

 

秦惠王特别尊重张仪这个首席战略顾问,所以碰头会一开始,就直接征询张仪的战略建议。

 

善于谋算的张仪,经反复思考,和盘托出了一份详尽且看起来天衣无缝的“起手”计划,建议秦惠王一举拿下东边的韩国。

 

张仪说,要干掉韩国,就得先稳住韩旁边的魏国和楚国,别让他们在攻伐韩国这事上给添乱。拿下韩国后,就等于可直接围控到住在洛阳的全国的总老板周王了。控制了周王,就可搜出九鼎(王印),便可挟天子以令诸侯,又可以把全国的总地图和户口册搞到手,到时想搞谁就都不在话下了。这一步,实在就是成就帝王的大事业呀!

 

秦惠王听后眉飞色舞,就差双掌击大腿和高兴地跳高了。一看旁边不动声色的司马错,纳闷了,你不认可首席顾问的这方案还是咋回事?

 

司马错看看秦惠王,再看看满脸得意的张仪,吭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说个一个字:

 

No !

 

秦惠王和张仪面面相觑。司马错,你啥意思?

 

司马错,不紧不慢,气定神闲,诚诚恳恳,娓娓道来:

 

要想成就帝王大业,富国、强兵、布恩德,三个得统筹考量。富国,得扩充国土地盘;强兵,得先富民;播恩德,得有让大家认可的德行。要一举这三得,我认为不能从韩国下手,应该先从攻伐西南地大物博但国政混乱的蜀国下手,拿下这个点,大王想要的东西都能撬动起来!

 

张仪满脸不认同,但秦惠王说:愿闻其详!

 

司马错提了提嗓子:

说实在的吧,咱秦国地小民穷,蜀国可是快肥肉呀。但蜀国在西南,比较偏僻,兵力较散,首脑是不怎么开化的狄戎,内政又混乱。咱要是重兵攻过去,那阵势就跟狼群赶羊群差不多,拿下他也就小菜一碟。然后,咱扩了国土,富裕了秦国百姓,而打蜀国战争规模小,又没怎么伤到民众。这样虽然灭了一个国,天下又不谴责咱残暴,可以策划宣传是来解放百姓的,在这样的名正言顺下,上边说的三利咱就都得了。

 

说到这儿,大王您要特别注意,最最关键的一项,是天下各国都能看到,咱有能力轻易拿下一个国呀!咱用这个撬点,会把各国的头头们撬得心发慌的,这种敲山震虎的暗示和威慑,有着多大的战略价值呀!!!咱以后,从国土面积和心理上,可都是个响当当大国了呀!!!

 

秦惠王听得津津有味,不停地点头。

 

站在一旁的张仪突然来了一句:

 

司马错,你这主意太不靠谱!

 

秦惠王和司马错都怔了一下,Why?

 

张仪正襟危坐,稍显不屑地说:成就帝王大业,得有大视野,不能拘泥于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最基本的帝业常识是,“在朝堂争名声,在市井争利益”。现在,能拿下韩国和控制住周王室,就是争朝堂和市井二者兼得,这个,你司马错不会不明白吧?

 

秦惠王看看司马错,司马错亦不紧不慢回应:

 

这个,我懂。但是,好处背后藏着的大陷阱和大风险您却疏忽了!这个撬点,一棍子会把我们自己撬飞的!

 

您光想着控制周王室了,但您没想,周王是全天下的宗室呀!咱这些个诸侯国可都是他分封的呀。咱抓了他,名不正言不顺,咱会顶着个不义的臭名声呀。

 

司马错看看已不吭声的张仪,清清嗓子,继续说道:

 

除这以外,还有更致命的战略风险在后边等着呢。都知道,周与韩国有盟约,周明白会丢掉九鼎,韩国也明白打不过咱会丢掉他的战略要地三川。这样他们就会迅速联合起来商量应对措施,不难想象,他们会去离间跟咱关系近点的楚国与魏国。比如说,周把九鼎给楚国,韩国把战略要地三川割给魏国,在这种巨大利益的诱惑下,结果还用猜吗?所以,我觉得,还是把蜀国作为咱们开始攻略天下的战略撬点,方为万全之策!!!

 

还没等张仪回过神来,秦惠王突然一巴掌啪的打在大腿上:

 

靠!就这么定了!

 

接下来,秦国只用了10个月,就无大伤亡地拿下了蜀国,处置了民怨载道的狄戎,秦蜀合一,一片其乐融融。

而亲自带兵攻下蜀国的,就是司马错本人。

 

再后来,秦平了天下。后人,也多只记住了秦惠王的玄孙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但多疏忽了先人为秦最终统一说做的至关重要的战略撬点设计。

 

这个案例,是我高中时代读《战国策》时印象较深的一篇,每次接手战略咨询案子的时候,我都不由得会回想它几遍,我觉得,这个确实值得我们所有在市场竞争中运筹帷幄和征战的决策层们好好体味、参酌。

 

毕竟,战略规划更多是方向、目标和资源配置性的框架式指引,入手式,即战略撬点,才是盘活整个战略实施的源头活水,这个战略撬点选错,后面的可能就都是陷阱,甚至是万劫不复。

 

至于您企业战略中真正的战略撬点是什么,那需要具体来推演。比如说,可能材料革新,可能是研发,也可能是定位等等。现实中,把定位误绝对等同于是战略撬点的,比比皆是,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有了清晰的定位却置换不来竞争地位的根源之一。

 

如有意剖析、甄别清您的战略撬点,可加我微信dengxuejun999交流,或者安排与君众战略顾问组深度互动。

 


PS. 欢迎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友情购买我所策划的罐装佛跳墙打赏!

 


君众咨询邓学君


2015年1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