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前先看两个故事
(2014-09-09 19:49:59)
标签:
股票 |
分类: 方法论 |
问过很多创业公司的CEO, 最近最头痛的是啥, 绝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招人难。不管拿到投资的还是没拿到投资的, 业务发展好的业务发展不好的, 总觉的要招人、招人难, 招人难所以业务发展难, 业务发展难就陷入资金问题, 资金问题又反过来影响招人, 这样仿佛陷入这样一个死循环。。。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 对招人这个难题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 还是非常有收获。
如果想偷懒的同学, 我简单概括了下就不用往下看了, 就是 很多时候看上去缺的是人才,其实缺的是策略, 再招人前先确定下是否策略出问题了, 重新定下策略, 再去招人可能会更有效。
不偷懒的同学继续往下看:)会有收获
对人才的“渴求”,可能是因为策略的缺失
我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些朋友会感叹:
“招人真难。我的项目马上就要上线了,现在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尤其是好的销售总监,能想到办法帮我把东西卖出去。”
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你缺的可能不是人才,你缺的是策略。
情景通常是这样的。创业者A结合自己的线下资源,比如一个皮鞋品牌,觉得可以考虑在互联网上开一个专门卖鞋的B2C网站。于是他和那个品牌合股,雇人开发一个独立的B2C网站,开始网上卖鞋。生意开张了,A觉得是时候招聘一个销售总监,来完成大家的销售预期了。但是却发现,这样的人很难招到。于是A开始感慨:人才难找啊。
真的是这样吗?给大家讲两个我听来的故事。
周鸿祎
周鸿祎
另一个故事有关史玉柱
传闻史玉柱
这两个故事都未经验证。但听闻后,深感这两个“策略”的简单、高明。
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自己是最重要的“人才”。你自己对“人才”的“渴求”,可能是因为策略的缺失。你渴求的人才,也是希望给你带来“策略”的人才。你需要的,首先是策略,然后才是人才。
对人才的“不满”,可能是因为管理的薄弱
有一位从事互联网的朋友说“工程师一个必须的突破就是,化繁为简的能力。”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但或许应该这么说:“工程师如果有了化繁为简的能力,那就太好了。”这是一种期望。之所以叫做期望,是因为永远都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这不是“必须的突破”。可为什么管理者喜欢这么提呢?
我认为,是因为管理的薄弱。
化繁为简的能力,是组织的能力,是管理者的能力,不是工程师的能力。怎样才是好的管理?我们来看看盖房子。你找20个工人来,说,这是图纸,这是钱。你们必须有化繁为简的能力,把房子在20天内盖好。这是不现实的。作为管理者,我们懂得如何化繁为简。我们要先把工种先分为木工、水电工、瓦工等等。再把工序分为一二三四五。然后,重要的部分来了,你要给每个工人下达一个“简单”的指令,比如把砖头直直的砌起来,3米高、2米宽。就这样。
工程师只应接受简单的指令。我们“期望”大家足够聪明,但如果把质量“依赖于”大家的聪明,就会把公司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上了。
对人才期望过高,对现有能力和主动性不满,可能是因为管理的薄弱。
不要期望雇人来做你做的事
最后,反过来说,找到有主观能动性、有策略、能够化繁为简的人才,当然是公司的重要资产。这些关乎文化。强调创始人的策略和管理能力时,不应忽略员工文化的建设。
但是,特别是在创业初期,不要期望雇人来做你做的事,不要把策略、管理的缺失,转嫁为对“人才”的依赖。这样,会过早地在公司建立复杂的架构,在革命尚未成功之时,已经患上大公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