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产品植入互联网基因的3大原则和10个心得,兼谈FM产品初心

(2014-08-08 08:07:34)
标签:

it

“初心”比什么都重要,先忘记自己,考虑下你做一件事得初心是什么,你在为用户创造了什么价值,你的付出真的是她们的需求吗,真的击中了她们的痛点吗?在源头问题上多思考,会少走很多弯路。


关于FM的产品,我们虽然看似硕果累累进展不错,比如英国顶级合作伙伴比如丝袜供应链已经搞定正在报关走国际货运比如我们第二、三个品类基本也谈得差不多进入实质“研发”阶段,BUT,我最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产品真的尖叫吗?它们让我兴奋和觉得可以颠覆这个行业了吗,如果只是更好,如果只是国际大牌,如果只是全球时尚,那么,这样的FM产品还是太“传统”了。


于是,给自己给团队订了这样的FM产品观:


1、不追求营销包装塑造出来的差异化,而是要做到产品本身真正的差异化;

很多情感很多定位都是基于营销的思考与包装提炼,是工业时代的有效手段,但移动互联网时代,你的产品不能在本质上创新,那么你就会永远处于红海竞争之中,更别提像苹果一样开创一个时代,重塑一个又一个品类(电脑、MP3、手机)。FM的理想不是如何利用一个时髦的概念卖多少货赚多少钱,而是能否做出一个尖叫的可以互联网化的女性消费品出来。


2、产品的微创新一定要基于某个特定社群的痛点;

早已过了一个产品满足所有人的时代,你的产品只可能某一个特定社群、圈子、小众喜欢,所以你的产品必须对症下药,比如美少妇对很多产品的痛点是什么?这个群体的共同特质是什么?不论富贵美丑和胖瘦,她们的共同精神及物质需求你不弄清楚,就很难让其尖叫和共鸣。在FM看来,美少妇最需要被“点赞”,如果FM的茶品可以把点赞物化产品化,你觉得会怎样》


3、产品本身要互联网化,能“连接”用户

智能、可穿戴、大数据将是以后哪怕一瓶水的标配,以后除了手机,任何产品都可以智能化、可穿戴、连接互联网,这是一个趋势,如果你的产品无法连接互联网,如果不能成为用户之间社交的道具或载体,你的产品可能被替代性很强。FM丝袜如果可以检测或收集多少人关注了她,如果可以冬暖夏凉会怎样?如果FM内衣可以智能监控胸型变化并预测乳腺癌的发生会怎样?如果FM口红可以远程接吻你会不会有兴趣……

http://mmbiz.qpic.cn/mmbiz/hJ3ZacIfWKdzialnyuHFPCgSNYaACJAh6bTpWdzaQjn5XhqcISTQl6VJpJiaWmMD1EyMQGqoSzssUzWibsGwibmOfA/0

以上想法太疯狂?

NO,我已经很保守的描述我对FM的野心了,我已经很谨小慎微的只微创新了,因为我知道,这个阶段我们最大的挑战不是营销和业绩,而是一个愿意改变世界的激情团队,


激情无疑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特质,没有激情和斗志,很容易在困难面前溃败下来,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区别就是成功者看到目标而失败者看到困难,没有人敢保证自己一定成功,问题在于你是不是愿意相信梦想、相信团队、相信自己,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改变世界创造奇迹。

http://mmbiz.qpic.cn/mmbiz/hJ3ZacIfWKdzialnyuHFPCgSNYaACJAh6lU8w4tFvrL1Zv2mFeiatGYX2bCou4kutvicfVe5mb57UeQ5TCsQm8Aiaw/0


但我们也知道,没有眼前的小成功他们未必能坚持到改变世界的那一天,SO我们也必须完成一些从易到难的通关游戏,比如说9月我们要搞一个真正让疯蜜们热衷参与的大PARTY,比如说先期只推出一个世界顶级秒杀国内品质和款式的丝袜,比如我们不做任何营销推广不想太多外界知道我们甚至我们投资人我们都不想公布。


任何团队的成长都必须有集智和迁徙的过程,因为没有共同集思广益打败一个又一个困难的过程,团队就很难意识到必须团队协作才有可能生存,更不能适应不断进化的生态环境。


以上,乃我对传统产品如何植入互联网基因的思考也是我做FM产品的初心。


其它,我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些产品研发心得如下:

1、一定要做能解决问题的,用户活跃度高的产品;

2、不做解决方案,做主流消耗单品;

3、产品本身是最好的广告,应该成为获取和留住用户的最高性价比手段,所以你的成本不应该低于零售价的1/3,加价率10倍已是即将被淘汰的传统做法;

4、转化率和复购率是由产品本身而非包装广告决定的,是一个品牌的核心指标;

5、要微创新,不要颠覆式创新,要快速不断升级迭代,每次只解决一个小痛点;

6、国际供应链虽然看似成本高,但从获取及留住用户成本角度实际是最低的;

7、一个好的产品经理最大任务应该是给这个产品做减法,精简需求、精简SKU、精简功能、精简视觉元素;

8、产品要么成为用户连接世界的工具,要么是她与她人社交的道具;

9、产品所有的创新都应该来自于已有的消费使用场景而非购买场景;

10、产品做到一半就可以了,剩下的应该由用户和你一起完成属于她们自己的产品。

 

熊猫灯管能用十年向FM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