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从边缘切入
(2014-03-25 08:11:30)分类: 经典好文章常读 |
前不久,我跟《连线》主编凯文•凯利(KK)进行了一场对话。他的那部巨著《失控》里有这样一个说法:由白痴选举白痴,其产生的效果却极为惊人。以蜂巢为例,每只蜜蜂都是一个白痴,只有6天的记忆,但是,整个蜂巢表现出来的记忆却足足有6个月之久,智商也远远超越了每一只蜜蜂个体。
KK基于这个理论,预言社会未来的整个状态都会失控,即从以前中央政府的“控制有序”慢慢变成了“无中心节点”的网络式社会。顺着这个理论,我们谈到了互联网行业的未来、公司的未来、人的未来,以及在大公司统治下的小公司的生存策略。
互联网是个生命体
我问KK的第一个问题是,过去十年来,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竞争中,为什么没有呈现出去中心化的失控状态,反而越来越被大公司控制?国内有BAT(百度、阿里、腾讯),国外有苹果、谷歌、Facebook。
KK认为,这就是层级,整个网络是具备层级的,每个层级都有自治,也会形成自己的中心节点。所以,呈现出来的就是,开放的系统会有封闭产生,封闭当中也会伴随着开放。
我给通俗解读一下,这就像人身体中的心肝脾肺肾,都在各自的定位点上,而且会慢慢强化,最终变成一个不可撼动的中心定位。
这就类似于市场中某公司所处的定位。以腾讯为例,社交的定位就是它在互联网行业的中心节点。无论是阿里的来往,还是网易的易信,能打赢微信吗?几乎不可能。今天,如果谁站出来说,要在中国社交方面打败腾讯,基本是妄想。
但是,一个生命体极其复杂,有很多系统组成,不只有心脏才能完成对这个生命体的贡献和定位,还有肝脾肺肾。整个行业也是如此,会出现越来越多不同定位的公司,就像淘宝作为平台已经很强大的时候,京东选择做自营式B2C,并且自建物流、快速直达、货到付款,虽然干翻淘宝难度很大,但是做电商的机会还是有的。
本质上说,越往后的互联网竞争,越是寻求整个大生命体下不同的系统定位。所以,作为小公司,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变得尤为重要。
小公司的侧翼突围
不得不承认,大公司已经把自己最成熟的模式、最擅长流程在某一个点上做到了极致,就像爬山一样,已经爬到了整个行业都不能企及的最高峰。它站在山顶,谁敢上来,就对着谁炮轰,从山上往山下轰,你仰着头想去打他,只会得不偿失。
与此同时,作为站在顶峰的大公司,如果想要转型,或者攻占下一个高峰、下一个市场的时候,也必将面临走下坡路,从中心走向边缘的困境。这就是规律,无人能够逃脱。所以,每一家公司都有它的中心,也有它的边缘。要从中心走到边缘,从顶峰往下坡走,需要极大的勇气。
事实上,绝大多数公司在冲刺第二个中心的途中,都失败了,极少有公司能同时拥有两个中心。因为,先前的中心对它来说太重要了,它会在中心投入最多的资源、人力、物力,相反,它的边缘不会受到如此重视。
这时候,小公司的机会就来了。既然,对大公司中心地带的攻击很难取胜,那么,小公司就更容易崛起在那些,看上去技术粗糙、回报不明朗,用户还很少的边缘地带。如果有一天,边缘地带开始变成中心地带的时候,小公司就实现了对大公司的颠覆。
就像当年的QQ,人们在上面能聊个天有什么用啊,没有人认为它有价值,对全社会来说就是一个边缘地带。那时候,社会的中心都在电信和房地产,不在互联网。等到互联网火起来以后,大家才认为社交是中心。腾讯的价值一下就超越了传统行业的大公司,甚至成为了电信行业的威胁。所以,追赶式的竞争往往很难成功,只有去大公司不重视的、稍显粗糙的边缘地带创造价值才有意义和机会。
从边缘到中心
三年前金山网络成立,一穷二白。分析当时的竞争态势,我们认为如果冲击360的中心地带360安全卫士,难度是非常大的。而此时,杀毒市场由于安全卫士的出现,反而显得没以前那么重要了,成了360的边缘地带。所以我们选择了全力以赴的做好毒霸这款杀毒产品去对抗他的360杀毒,当时公司内部的说法叫“砸锅卖铁做毒霸”。360的核心力量都投入在360安全卫士上,很快金山毒霸的用户体验就甩开了360杀毒。在2年的时间内,毒霸用户量就翻了七八倍,大大缩小了和360整体的用户量差距。毒霸从一个边缘产品演变为我们的中心产品,带动了整个公司业绩的成倍增长。这就是做了一个当时看上去很边缘的产品,最后却演变为一种差异化的取胜策略。
后来我们开始做移动,由于手机安全市场竞争很激烈,大家都不惜重金投入推广。作为创业公司,我们只好选择一个看起来很边缘的电池医生。当时有人说电池医生这种小工具没什么市场,也不如安全产品那么有用户认知,但是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电池问题约来越成为用户痛点,我们电池医生的用户量在没什么推广的情况下很快过亿了,在中国iOS上差不多是覆盖度最高的工具;在安卓上也是省电类用户量第一。最早,这也是一个边缘化的市场。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争夺激烈,我们一直有意识地寻找这种所谓的“边缘”,不在领先者和中心地区发起攻击,而是找一块他们看不起的边缘地带迂回,以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比如猎豹清理大师,就是探索边缘市场的又一个成果。最开始,它就是一个清理掉手机垃圾文件的小工具,貌似只是很多功能复杂软件的一个小功能。但是,我们把这个小工具的体验做到极致,而安卓系统的垃圾又成为用户最大的困扰的时候,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猎豹清理大师在Google play的工具类排行榜上居全球第一,单月下载新增量超过twitter等全球知名应用。
我在美国硅谷见到很多美国人,都要让他们掏出手机亲眼看看美国排行榜工具第一名是我们的产品。看着他们惊讶的眼神,我内心还是很自豪的。
奇迹往往出现在不经意间,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一看,也就清楚了很多。当你埋头苦干,在一个不起眼的边缘市场做深做透之后,等待边缘市场成为中心市场的机会到来之时,就是上帝眷顾你的时候。无论是整个行业的变化,还是自己实力的增长,都会让曾经的边缘,逐渐成为你的中心。金山网络的奇迹,再次说明了这一点。
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模式,一个具有生命体特征的模式——中心与边缘不断切换的模式。
%%%%%%%%%%%%%%%%%%%%%%%%%%%%%%%%%%%%%%%%%%%%%%%%%%%%%%%%%%%%%%%%%%%%%%%%%%%%%%
我在今年年中的时候做过一个演讲,叫做互联网《拼爹时代是更好的创业时代》,当时引起了业内一些反响。今天互联网越来越开始出现了貌似中心化的一些趋势、现象,就像支付宝做了余额宝以后,就很难有人再来做出一个余额宝,就像做了微信以后就很难再有来往。每一个中心的出现其实都意味着它的难题,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现实的事情,我们可以去无视它,但是坚决不要回避它,如果我们回避它,我们会误入歧途。
拼爹只是你的资源,最重要的是你自身要硬,要足够硬,即便你有一个非常知名的爹,但如果你是李天一,同样也会有牢狱之灾,甚至你是某呱呱,你的爹也可能因为你进去,关键还是看自己。对于一个要拼爹的公司来说,自己往往是弱小的,那么怎么能够找到一条成功之路?这实际上是我这三年来最大的一个实践。
王小川大概工作了十年,今天突然一下让大家很瞩目。那天我见他的时候,他并不开心,我说为什么?他说你知道的,数字又开始跟我们弹窗了。我说,兄弟终于轮到你了。我说,在三年过程中他们的弹窗一般都只有金山,你终于顶上了,我可以休息一下。
其实,搜狗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在这个环境当中很不容易。我有个说法叫“变量公司”,当几个中心开始出现竞争的时候,原来在边缘的一些公司突然开始变得重要了,其实这三年来金山走过的也是这条路。我们从边缘切入,开始不断地切入我们竞争对手的最边缘处,从它最看不起的一个地方开始做。
提起金山,大家可能都会想金山是非常高大上的公司,金山不仅大,而且硬,但是事实上三年前当金山网络成立的时候,我们面临着非常非常多的难题,当时金山毒霸每天主动安装只有5万,金山安全的全线产品只有360的十几分之一的用户量。当时可牛与金山安全合并,内忧外患,我们是70人的创业团队,要整合超过400人的团队,我们面前的问题无数多,其中最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你切入安全市场时,到底是先做卫士还是先做杀毒?虽然当时两个产品我们都有,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能够找到的机会点。
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和360有一段说不清楚的过去,正因为如此,我对360的体系结构非常了解。我知道360安全卫士是有很强的用户口碑的产品,虽然我对卫士产品细节非常清楚,但是我们决定选择当时在安全市场看上去已经被边缘化的产品,就是杀毒。这是我们在当年合并以后做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决定,这个战略决定其实决定了我们在后来的三年所做出的一切努力。
我记得当时我总结了一句话,叫做砸锅卖铁做毒霸。
由于360安全卫士的出现,事实上把PC安全细分成两个市场:一个市场叫卫士市场,一个叫杀毒市场。由于卫士功能中的卫士体检、漏洞修复、垃圾清理,用户使用的越来越多,但是当时的金山网络,无论研发人员、用户数量、资金状况,各方面和我们的对手事实上没办法相比。虽然有时候也会出来骂两嗓子,但是那个就是壮壮声势,事实上我们知道我们和竞争对手有巨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决定打他看不上的边缘市场。我们知道360杀毒是由360安全卫士推广起来的,并非是由口碑传播起来的产品。
在业内,由于倾尽公司所有力量去做看上去已经被边缘化的产品,才使得我们做成世界上第一个纯云端杀软,也做成世界上第一个网购敢赔的杀毒产品。只要用金山毒霸,如果上网时被骗钱,我们可以赔付现金,最高赔付48360元,大家不要对这个数字进行联想。
这样一个差异化或者边缘化的战略,取得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已经公布的数据:我们的用户量在三年之内增长了7倍之多。我当时接手金山网络的时候,金山毒霸日活跃在800万以下,每个月以30万到50万速度下跌。仅仅两年多的时间里,今年Q3金山毒霸的用户量已经涨到接近5千万。金山网络的全线产品日活跃超过5千万,月度活跃在PC端超过1.5亿。而且,我们在PC端的用户规模从2010年只有360的1/10,一直追赶到360的1/3。也就是说,PC端用户规模已经达到奇虎的1/3。
每天晚上,我盼望的一件事情就是奇虎的股票高涨,涨成100亿的时候,我只要除以3,心里就很开心。跟一个看上去很强大的竞争对手做斗争的时候,它的强大并不意味着你的弱小,有时候你可能会把全行业带的更大。所以,用一个自然的心态看待这样一件事情。
从边缘切入,我认为是拼爹时代对于我们这些资源比较缺乏的公司来说首先要做的,一定不要从它的中心领域去做。即便大公司的中心受到冲击,我也没有见到过成功的,比如搜搜、拍拍、百度Hi。所以,没有一个互联网领域能够通过追赶型战略来致胜,除非你的对手犯了巨大错误,否则我几乎没有看到过。
在这三年里,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的收入也是高度增长,每年收入增长率超过120%。当时合并时我宣布了金山毒霸免费,大家就问你们以后的收入怎么办?我说不知道,我说三年之内我也不想知道。
三年过后,我们的收入在过去两年多以每年超过120%的速度增长,我们的收入已经超过金山毒霸收费时最高收入的3倍以上。我们的收入规模已经跨入了互联网比较靠前的一些公司的列表。所以,只要你能够有边缘化的战略,就能带出一个很不错的结果。
当然,我们也知道,移动互联网来了,我最悲催的一件事情就是当我刚刚开始做好一件事情时候,就要改行做另外一件事情。这种情况在我职业生涯中出现过很多回,这次对我来说又一个新的开始。
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从边缘切入之外,还应该怎么做呢?要找到单点爆破的力量。在足够小的阵地里投入足够多的资源建立起一个居高临下的阵地,从量变产生质变,如果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我觉得更像互联网的本质打法,更像制造钻石的做法。那就是在看上去很普通的一大块碳面前,在一个点上实现高温、高压,然后持之以恒,它突然就变成了钻石,光彩夺目。
我们要在一个单点上找到自己的突破点,在一个边缘单点上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以别人不可能投入的方式投入,你就有可能找到一个不一样的机会。
我今天可以拿出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这一年里没有做过任何行业宣传,没有说过我们在移动端的关键性的用户数。因为,我们就是怕把我们的老对手给激怒了,所以我们要领跑一段时间。
今天,我们在一个区域市场内取得了领跑,就有可能从区域市场扩大到全面市场,这个产品就叫Clean Master。第一款在海外发布,发布时连中国人不知道,发布时也没有出现像今天被大家广为认知的安全概念这么热,我们用的是清理概念,所以,它又是边缘市场。让我们在一个很小的点上切入,但是撬动了用户真正的喜爱。
在这点上,我还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你们更想不到的数据,大家一致认为金山网络在过去三年当中一直被360压制着追打,但是事实上今天我们在中国之外的海外用户已经是360的100倍以上,我们在移动端的用户盘子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
当取得这些成绩的时候,作为一个资源不如爹、不如你的竞争对手的公司,你一定要做出一个判断,这个边缘有没有可能变成中心,如果它变不成中心,你的所有努力是白费的,这是对趋势判断的问题。
我相信,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国际化是下一步的大浪潮。我相信,中国有超过三千家手游公司,他们的产品都想发布到海外。我还相信,微信、淘宝、百度都不仅想成为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也要成为全世界的互联网公司。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全球化会从边缘变成中心,这个趋势我在最近一年当中感受越来越强烈。
从PC端的360的1/10辛苦追赶到1/3,在新来的趋势面前我们选择了边缘化的国际市场,用一年时间投入了我们几乎能投入的所有力量,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足够的用户,现在重新在中国市场推广。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有机会真正打开更大的市场,而且有可能带领更多合作伙伴一起营造一个面向全球的世界。
作为变量公司,不仅现在要硬,未来还要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