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我想做好一款产品

(2013-12-12 08:28:35)

简单回答一下:
【一、关于产品人自身能力的瓶颈与突破瓶颈】
产品人一方面要把自己看成一张纸,很薄很轻,在地上可以让用户踩,做一个好的聆听者、观察者和思考着,而不是雄辩、领袖、老师的角色。实际上很多产品人扮演这些角色,他们告诉用户,你应该这样,你要那样,恨不得手把手来教。他们引领时代潮流,跟进最新设计趋势,如果你吐槽,他们有各种理由与你辩论:产品背后实现很复杂,产品需要权衡不同需求,balabala。看反面例子就知道正面应该怎么做了:看轻自己。
另一方面又要看重自己,也就是别被用户,别被技术,别被领导,别被评论者牵着鼻子走。(比如虎嗅的喷子,今天那篇吐槽虎嗅风格的文章,虎嗅只能以此为戒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如果完全按照那里面的建议估计会更糟)。
最后,牛逼的产品经理对“自身能力”要求实在太高,甚至是要天赋的。(所以我做不成产品经理)。他们追求完美,他们强迫症,他们说服别人,他们协调资源,他们……总之,“产品狗”是一个门槛极高的职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只是一本书的名字而已。

【二、关于如何摆脱巨头阴影】
1、某位Leader说过,创业者可以不理会巨头。
2、如果真的感觉到这种阴影说明你的领域与巨头有重叠,那就围绕巨头求生存。选个好的平台,利用人家开放的资源(可能不多),帮助巨头服务他的用户,自己也有机会。
3、做巨头看不上的事儿。YY、9158、陌陌等。
4、做巨头看上了不方便做的事情。一些打擦边球的例如越狱App分发啊、盗版电影这些偏门。
5、做巨头做不了的事情。譬如巨头与传统企业之间的中间人。
6、很多领域还没有巨头。黄太吉、雕爷牛腩、极路由就这样切入了。

实际上中国数千万家企业,默默无闻的大把,活得很好。那些创业者即没有感到巨头给的压力,也没有为什么”巨头”担忧。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被巨头抄袭的、打压的,不过沧海一粟。

【三、关于细节与进度的权衡】
产品策略:周鸿祎方法论:先解决痛点,然后快速迭代。也就是说进度第一,细节第二;乔布斯方法论:做到极致,100分。实际上,产品生命周期里面应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需要调整策略。不同类型的产品也有不同的诉求。资源足够时,可以在细节和进度之间追求平衡。资源紧缺时,可能进度是第一的,也可能细节是第一的,难说。

【四、关于开发人员对产品的理解】开发人员在拿到产品UE后,应该对产品进行多大的程度的了解?是否只要看懂产品UE就够了?(现在这种声音很
多)
开发人员还得细分。拿到UE之后,有切图的,前端页面的,前端编程,后端开发、数据库、测试、部署维护,一堆。不同的角色需要不同阶段切入、不同程度参与。例如核心架构师和开发人员,肯定是要了解整个产品的规划、产品的需求,包括商业目标这些的,这样才可以设计出可扩展的,面向未来的产品。绝对不是只看UE就可以的。
不过,创业团队分工往往没这么细(不是雷军创业这种豪华阵容,是几个人的小团队),每个人都是多面手。更应该多参与其他角色的环节,互相渗透了解。

 

我不知道,这种完全提问式的文章,在虎嗅是否有机会发出来。但我知道,很多人会说,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不去知乎问?


首先,我几乎很少用知乎;其次,我过往在虎嗅发表文章的经历告诉我,这些问题,邀请虎嗅读者来回答最适合不过了。

以下是我做产品以来,时常困扰我的10个问题,如果你对哪怕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有所理解,欢迎你能指点一二。我将以做好一款产品,这个实际行动,来回报各位老师。

【一、关于产品人自身能力的瓶颈与突破瓶颈】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基本实现了“用户都是产品经理”,这让我感到恐惧,因为过去几年,传媒业恰恰深陷类似危机,至今找不到答案。基于这一前提,产品人怎样才能快速提升能力,再次甩开用户“不止一个身位”?

【二、关于如何摆脱巨头阴影】除却千分之一的成功产品之外,大多数从业者,经常向瞎猫碰死耗子一样,在本就被寡头垄断的市场上乱撞,不得而终。对此,这些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产品人,最应该做什么?有什么办法,能让初创团队摆脱“巨头的阴影?”找回初心,把注意力投入到用户需求上?

【三、关于细节与进度的权衡】产品最初的几个版本,对细节与极致的追求,会影响产品进度,甚至最终影响产品成功吗?如何能够让团队在保持速度的同时,不放弃对产品细节的追求。

【四、关于开发人员对产品的理解】开发人员在拿到产品UE后,应该对产品进行多大的程度的了解?是否只要看懂产品UE就够了?(现在这种声音很多)

【五、关于UI设计的地位】前几天,读了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写了一篇文章《我是如何招到靠谱的UI设计师的?》,感触很深,你团队在招UI设计师时,有哪些心得分享?如果你是UI设计师,你最想加入什么样的团队?在你公司,设计师的地位如何?

【六、关于小团队的方向】迫于市场压力,大多数产品越做越轻,甚至很多产品干脆做到微信、百度上了。难道小团队在appstore上真的没机会了吗?

【七、关于市场成熟度】前几年,很多同行选择离开北上广,离开大公司,回到厦门、长沙、武汉、青岛、西安这样的二线城市发展,今年,又有越来越多的同行,干脆投身到三四五线城市发展。请问三四五线的市场成熟度到底如何?干脆点,何种类型的项目更适合小城市城镇?

【八、关于创始人的过度焦虑与盲目自信】创始人总会不自觉地承担着团队成败的主要责任,尤其在产品发布前后,极容易在过度焦虑与盲目自信的两个极端摇摆。过来人能否聊聊,你是如何把握这个度的?最应该留意什么样的用户声音,甚至为此考虑延长产品发布期。

【九、关于不可避免的加班】作为初创产品与团队负责人,你喜欢用什么方式,和团队提出加班这个不可避免的要求?

【十、关于第一批种子用户的激励与感恩】一款成功的产品,离不开最早的一批种子用户,你们团队在激励与感恩种子用户上,有哪些经验分享?讲讲小故事也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