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是个理科生,但说实话,理性思维不甚发达。所以,对于《技术元素》这样一本“科技含量”偏高的书,接受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本书很多媒体和朋友给的评价都很高,我决心好好看看。然而阅读的状态不让人满意,总是会看上一段,然后放下,做别的事情,好在书中每一篇文章都能够独立成篇,可以随时捡自己喜欢的话题来看。于是我选择了第一个话题:一千铁杆粉丝,在书中的86页。此后,我还会继续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懂的话题和大家做个分享,因为我估计和我的脑子水平差不多的人大有人在。
我们都知道长尾理论:几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共同市场份额,可以和主流产品的市场份额相提并论,甚至更大。但是长尾理论适合于大型聚合商,却不适合于独立艺术家。对于艺术家来说,除了创造出轰动的作品,拥有诸多粉丝,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还有没有其他路径可走呢?假如你是一个三流艺术家甚至不入流的艺术家,你靠什么生活呢?
KK(凯文•凯利)说:创作者,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师、设计师、视频制作者,或者作者——换言之,也就是任何创作艺术作品的人——只需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便能糊口。在这里,铁杆粉丝是指,无论你创造出什么作品,他都愿意付费购买。
打个比方,如果一位艺术家拥有5000名死忠粉丝,且每位粉丝每年给他(她)20美元——购买CD也好,门票销售也罢,商品、捐款,随便什么都行——那么,每年就是10万美元;这笔收入完全足够让他(她)辞掉日常工作,而仍能继续买医疗保险并开上一辆体面的车。
“铁杆粉丝法”是可行的。取悦铁杆粉丝令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它能通过物质回报,让艺术家保持真实,专注于自己工作的独特之处,即铁杆粉丝所欣赏的品质。不过,你必须与这1000名铁杆粉丝保持直接联系,他们也许来参加你的居家音乐会,或者在你的网站上购买DVD,又或者到商业图片供应商那里购买你拍摄的照片。而网络技术和小规模制造技术让这种圈子成为可能。
这个策略的要点在于,你无需大获成功也能生存下去,你无需跻身畅销创作者之列也能逃离长尾。这是一个中间状态,离尾巴不太远,但至少能够养活自己。这种中间状态就叫做“一千铁杆粉丝”。它是艺术家的备选目标。
还真有这样的实践者。在书籍出版之前,甚至在书还未写之前,作者就直接和读者建立联系,做出类似的公开声明:“我拿到10万美元的捐赠后,就会发布本系列的下一部小说。”2004年,劳伦斯用这种模式发布了自己的最新小说。他要求铁杆粉丝每月共支付100美金。如果100美金到手,他就放出小说的下一章。整本书先在网上向铁杆粉丝公开,然后纸质印刷,所有人都可以购买。
以往,这种模式的交易成本非常高,要让艺术家和他的粉丝直接互动,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现在的变化之处在于,科技的影响和力量使得艺术家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狂热微赞助者,与他们保持联系,向他们呈现自己的作品,从他们那里直接获得报酬,并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忠诚。随着榜样的出现,随着商业模式的转变,随着科技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更多的艺术家将走上这条道路。时间将证明这一切。
(以上观点来自凯文•凯利新作《技术元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