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锐公司

(2013-08-20 09:02:11)
分类: OK002

那天,我正在一家商场里捏着秒表研究某饮料公司安装的活动神器:只要大喝一声“新年来罐加多宝!”,而且分贝够高,貌似自动售卖机的神器里就会咣叽掉出一罐凉茶。当时是上午十点多,绝非客流高峰,但这台神器前聚满了扶老携幼的围观群众们,最来劲的是小孩们,叽叽嘎嘎乐成一团,边喊还要边跳,热得满头大汗,得了饮料立即交给乐得合不拢嘴的爷爷奶奶,然后回身再战。半个小时以后,活动现场已经拉起了隔离带,必须得循环排队才能玩儿,以至于很多人在外围跟着直使劲儿,一个人喊,全体帮腔。有路过的还以为是里面有人在打架。在销售促进方面,我坚信“凡是能把屌丝整疯的创意就是好创意”,特别是加多宝正处于和王老吉舆论争斗的关键时期,这个活动的目标和手法真是十二分单纯统一,土得到家,没有废话,直奔要害,在近来创新疲软的快消品市场上实在是个罕见的好活动。

此时一个电话打断了我的学习之旅,一家客户通知我,董事长召集专题会议,主题暂时保密,要求第二天一早到总部集合。等我开车三个小时赶到位于某城市远郊区的企业总部,发现集团班子成员和营销委员会、采购委员会的负责人都已经到场待命。会议开始前,工作人员托着一个纸箱过来,收走了所有人的通讯设备。之后,董事长发表了史上最简短的领导讲话:“今天这个会议,我就是想大家一起商量一下,怎么选择十个重点市场,在局部形成90%市场占有率。”

什么?!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老板疯了!但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逐渐意识到,不是他疯了,而是我又犯了秀才造反十年不发的“保守病”。这家公司,在过去的一年中达到了230亿人民币的总营收,全国市场占有率接近30%,部分重点区域市场占有率60%,盈利情况达到近三年来的最高峰,手中握有十亿现金,以及近四十亿银行授信额度尚未使用。要知道,与此同时,因为宏观调控的影响,他所处的行业正在承受历史上最漫长最严重的行业危机,产业链的成员几乎全处于亏损状态。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曾经给这家企业的董事长起了个外号,叫“犀利哥”,他不高兴,说是像要饭的,所以只好改成了“锐利哥”:他天生有一种极其朴素但是锐利的商业直觉。比如,他最早是从我这里学会了“核心竞争力”这个词儿,但是他是这么跟公司的人解释的:“行业都赔钱,我最后一个赔;行业要赚钱,我第一个赚;这样即使行业都死了,我也能最后一个死,这就叫核心竞争力!”又比如,他这么跟各个业务单元要指标:“别的我什么都不管,我就是要求同样的产品,每吨成本永远比竞争对手低150块钱!”而为了这一点,这家企业最绝的地方在于,作为一个超过两百亿营收的制造型企业,其总部只有——十个人!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辅导的企业居然这么“土”,很不好意思。但是,当2011年的行业危机开始后,这些简单而又直接的策略开始大显神威。因为这家公司长期奉行低成本战略,所以他的业务选择必须是极其聚焦的,从而在一个集中化的细分市场中形成规模优势。由于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因此,即使是相对细分领域,也具备足够的规模养活大公司。当行业持续走低时,价格战势不可挡,此时的150块成本领先就成为杀手锏,大量竞争对手已经处于卖多少赔多少的状态所以只好停工放假时,这家公司依然能够略有盈利,此时,翻过手来,向曾经强势的上游供应商谈判:我是唯一能够保证持续出货的企业,我可以给你们一份长期采购协议,前提是——每吨原料供货价要锁死优惠,必须比其他企业动态便宜150块!嚯,这里外里的300块,就成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向披靡,曾经血战不休的竞争对手,此时都望风而降:一年前估值一两个亿的工厂,现在变成了免费午餐——只要能够注入流动资金帮助解套,工厂任你拿去!

所以,只要避开反垄断条款,在局部市场继续聚焦,形成重点区域绝对控制的策略是可行的,这有利于企业进一步优化自身资源配置,做透关键客户的刚性需求,形成“一针捅破天”的突破效应。

只管自家,不管别家;只做有效动作,消除一切浪费。这其实都是最最基础的商业常识。但是,正因为常识太普遍太廉价,所以大多数人因此并不相信常识,他们更愿意膜拜貌似昂贵神奇复杂费解的“秘诀”。

在企业界,“锐利哥”是稀缺的。 2013年初百度系的爱乐活公司CEO蔡虎面对媒体公开反思,谈到爱乐活的问题时,认为是公司是在铺摊子的过程中犯了“贪嗔痴”的毛病:什么都想做,但抓不住最基本的刚需,什么都做不透。一家公司在形成规模后,保持“锐气”并不容易。锐,最初通“芒”,麦芒的芒,锋芒的芒,是远古的人们在自然界所能够看到的最尖利最具穿透力的存在。锐,在辞海里有五层最基本的意思:精良、锋利、灵敏、急速和勇猛。想想看那些记忆中曾经的锐公司:因为扩张无度而在一个高成长的行业中陷入亏损的新东方,因为迷恋全产业链控制而忘记产品创新的携程旅行网。他们都曾经拥有聚焦突破的“尖刀效应”,都曾经是高速成长的创新公司,但如今却因为背离了常识而陷入困境。

就中国今天的市场机会而言,成为一家快公司并不难,难的是快了之后如何?是变大变钝,还是能保持在一家“锐公司”的状态。所谓锐公司,如果仅从商业成就上看,锐利哥的这家公司是,加多宝也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诉求单纯、产品力强大、市场聚焦、组织极度精简、行动迅捷。而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可以称之为“锐定律”的东西:

一是严格遵守“节克理”定律——节制、克制、理智。对所谓的“布局”、“产业链”、“控制”、“全面”保持高度警惕,最有效的协同永远是交易,而非占有。所有能通过合理的市场交易获取的资源,锐公司绝不会产生产权上的占有欲,而是只抓住非交易性的核心竞争力环节做强,唯有如此才能保持自身的精简和灵活。

二是充分利用“嗜血”定律——锐公司的形成,最根本是要有一群“锐利哥”,所谓选对人比培养人重要,锐利哥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厮杀出来的。要想保持公司的锐气,团队必须有嗜血的冲动。锐公司都善于通过强大而直接的激励体系,保持团队的饥饿感,激发团队对竞争和胜利保持一种嗜血的激情。所以,一家公司如果开始推行四平八稳的激励和福利政策,那么,血腥气消失的同时,锐气必然也随之消亡。

到今天为止,大多数中国企业并不具备足够深厚的资源积蓄,所以,聚焦于锋刃,方能锐不可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