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创新的“锥子

分类: 段永平雷军文章 |
文/周鸿祎
http://www.eceibs.com/ftp/04(32).jpg
在中国要创新非常不容易。为什么大家普遍不太敢创新?甚至很多大公司有财力、有实力也不创新?
从价值观到“胆商”
首先是价值观问题。我们的价值观太单一了,过于崇尚成功,把收入作为成功的标志。而创新是一个比较“二”的事。创新不能太注重成功,要屡败屡战。我们都看不起失败者,所以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要把企业搞得很稳健,因为他们也害怕失败。
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个创新者,所有关于商业模式、用户体验的问题都是术。真正的道是价值观。我们不能一方面渴望创新,渴望成功,一方面又要跟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保持高度的一致,害怕失败,不敢去尝试一些可能失败的东西。
其次,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希望不断地被认同,很看重别人的观点。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大众派、代表着多数的观点和声音。但如果你干了一件所有人都叫好的事,这还叫创新吗?创新者很多时候是很孤独的,是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的,甚至只是小众派。创新者不在于他们有多创新,而在于他们坚持了一个方向,最后时来运转,逮到了机会。但在最开始一定是得不到大众认同的。
第三,说到创新,很多人的情商都够,智商也不缺,但还需要一样东西,就是内心的强大,所谓的“胆商”。
从微创新到大市场
很多人把“微创新”与“颠覆式创新”对立起来,认为前者就是小打小闹,后者就要敲锣打鼓。事实上,所有的颠覆式创新,都是从一个很小的点切入,这个点小到行业巨头对此根本不屑一顾。所以很多颠覆式创新刚开始都是微创新,甚至颠覆者本人都没有意识到。
那么,怎么去做颠覆式创新?
第一,用户体验的颠覆。通俗地说,就是把原来不好用的东西变得特别顺手,把原来不方便或者很困难才能得到的服务和产品,变得很容易很方便就能获得。有时候你能让对手的产品变得难用,也说明你在破坏对手的产品优势。
第二,商业模式的颠覆。用一句大俗话来说,就是让很贵的东西变得很便宜,让收费的东西变成免费,这实际上也是在破坏对手的商业模式。
第三,技术的颠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纯粹的技术颠覆越来越难以发生了,特别对于很多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在核心技术上缺乏积累和底蕴,相比之下,应用层面——面对客户、消费者的创新显得更加现实。
给创业者的诤言
诤言一
诤言二
诤言三
[本文由本刊编辑姚音根据中欧新生代创业领袖成长营上的嘉宾演讲整理而成。]
碎片感悟
韦凯元
周鸿祎认为互联网企业只有两种挣钱模式,一种是广告,另外一种是直接付费。沿着这个思路,我认为,一个互联网企业,在工具型、入口型的业务上可以实行免费,就像360的杀毒或者浏览器;但如果是垂直产品级的东西,要开发很多服务以及相关的价值网,在业务量没那么大的情况下,要想全免费,进而通过广告产生收益,其实是非常难的。
朱静
真正的加强客户体验,哪怕有一点点改善,你就颠覆了,就创新了。周鸿祎给了我一个方法,那就是去和一线人员研究,怎么样提高客户体验,怎么样更好地超越客户对于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这一点是我的收获。
吕超
我是拍电影电视的。如果说张艺谋的《红高粱》是对第三、第四代导演的颠覆式创新,那么冯小刚就是“屌丝”的逆袭,他用一种很草根的方式完成了对张艺谋和陈凯歌的颠覆式创新。但2012年,徐峥用《泰囧》 又颠覆了冯小刚的模式。从产品的角度来看,电影产品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找到用户的需求,《泰囧》开发出了草根观众的需求,就是一种颠覆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