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鸿祎称自己“不装不端有点二” 害怕事业突然死亡

(2013-06-28 13:13:30)
 第一财经日报:你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周鸿祎:现在我的人生刚刚过半,所以也很难说“最”。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有两次失败的创业经历,对我影响很深。

  第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做了一套反病毒卡。我觉得自己这个东西特别牛,但是放到用户的电脑上就不行了,这次经历让我走出了象牙塔,真正去接触用户。当时我推销产品屡次碰壁,让我认识到渠道的重要性。

  第二次我搞了一套卖给广告公司的平面创意系统,就是汉化的 Photoshop、Coredraw。当年很浮躁,为了加大知名度招聘了很多人。这批人没有经过培训,根本打不开局面。这让我开始注重团队建设。

  另外,我们当时的产品,很多人都在做,技术门槛很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根本赚不到钱。这让我意识到要成功就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日报:你最敬佩的人是谁?他身上哪些特质打动了你?

  周鸿祎:我一直比较欣赏乔布斯,他应该是一个榜样。

  乔布斯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而他也是这么做的。他重返苹果后,用一流的设计给MP3进行了包装,让烂大街的MP3变成了iPod。iPod加入一个小屏幕,就有了iPod Touch的雏形。有了iPod Touch,加上一个通话模块就有了iPhone。有了iPhone,把它的屏幕一下子拉大,就成了iPad。

  乔布斯的战略不是大跨步的战略,而是一步一步地走,每一步都是在不断地捕捉当前的用户需求和市场状态,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才有了苹果今天的成功。

  日报: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周鸿祎:要想成功,自己就要变成一把剑,敌人和挫折都是磨刀石。

  日报:你最讨厌什么事情?

  周鸿祎:我最痛恨别人虚伪、说假话。

  日报:平时有哪些爱好?

  周鸿祎:我喜欢打真人CS和射击。CS和射击不仅能提升勇气,也能使人从中悟出来很多道理。比如CS最锻炼人的思维和判断,考验一个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决定的能力;同时CS最忌讳的,就是看到消灭“敌人”的机会时就得意忘形。

  我还是一个音乐发烧友,我的音响系统和家里的家庭影院都是自己装配和连接的。我经常在读书或思考的时候放一两张黑胶,让身心都得到放松。

  日报: 请列举你最爱读的一本(或几本)书,为什么?

  周鸿祎:我上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本《硅谷热》,当时这本书很让我着迷。这本书里面的个人英雄主义,把我心里对自由和创造的渴望引燃了。买到书之前,我还复印了很多内容随时看,现在我还收集了不同翻译版本的《硅谷热》。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比如去国外融资,与我潜意识里一直在影响我的这本书不无关系。

  日报:遇到危机时,你采取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周鸿祎:所谓的危机,当时看来可能很严重,但当真正经历过后,可能也就释然了。有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你觉得特别困难,觉得过不去那个坎,比如2010年的3Q大战。但当你过去了,当你得到了用户的支持、认可,你回过头来发现那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对你的一种磨练,是人生的一种挑战。

  日报:人生中的哪一个决定影响了你?

  周鸿祎:我非常遗憾当初把3721卖给雅虎,这等于使我放弃了一个和百度逐鹿上亿美元市场的机会。

  在反思和复盘3721的过程中,更加使我认识到的,是用户的重要性。产品失去用户必然将走向消亡,所以始终要把用户放在首位,真正获得用户的支持和口碑,才是成功的第一步,这种想法也一直影响着我和今天的360。

  日报:你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请自我评价。

  周鸿祎:对于我的自我评价,我曾和媒体说过是“不装不端有点二。”

  “二”,别人觉得是个负面词,但我觉得更是一种大智若愚。像阿甘一样坚持自己的行动,像乔布斯一样Stay foolish,从当时的潮流来看都有点二,但改变格局者都是在这种不屑的眼光和不被关注的寂寞中成长,并最终颠覆前辈。

  同时,“二”的精神也是一种创新的精神,创新是要想别人不敢想的事,不从众。创业者需要“有点二”的精神,才能真正创新。

  所谓“不装”,就是要实事求是,要坦荡,不要说假话。不装,也意味着跟人沟通、交流要坦诚,要诚实,要诚信,说到做到。

  所谓“不端”,就是不老端着架子,不把自己当成功人士,而是把自己放空。一个企业领导者,只有“不端”,才能更贴近用户和市场,真正帮用户做事情。

  日报:你觉得命运的含义是什么?

  周鸿祎:命运充满了不断的变化和挑战,我不相信命定论,但相信性格决定命运。

  日报:最令你恐惧的事情是什么?

  周鸿祎:恐惧的事情,还没有仔细想过,可能比较害怕事业的突然死亡吧。我一直谈以颠覆式创新的方式挑战巨头,同样,我也相信360有一天也会被其他的创新者所颠覆,所以我们才必须更加倡导创新,与其被别人颠覆,不如自己颠覆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