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年读书体会系列)
一胜者帝
《吴子兵法》
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然战胜易,守胜难。故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
【译文】
关于说:“凡治理国家和军队,必须用礼来教育人们,用义来勉励人们,使人们鼓起勇气。人们有了勇气,力量强大就能出战,力量弱小也能竖守。然而取得胜利比较容易,巩固胜利却很困难。所以说,天下从事战争的国家,五战五胜的,会招来祸患;四战四胜的,会国力疲弊;三战三胜的,可以称霸;二战二胜的,可以称王;一战一胜的,可以成就帝业。因此,多次战争的胜利而取得天下的少,由此而亡国的却很多。”
在中国古代,军事家吴起就已经备受各个朝代的推崇,后人谈到的“孙吴兵法”一个是指孙武另一个就是指吴起。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其余十二场基本是平手,通过实战事实再次验证了其军事思想的高超价值,他是一位真正可与“兵圣”孙武比肩的大军事家,思想家。
上面文字摘录了《吴子兵法》中的一个片段,以此研磨吴起的过人之处。
“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这段话中可以发现吴起是主张慎战之人,不主张过多频繁的征战,过多的征战亡国的几率越大,这真是远见卓识啊。
多次征战,说明敌方太过强大,自身实力不足,自身不是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开战,开局不是高概率优势。---正如本人昨天文章“起点决定胜算”中的观点一样。
一战定胜负者这才是帝王之才。
战争是耗费国力最快的一种方式,怀有养民安民之心的帝王最不愿百姓受到伤害,所以不得已才开启战争。速战速决是仁政的最大体现,不耗费财力人力,不伤国本,这是仁君体现。
真正的会打仗的人,从一开始会保持绝对的优势胜算 --
财力,人力
,物力,时机。这必须要会治国安邦,才能藏富于国,看似打仗这又牵扯到内政安稳的问题,所以战争是系统性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真才德的君主治理不好内政,吴起不是凡人,这段话就可以看到吴起的治国思想
---“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啊。
学习这些就是要再次明白“礼义廉耻”的重要意义,富国在此,胜战也在此。----
以强国实力为“义”而战,顺天理顺民心,聚国力民心于一点,未曾开战已经占据高概率优势。
投资市场一样的道理,未曾交易前必备的知识能力财力准备,最佳时机的准确介入,定能战则必胜。
新丰年
2011.10.10
一胜者帝 [转载](新丰年读书体会系列)一胜者帝](//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