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盛:非童话的创业

(2013-04-18 08:34:06)

什么是创业呢?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到雷总的时候他就问我这个问题,他就问我为什么要创业,什么才是创业?其实我当时是因为一个我没有医疗到的原因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我想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我可以大概揣摩一下什么是创业。

创业一样每一步都会有意外。今天的很荣幸跟大家分享什么是创业,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也是非常、非常难的话题,我想了很久,我大概根据我的经验做了一点总结,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什么是创业呢?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到雷总的时候他就问我这个问题,他就问我为什么要创业,什么才是创业?其实我当时是因为一个我没有医疗到的原因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我想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我可以大概揣摩一下什么是创业。

因为我曾经做过一个项目,我们4个人一起在一张乒乓球台旁边开始自己的内部创业,从那时候开始我做的这款产品从用户量从几千、几万到上亿,在这个过程中我每天晚上都反思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我每天都在想如何能让用户知道我的产品,我每天都在看用户的反馈,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工作方式,使得我曾经有过那样的曾经。所以我当时跟雷总说,如果我要找一个小队伍,没有钱我们就找一个非常小的点开始做,我相信只要做起来就会有机会。

雷总说见过很多创业想拉投资的人,你是没创业的人但是对创业的阐述比较到位。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说我特别累,他说其实干什么都累,你有没有相国创业是什么?创业更多是心态和创造,是你对这件事情的执着和追求,他说你别看我在百度已经是高管了,但是我仍把这看作是创业,因为我也需要用我的能力把这件事情做到足够的高度。

反思,今天的腾讯开放平台虽然为很多开发者提供了亿万用户的平台,但是它本身也是创业,所以我总结创业应该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一往无前的心态,他和你所在的环境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无论你在公司还是自己当所谓的CEO,这种心态是不能缺少的。

仅仅这样还不够,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和伙伴人每天关上办公室自我检讨、互相检讨,反思我们做错了什么,反思我们在融资、招人、方向的选择上犯过的错误,这种自我否定的心态一直伴随着我们,即便今年我们做金山网络,我们还在不断的进行自我否定,我认为自我否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做一件事情总是因为你认为这是正确的才去做,其实反过来看,其实你当时的能力还是比你需要达到的有一个差距,所以每次这样的自我否定又是一次自己的提升。所以我认为创业者还需要具备自我否定。

除此之外还不够,我在创业的时候当时在一个郊区,带着几个兄弟们发不起工资,我把太太和孩子送回了老家,我自己没有多少钱的时候内心非常苦闷,我也想起了当时刚做了一款产品就被竞争对手封杀,甚至很多文章攻击我个人的时候,我有段时间真的非常苦闷。终于有一天我明白了,创业者必须承受孤独,因为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无法跟任何人讲,你只有自己消化,反过来你要用自己的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所以我认为创业是一种心态,一种主动积极自我否定和孤独的心态。

但是仅仅有这种心态就够了吗?我参加腾讯的这次比赛,在前面和很多选手交流,我发现大家一直被一些童话故事蒙蔽,就是只要坚持就会成功,只要有理想就可以改变世界,我认为这本质上是错误的,我认为创业一定要有方法,就像你种树要浇水才能活,这种方法都是一样的,我觉得我们在很多的创业环境中从不强调方法论,只强调激情本身就是错误的,创业者要用方法论来武装自己,才有可能降低创业中可能出现的失败。

今天我带了一本书,我准备送给个人组每个参赛人员一本,叫做《精义创业》,我觉得它是第一本把创业以前被我们描写为用梦想和坚持、激情和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变成了需要用方法才能完成的事情,我推荐所有想要创业的朋友去看看这本书,我简单总结一下。我认为方法论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并非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但是我见了这么多的创业,我认为积累是非常重要的,1万小时积累,我认为对一个人创业成功有着莫大的作用。我今天能做出一点点成绩,我想是因为我以前做了十年的客服端软件,在我做360软件之前,我已经做了3年的客户端软件的维护工作,之前我已经做了上千款软件,那时候我甚至最怕的是公司把我裁掉。

每个人都是厚积薄发的过程,没有人哪个人突然变得与众不同,也许乔布斯的例子激励了很多人,但其实他也是经历了非常多的积累。积累是每个人都不要忽略的,尤其是今天强调激情的时候,我还要积累。这也许是爱好。

第二,当你有想法的时候,变成一个最小化的产品模型,进行实验。我们从来不强调实验,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小方向去验证,这种验证用你最小的资源快速验证,然后用数据化的方式进行分析。要有自增长,要有你的数据分析,这本书上告诉大家应该采取哪些指标,在你的产品中抽取哪些数据来告诉这个产品是不是成功,而不简单是方向对不对。

当你的产品原形被验证以后,那么对创业者最大的挑战就来自于多快好省,扩大规模,抓住机会,我也见过不少的创业者,他们在前期取得一点成功之后,认为这个公司不错、能挣钱了、规模很好了,不管是融资还是扩大队伍,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显得比较保守。

我认为今天是一个红海竞争的市场,今天是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要有规模,要有整个创业者能够跟着团队、跟着业务一起成长。我曾经见过一个国内非常著名的社区的创始人,那时候他们的社区非常红火,每个人都知道,那时候我正好在一家VC帮他们看项目,我就问下一步你准备怎么办?我说有多少人?20人。

我说你是不是要赶紧扩大规模?抓住这个机会。他说不着急,我不需要扩大。然后数年过去,这家网站的用户数出现了很大的下降,我不敢说这两者一定有联系,但我知道最好的机会在他面前的时候,你是不是能不像一个开发者那样思考,而像一个创业者那样思考,让自己全副武装,让自己在团队、资金、渠道、市场上都全面的丰富自己,全面的迎接这样的挑战,这才是创业的一个又一个难点之一。

我希望大家能够以精义创业来指导自己,用方法论的创业指导自己,让自己的激情有方法可依,这样才能真正的使我们的梦想改变全世界。

产品设计 简单才是王道

据《36氪》报道,苹果只有一个home键,这种极其简单的设计洞穿了人类本性的使用习惯。一个几岁的孩子在操作苹果的时候,不懂得返回,但可以通过home键找到所需。Google g1手机有四个键,看样子非常便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常常让一个成年人摸不清头脑。两相对比,真正的、好的简单设计带给人们的便利有可能是加法有可能是乘法甚至是指数的级别。

产品为什么要简单

时代变迁

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由一个工程师主导的时代变成了大众消费的时代。工程师时代关注的是机器的性能、运算能力,每个人都经过专业培训,力图在使用科技产品时实现功效的最大化。而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在接触手机和电脑,人们关心的重点往往不再是科技产品的性能,而是有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漂亮外观和非常简单的使用体验。消费时代人们用右脑思维,没有专业的培训,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她不需要知道每个物品要怎么修,是怎么工作的,出了问题,打个电话就可以解决。消费时代决定了产品需要简单。

红海竞争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已经几无蓝海可言。大公司在人力物力方面都投入巨大,每个领域都有强劲的竞争对手。面对这样形势,竞争的策略应该遵循简单而不是复杂的原则。作为一款凉茶的王老吉,它的销量为何能超过可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只是解决了人们一个单一的需求——“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想要产品从红海中脱颖而出,就应该从一个简单的地方持续发力,力求裂变,然后完成突破。

确保成功

一个世界著名IT公司的朋友抱怨在公司里做不了项目。原因是什么?原来他们项目调查需要2个月,项目立项需要2个月,测试需要2个月,再等到这个项目准备开干的时候,已经被公司给砍掉了。相比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更加复杂,美国一开始追求的是大而全的航天飞机,但后来在实践中发现,航天飞机不但造价高,安全性也不好。相反,宇宙飞船虽然功能少,但可操作性更强。这两个例子的启示就是,想确保项目成功,就需要摒弃复杂思维。我们在产品开发中也要有简单的思维,不要寄希望一款代码就实现所有功能,也不要寄希望一个功能就解决所有问题。

怎样做到简单

为小众设计

所有的产品一开始都是为小众设计,然后慢慢随着潮流演变成为大众产品的。如果产品一开始就定位成为大众服务,那么做起来一定很难。举个例子,汽车公司要做一款车,它需要同时满足青年人、孩子父母和建筑工人的需求,分析到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只能是做一款敞篷皮卡才能满足所有人:敞篷满足青年人的时髦,车厢后座宽大满足孩子需要的空间,后部车厢能摆放建筑工人的工具。但显然,这样的产品肯定不会生产,所以汽车公司做了很多类型的车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为小众设计就要定位产品的用户群。不要把用户看成面团(把他们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有鲜明性格的人。做一款改变世界的产品和一开始定位窄众并不矛盾。苹果就是很好的例子,一开始只有小部分人愿意使用,后来则成为了潮流。

缩短开发周期

在产品初创期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缩短开发周期。开发周期超过3个月的产品一定会延迟,往往延迟2倍的时间,这个是产品的开发规律。开发时间特别长的产品,由于过程太长,而且身处多变的市场环境,并不能保证一举中的。开发时间短,可以随时调整,从而实现小步快跑。在现实中,开发资源往往受限,但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可以集中资源只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一个功能就可以是一个版本。这样整个产品结构,宣传都相应变得简单。

极简的界面

一个产品如果极其复杂、界面臃肿、试图满足用户所有的需求时,往往会收到相反的效果。界面上存在的很多功能其实是并不被用户所知道,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损耗。既然这样,还不如深入做一款垂直的产品,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又能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形成用户黏度。Path 2.0 和Path 1.0 相比就大大简化了界面,手机毒霸只有2个按钮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

 

..........................................................

 

创新就是差异化 后发者创新才能先至

 

创业离不开创新,傅盛心中的创新是什么样子?他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一句台词打比方:“我希望这个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他认为创新就是差异化,就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与众不同。有创业者表示,创业期间,生存第一,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是模仿的N倍,并不划算。傅盛驳斥了这种悲观论调。他认为一定要想出和现有竞争者的不同点,才有机会取胜。如果没有差异化,别人先起跑,后来者凭什么追上呢?

 

傅盛本人就是一个坚持差异化竞争的创业者,2005年他在奇虎公司打造了360安全卫士,功成身退后又冲入杀毒软件红海,以一款“可牛免费杀毒”冲出重围。在所有人都认为浏览器领域江山已定时,借春运抢票契机,他又将猎豹浏览器推入公众视线。在他看来,只要在用户体验上有自己的深度,项目必然成功。

 

兴趣难以持久 不建议大学生创业

 

《腾飞之役.创业季》第三期是90后专场,6名参赛者有5名是在读大学生。参与微访谈的网友也有不少学生,他们最关心的是大学生创业的瓶颈在哪里,以及如何获得投资者信任。傅盛的答案可能会让这些锐气十足的年轻人失望,因为他并不鼓励大学生创业。他觉得中国的大学教育过于标准化,毕业生在大学里学到的大多数是知识结构,而更为重要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行业经验则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获取。

 

实际上在节目现场,傅盛也已明确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参赛学生提交的应用,大多与自己的专业相去甚远,有些纯属异想天开,名不副实。他指出凭个人兴趣爱好去做一个应用难以持久。已经有那么多强大的创业者在那里,他们的经历中有很多规律和经验值得后来者借鉴。当开发者把兴趣变成创业的时候,就要去研究用户需求,迎合用户需求,这是必经的重要转换,大学生往往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移动互联网创业机遇:与传统行业结合

 

据艾瑞统计,2012年移动网民在整体网民中占比已达到74.5%,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超越PC互联网用户数量,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已成事实。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蕴藏着无数的创业机会。腾讯开放平台作为国内领先的为开发者提供应用接入服务的推广平台,为那些充满创意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收入。珠玉在前,新的机遇在何方?傅盛在答网友问时表示,移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结合,可能是比较大的创业机遇。

 

《腾飞之役.创业季》前两期节目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应用。如可以帮用户寻找适合自己口味餐厅的《食神摇摇》,帮用户挑选适合自己发型的《发型风格诊断》,帮用户复习备考的《会计从业资格证》等,都以满足用户线下实际需求为己任。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是全方面的,创业门槛的提升意味着更多创业者的涌入,选择更有影响力的平台,无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腾飞之役》

 

 

 

《腾飞之役.创业季》是一部由腾讯开放平台、深圳广电集团财经生活频道、儒风影视与经典科技联合打造的大型创业真人秀电视节目,邀请十余位业界知名企业家和投资人担当导师和评委,他们将运用多年积累的真知灼见和经验智慧,为创业者们提出切实可行的创业建议,解答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难题,并帮助他们理清创业发展方向。节目共有60余位优秀的创业者现场互动,参与百万奖金和亿万创业成长基金的激烈角逐,他们将面对可以秒杀梦想的“电梯时间”、各路大腕评委的犀利点评,以及现

 

场观众对于他们产品的直接评价。每期胜出的选手将获得腾讯开放平台提供的价值20万元的奖金和资源,并走上年度冠军角逐的腾飞大道。深圳财经生活频道每周日21:20首播,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以及多家视频网站可在线收看。

 

腾讯开放平台(http://open.qq.com)是腾讯公司为广大开发者提供的成就创业梦想的大舞台。合作伙伴开发的游戏和应用程序,通过腾讯提供的丰富OpenAPI接入到腾讯开放平台,共享海量资源、获得平台扶植,与腾讯一起合作共赢。目前腾讯开放平台上的注册开发者超80万,注册应用数超过35万,90%接入支付的开发者拥有收入,截止到2012年底,腾讯开放平台累计给第三方的分成收入突破20亿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