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子不如沉淀

“未来比今天更重要;积极比安稳更重要;学习比金钱更重要。”这是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给想创业的年轻人的建议。参与一个优秀的创业公司,这是走上创业之路的最好的第一步,以后再主导创业。因为“大部分的创业的失败不是因为点子不好,而是因为欠缺经验,没有团队,缺乏执行力——归根到底,积淀比点子更重要。”
那“以后”是多久呢?李开复的答案是:在一个大公司,爬到CEO可能是几十年的路程。但是,在一个好的小创业公司学习,两三年后,你就有可能在经验、团队、执行力都培养足够,就可以自己出来创业了。
http://upload.iceo.com.cn/2013/0110/1357809889602.jpg
二十年后,中国最伟大的企业,和成功走向世界舞台的企业很可能就是在下五年所创立的。因此,很多大学生现在的跃跃欲试地想毕业后创业。另外, 创业板的推出,许多创业公司的成功,还有很多成功创业家都鼓舞着中国的大学生,让他们也希望跟随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的步伐,走向创业之路。一方面,我赞赏大学生拥有创业理想,但是另一方面,我建议大学生:先参与创业,再主导创业。
许多大学生都错误地认为:只要有个好的点子,能拿到投资,再加上执着、激情、运气,就能成为下一个马化腾。于是,他们都想着:毕业后就要开始 他们的创业之路。但是,他们过度乐观了。创业成功的真正关键更在于:团队、经验、执行力。大部分的创业的失败不是因为点子不好,而是因为欠缺经验,没有团队,缺乏执行力——归根到底,积淀比点子更重要。
经过创新工场一年,我和数百名80后创业者接触并深谈,并已投资于其中的一些。在这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中国的未来是属于他们的,但是同时我 也感觉到最好的创业者是需要深厚积淀才能成功的。在学校的技术培训只是单方面的,而创业者不能只是专才,必须要有多方面的经验,不但需要懂技术、产品,也要懂管理、运营、市场。有位非常有才华而且充满创意的年轻创业者,在初期扩张太快,最后公司无法负荷,倒闭了。另外,创业团队非常重要。乔布斯说过创业的成功在于团队,尤其是创业者是否能找到5-10位聪明勤奋、三头六臂、彼此互补的团队。而一个没有经验的创业者往往无法吸引这样的一个团队。有一位年轻创业者,有着很好的点子,但是无法吸引一个团队,陷入招聘的泥沼中。后来一个比他有经验的人很快地找到团队,做出产品,抢到先机,最后他只有面临倒闭的命运。最后,在创业期间,执行力比点子更重要,而执行力只能经过参与来学习,因此再聪明的毕业生也不可能一毕业就一步登天。
当然,会有人问:为什么微软的盖茨、Facebook的扎克伯格都是大学毕业或甚至肄业就创业成功呢?其实,他们在创业的时候就已经有团队, 有经验,有执行力了。盖茨不但是编程天才,发明了世界最快的排序算法,而且也是商业天才,在高中时就创立了盈利的Traf-O-Data公司。而且,他不是一个人创业,而是和保罗艾伦一块儿创业。而扎克伯格从11岁开始研究如何用C++编程,在中学时已经开发出让微软和美国在线愿意以几百万美元收购的音乐播放器,在大学期间更是创建过多款社交相关的网络产品,这些积淀对其日后打造Facebook至关重要。他的创业团队是四位优秀的哈佛学生。所以,盖茨和扎克伯格的成功是破例的,是不可复制的。除非你有和盖茨或扎克伯格这样的团队、执行力、经验,最好不要一毕业就去创业。
当然,绝大多数的人都不能和盖茨相比,那么大学毕业想创业的学生应该怎么办呢?有人说:先就业,再创业。这个说法是值得参考的。如果你加入一 个“未来你想要创立”的公司,从中学习它是如何运营的,如何成功的,它的企业制度和文化是如何建立的,几年确实可以进步很多。如果这个公司能提供很好的培 训计划,那就可以学到更多。不过,我也看到很多大公司里做了3-5年的优秀员工,进入的时候是抱着充电后创业的计划,但是慢慢地,拿到了优厚的待遇和提 升,但也习惯了朝九晚五的安稳生活;学到了细分岗位的知识才能,但也成为了一个庞大机器里的螺丝钉;优化了在大公司生存和升迁的能力,但是失去了创业的激 情和动力。所以,如果你真的很确定你要创业,但是也很理解你需要最合适的、最及时、最适当培训,也许你应该找一个更好的培训场所。
这样的一个培训场所就是一个创业公司,我的建议就是:先参与创业,再主导创业。你可以去咨询哪些公司有生气勃勃的创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有经验又值得做你的楷模的领导者、业内被认可的产品和方向、优质的投资者。在创业公司,步伐特别的快,学习有有针对性,而且每个人都需要参与公司的各个环节,所以学习也特别快。短短的一年,你可能学到在大公司要好几年才能学到的东西。为了确保你能学到初期创业的氛围,尽量参加较小的公司(小于100人),这样也 不会成为一个螺丝钉。在创新工场,为了提供这样的“参与创业”机会,我们也开启了目标150人的校园招聘计划,我们要找的就是想先参与创业,先做工程师, 学习创业,以后再主导创业。
“以后”是多久呢?在一个好的创业公司里,你的成长可能会让你自己都惊讶。在一个大公司,爬到CEO可能是几十年的路程。但是,在一个小公司学习,两三年后,你就有可能在经验、团队、执行力都培养足够,可以自己出来创业了。比如说,宓金华是今年三月从浙江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她进入创新工场投资 的“魔图精灵”团队时,是一个青涩但是充满激情的助理产品经理。但是六个月之后,她学到了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发挥了潜力,成功地把这个产品推向全球四个 国家的十多万用户。她不但在产品设计上学到了很多,而且学会了海外推广、用户体验,也成功地做了好几个商业谈判。今天,她已经成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了。叶 哲韡是去年底加入更大的点心团队的,成为团队的创始工程师之一。短短八个月,在来自百度的移动负责人张磊和来自腾讯的产品总监游敏丽的培养之下,他已经成 为负责点心操作系统里面的应用软件的负责人,现在领导者一个小组,肩负着公司核心的应用软件。相信在几年后,金华和哲韡,都可能成为主导创业的创业者。我 们的另一名创业者曾经感叹:“好的工程师不愁找不到机会去大公司,他们真的该发愁的是怎么去有巨大潜力的创业公司。”
在《做最好的自己》里面,我建议所有的毕业生:“未来比今天更重要; 积极比安稳更重要; 学习比金钱更重要。”这点,对想创业的学生更有针对性,因为短视和安稳都是创业最大的敌人。毕业时,多考虑看你在什么人身边工作,你是否能够学习成长?毕业后,参与一个优秀的创业公司,这是走上创业之路的最好的第一步。
(摘自李开复新浪博客)
今天是一个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一天,因为从互联网的里程碑来算的话,如果雅虎是互联网连起来的里程碑的话,Google的上市可能代表着人人可以接触信息的里程碑。那么,今天Facebook所代表的是人与人之间可以连接起来,社交链的价值也许比本身更重要的一个里程碑,这是Facebook上市本身的巨大意义。
但是从创新工场的角度来说,Facebook不是一个普通的公司,就像Google不是一个普通的公司。Facebook有几个重要意味的事情:
1, 它意味着新的“瘦创业”时代的来临。创业不再是涉及芯片、工厂、物流,也不需要做软件、需要去卖、需要做渠道,你只要有几十万美金,有半年到一年的耐心,你就可以验证一个点子成或不成。那么,Peter Thiel给Facebook的这五十万元就是验证了这样一个点子,把五十万元投入进去10.2%,也就是大约五百万元的估值,这个雪球就慢慢地滚起来,一直到今天可能会上千亿美元的估值。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瘦创业”,就是用软件来做一个很简单的雏形放到网上,如果行的话越滚越大的,不行的话重来,不确定的话做实验,互联网就是你的实验室,因为软件的重做、做做、补充、修做的成本几乎都是趋于零。只要你有五到十个工程师、只要你有几十万元,你就可以尝试做下一个Facebook。所以,这个“瘦创业”的概念是特别重要的,而且是中国的创业者非常需要理解的。
2,Facebook这个公司和Google一样,它们在本质上有一个特别相似的地方:它们不是主要为了赚钱来赚的。我们中国的每个公司都想赚钱,但是真正能够成功、能够伟大的公司不是仅仅说我能赚多少钱、能多快赚钱、这个技术能不能赚钱、何时能上市、谁能发财谁买房买车,最后这可能是一个负效应。但是,这些伟大的公司主要都是源于创业者有巨大的理想,他的理想是让世界变得更好,他的理想是能够帮助用户做一个非常伟大事业的心态。
那么,做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一定要有很远见、有非常好愿景的创业者。所以,Google整合了全球的信息,Facebook把全世界的人连接在一起。这样一个伟大的创业理念可以让整个公司都激活起来, 随时都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这也就是不是一个季度好或不好能让这个公司开心起来或者沮丧下来的因素。所以,伟大的创业理念是我们值得需要的事情。
3,Facebook 有一个非常棒的企业文化。其实这一点它和Google也很像,这两个公司相似的地方就是它们对员工是非常放权的、平等的,对员工非常好,有一个像乐园一样 的办公室,给员工非常好的条件,股份也非常慷慨地分给员工。这两个公司深深地理解了在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既然人才最重要,好不容易揽住这一批人 才,就要慷慨地跟这群人分享人才,这样每一个人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这是我们今天从创新工场的角度来说,对于Facebook的上市是一个巨大 的里程碑。刚才谈到的三点就是创新工场在中国希望所做的事业:1,希望“瘦创业”是可行的,非常少的投资可以产生巨大的滚雪球的效应;2,我们也希望和确 认中国也可以产生像Facebook一样了不起的公司。我们能够找到这样一个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的创业理念,做一个对用户有用、宏伟的、让每一个员工振奋的 事业,我们创新工场希望有幸有一天能够孵化出这样的企业。3,创业工厂提倡和希望能够影响创业的公司,做一个授权的、平等的、重视员工的、慷慨和员工的、 有趣的、好玩的企业文化。
就这三点:瘦创业、宏伟的愿景、非常平等的企业文化,这就是Facebook了不起的地方,其实也是Google了不起的地方。我们希望创新工场能够在未来的20年有一点点可能能够孵化一个像Facebook一样了不起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