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输在战略,赢在细节
(2013-03-21 13:25:44)
标签:
转载 |
偶尔出入一些行业交流场合,虽然建树之类无从谈起,但有一种发现,自己已逐渐成为行业中的老兵,更有一些对话在不断雷同,“老沈,我看过你写过的东西,挺有体系的!”在很多的场合,我都被当做了务虚的对象,好象一天总在琢磨些不着边际的“道”法。
与松坡咖啡馆老吴认识多年,也算交好,闲暇无事,前往聊聊,在他那些“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凯文凯利”的“道”面前,我除了勉强招架,就基本上就只能以“术”之重要攻其短,最后相持不下。
世间的事,无“道”则不立,而当世之时,道不兴已久,需振臂而呼之,这算是老吴大致的观点。我在词穷无语相对之中,也常骑墙而论,论“道”则以“道德经”相对,或以营销之体系结构相争,大道虽妙,但如无可复制之术,在企业结构化生存的今天,好象又举步艰难。
一个被很多人认为已经很务虚的自己,其实在朋友们的“道”面前,被摧残得体无完肤,那时那景,让人顿生光阴虚度,个体渺俗,情难以堪。
关于“道”与“术”的表达,一次去开发商提案的过程,我又有了很深的印象。当时,我们表达了对所交流项目的若干操作细节,认为可以很好支持到项目营销推动。当时,这位老总言简意明的提出了对这个项目的战略思考,皆切中肯契,精彩与否,现在已无从记起,但我方则有一种未能“站在一线”思考问题的窘境。
“其实,术中也可见道嘛!”这位老总的一句话主动打破了这样的一个沟通的僵局。不得不说,其实如果一个人,在“术”的动作时总是能够做得可控,简单,有效,那么他心中一定是有某种标准和“道”在里面,这一点,不用置疑。
人们认识很多的事情,总是不停的变化的。我算出身于销售基层,更长的时间则历练于营销策划,虽深知销售之重要,但也在多年前常常高呼:“策划是要让销售成为多余”的主张,大有“只要道在,万事可成”的意思。
其实就以销售工作为例,其实“术”的优劣还是在很大意义上决定着项目成败。比如,你的销售人员对项目信心够不够?小团队的内部认同度如何?团队之间是不是有很好配合默契?接待的流程是不是规范?销讲的重点是不是突出?客户的记录是不是详尽?客户的追踪是不是及时?客户的分级是不是有效?价格的测试是不是科学?这些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项目销售的成败,因为这些“术”与消费者有最紧密的联系。
关于“术”的理解,放之于策划,也有更多的细节。什么样的促销手段有效的?他们的费效比如何?来电与来访的关系?来访与成交的关系?消费者何种类型?购买有何种用途?诸如此类,林林总总。
以上内容以传统重“道”之思维,真是可谓雕虫,但这个高度竞争的时代,细节的重要性也显而见,细节可以让你赢得更加漂亮。没有详细“术”的理解,就没有办法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并从而影响整个战局,这或许就是稻盛和夫所说的“地头力”吧。
但是所谓的术和细节到位了,项目的运作就能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从战略定位的思维上来解读,一个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两种东西在起作用,一个是运营战略,他包括目标、愿景和文化的认识和解构,也包括流程、工具和方法,这也往往是一个企业或者项目运作当中最愿意去精耕细作的部分,但,真正起到致胜关键作用的是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就是让你的产品在市场中与众不同,比如“安全”之于沃尔沃,“柔顺”之于飘柔,“怕上火”之于王老吉,如何能够通过各种术的组合去达成一个与从不同的定位,才是战略的核心。如果没有这个“一词占心智”的战略,那么,很多的“术”都是没有方向的。
什么是地产的战略?“西部第一豪宅”是寰宇天下的战略,“新天地生活”是重庆天地的战略,“星光商业”是协信城的战略,“西永第一核心商圈”是台北城的
战略,“五黄新城市中心”是名家汇国际广场的战略,抢先创建一个地盘,用其他的“术”去支持到地盘的稳固,这就是战略和细节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道”与“术”的关系。当然,战略也包括对项目在市场中地位的理解,以及选择何种战略模式。
一个项目输不输在战略,赢不赢在细节,其实两者都重要,特别是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充分竞争的同质化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