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不受定位理论的束缚吗?
(2013-01-25 18:33:30)
有同事转了个帖子,“QQ为何不受定位理论束缚?”,说周鸿祎曾经用这个问题来问西方研究定位理论的学者和咨询师。周鸿祎认为,QQ在这么多业务上都成功,不符合定位理论。我想了一下,倒是觉得,以QQ的财力、人力,进军不少领域都没有获得想要的成功,说明定位理论在互联网领域也是起作用的。
“定位”,含义是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位置,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某品类或特性产品的代表品牌,从而迅速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当消费者产生相关需求时,就会想到并选用本品牌。
在我看来,QQ的定位是年轻人的社交工具,所以相关的业务(比如网络游戏)都能火起来;
但是,无论QQ多么有资金、有人才,有些业务它始终做不起来。比如新闻、财经资讯、网上购物、语音群聊、商务即时沟通、搜索、地图、微博、浏览器、杀毒、手机助手等等,这些业务腾讯都进入了,腾讯的相关产品带给用户的体验甚至可能会更好,但是始终无法撼动目前消费者心智中的第一名,尽管这些第一名的规模有可能比腾讯要小很多很多。
有人会说,微信不就很成功吗?不错,但是,微信这个产品从名称到界面,看起来都和QQ没什么关系,很多人并不知道微信是QQ开发的。事实上,微信的团队也不在腾讯的总部。
而且,其实微信的功能和QQ手机端很相似。尽管手机端QQ这个产品早就有了,但是不肯用QQ的人(特别是商务人士)始终不肯用手机QQ——直到他们发现了一个看似和QQ完全无关的微信。这些执着不肯用QQ的人也都欣然接受微信了。
同样的规律也发生在其他互联网巨头身上。比如,百度很强大。但是,百度做新闻、电子商务、社交,能够成功吗?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了。(我说的成功,是指做到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位置)做地图呢?地图这个产品天生就是跟“搜索”相关的,所以它特别适合百度。所以,尽管网上有不少帖子对百度地图冷嘲热讽,有其他产品号称提供更好的地图体验,但是百度地图抢占消费者的心智,是有先天优势的。同样,等到360搜索做到搜索前两名的时候,如果360也做地图,一定会迅速超越现有的其他地图产品。
还有淘宝。因为在用户的心智中,淘宝和“在线购物”、“电子商务”牢牢绑在一起。当淘宝决心进入线下体验和社交时,它不得不投入更多更大的资源,去争取一个让我们捏把汗的未来。比如,淘宝网曾经在首页“淘宝网”三个字的旁边,为北京的一个线下体验店做了很久的广告,这是一个让所有淘品牌羡慕嫉妒恨到要发疯的神一般的广告位,但是这种大手笔的投入,却并没有能够为线下体验店带来相应的客流。
互联网时代,很多东西都改变了,但是有些事情是改变不了的:比如,用户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市场上的选择却总是太多;所以,互联网品牌也必须在用户心中建立清晰的定位,围绕定位争夺用户有限的心智资源。
同事转的帖子最后说,“复述一下周鸿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定位理论假设的前提是渠道公有、媒体公有,大家在争夺类似超市货架摆放和广告。但QQ天然控制渠道,它就是货架,又是媒体又是广告。所以其它产品很难与之竞争。”
我觉得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定位理论强调的并不是争夺渠道、货架、传播,而是争夺消费者的心智。大家看到了以前王老吉海量的广告投入,但是也要看到,有些专注定位的品牌并不怎么做广告,一样能成功。每天有多少QQ用户正在通过QQ的渠道下载其他产品——QQ有自己的浏览器,为何你还是会下载火狐和chrome?QQ有自己的杀毒,为何你还是会用专业杀毒公司的软件?QQ有自己的搜索引擎,为何你还是会用google和百度?QQ有自己的新闻门户网站,为何你还是要去新浪和网易看新闻?
最后举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定位对互联网公司很重要:
当我使用QQ电脑管家之后,确实想顺便也就从此用QQ音乐了,但是用了几天之后就发现,QQ音乐带来的体验比起虾米网差了太多,试了几次之后,就把QQ音乐卸载了。
有人会说:这是产品的问题,是程序员的问题,是技术迭代的问题,是客户体验的问题——所以这说明了互联网时代,开发好的产品的重要性!进一步推论,互联网公司一定是技术优先、产品优先、体验优先!
没错,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QQ音乐的产品不如虾米网呢?
因为QQ要同时做很多产品,而虾米网只做音乐;
因为QQ音乐的程序员永远没有机会向马化腾汇报,而虾米网全体员工从上到下只做音乐;
因为QQ最优秀的员工一定不会被分配去做QQ音乐,而虾米网最优秀的员工一定是在做音乐;
因为QQ有一天发现QQ音乐不成功时,可以轻易砍掉这个产品不再投入,而虾米网除了做音乐别无它途;
QQ音乐这个产品的整个团队,在腾讯公司里只是扮演一个不起眼的角色,而音乐对于虾米团队来说却是全部。
所以,如果你同意,用户的记忆能力有限,企业家的精力有限,那么,互联网时代的产品,仍然要做定位;互联网公司,仍然应该聚焦。
最最后一点: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由于技术的演进,在未来,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会消亡;品牌也会随之消亡。这个,应该是很遥远的图景,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了。
“定位”,含义是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位置,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某品类或特性产品的代表品牌,从而迅速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当消费者产生相关需求时,就会想到并选用本品牌。
在我看来,QQ的定位是年轻人的社交工具,所以相关的业务(比如网络游戏)都能火起来;
但是,无论QQ多么有资金、有人才,有些业务它始终做不起来。比如新闻、财经资讯、网上购物、语音群聊、商务即时沟通、搜索、地图、微博、浏览器、杀毒、手机助手等等,这些业务腾讯都进入了,腾讯的相关产品带给用户的体验甚至可能会更好,但是始终无法撼动目前消费者心智中的第一名,尽管这些第一名的规模有可能比腾讯要小很多很多。
有人会说,微信不就很成功吗?不错,但是,微信这个产品从名称到界面,看起来都和QQ没什么关系,很多人并不知道微信是QQ开发的。事实上,微信的团队也不在腾讯的总部。
而且,其实微信的功能和QQ手机端很相似。尽管手机端QQ这个产品早就有了,但是不肯用QQ的人(特别是商务人士)始终不肯用手机QQ——直到他们发现了一个看似和QQ完全无关的微信。这些执着不肯用QQ的人也都欣然接受微信了。
同样的规律也发生在其他互联网巨头身上。比如,百度很强大。但是,百度做新闻、电子商务、社交,能够成功吗?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了。(我说的成功,是指做到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位置)做地图呢?地图这个产品天生就是跟“搜索”相关的,所以它特别适合百度。所以,尽管网上有不少帖子对百度地图冷嘲热讽,有其他产品号称提供更好的地图体验,但是百度地图抢占消费者的心智,是有先天优势的。同样,等到360搜索做到搜索前两名的时候,如果360也做地图,一定会迅速超越现有的其他地图产品。
还有淘宝。因为在用户的心智中,淘宝和“在线购物”、“电子商务”牢牢绑在一起。当淘宝决心进入线下体验和社交时,它不得不投入更多更大的资源,去争取一个让我们捏把汗的未来。比如,淘宝网曾经在首页“淘宝网”三个字的旁边,为北京的一个线下体验店做了很久的广告,这是一个让所有淘品牌羡慕嫉妒恨到要发疯的神一般的广告位,但是这种大手笔的投入,却并没有能够为线下体验店带来相应的客流。
互联网时代,很多东西都改变了,但是有些事情是改变不了的:比如,用户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市场上的选择却总是太多;所以,互联网品牌也必须在用户心中建立清晰的定位,围绕定位争夺用户有限的心智资源。
同事转的帖子最后说,“复述一下周鸿祎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定位理论假设的前提是渠道公有、媒体公有,大家在争夺类似超市货架摆放和广告。但QQ天然控制渠道,它就是货架,又是媒体又是广告。所以其它产品很难与之竞争。”
我觉得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定位理论强调的并不是争夺渠道、货架、传播,而是争夺消费者的心智。大家看到了以前王老吉海量的广告投入,但是也要看到,有些专注定位的品牌并不怎么做广告,一样能成功。每天有多少QQ用户正在通过QQ的渠道下载其他产品——QQ有自己的浏览器,为何你还是会下载火狐和chrome?QQ有自己的杀毒,为何你还是会用专业杀毒公司的软件?QQ有自己的搜索引擎,为何你还是会用google和百度?QQ有自己的新闻门户网站,为何你还是要去新浪和网易看新闻?
最后举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定位对互联网公司很重要:
当我使用QQ电脑管家之后,确实想顺便也就从此用QQ音乐了,但是用了几天之后就发现,QQ音乐带来的体验比起虾米网差了太多,试了几次之后,就把QQ音乐卸载了。
有人会说:这是产品的问题,是程序员的问题,是技术迭代的问题,是客户体验的问题——所以这说明了互联网时代,开发好的产品的重要性!进一步推论,互联网公司一定是技术优先、产品优先、体验优先!
没错,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QQ音乐的产品不如虾米网呢?
因为QQ要同时做很多产品,而虾米网只做音乐;
因为QQ音乐的程序员永远没有机会向马化腾汇报,而虾米网全体员工从上到下只做音乐;
因为QQ最优秀的员工一定不会被分配去做QQ音乐,而虾米网最优秀的员工一定是在做音乐;
因为QQ有一天发现QQ音乐不成功时,可以轻易砍掉这个产品不再投入,而虾米网除了做音乐别无它途;
QQ音乐这个产品的整个团队,在腾讯公司里只是扮演一个不起眼的角色,而音乐对于虾米团队来说却是全部。
所以,如果你同意,用户的记忆能力有限,企业家的精力有限,那么,互联网时代的产品,仍然要做定位;互联网公司,仍然应该聚焦。
最最后一点: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由于技术的演进,在未来,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会消亡;品牌也会随之消亡。这个,应该是很遥远的图景,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了。
前一篇:[转载]跟罗永浩同学的谈话
后一篇:任正非:力出一孔 利出一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