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知识员工对领导力的要求
(2011-11-11 18:31:09)
标签:
转载 |
什么是领导力?过去我们往往将领导力视为某种方法或技能,认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是井然有序的,层级关系,经理人对待员工,就如同一台机器的设计者对待齿轮和螺丝钉.然而,在今天这个多变、平坦和信息化的时代,这种观念已经不合时宜。
愿景比管控更重要
信念比指标更重要
人才比战略更重要
团队比个人更重要
授权比命令更重要
在向员工授权时,管理者必须定义好相关工作的权限,给员工足够的信息和支持,同时也要定义好它的责任范围,让达到授权的的员工能够在拥有权限的同时,可以独立负责和彼此负责,这样才不会出现管理上的混乱。
在授权时,设定的目标一定要清晰,并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衡量,这样员工才能真正理解哪些事情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是可以由自己决策和必需承担责任的,哪些事情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外,是不能随意决定的。
授权更应当是组织一个互信的团队,一起制定团队的目标,并且大家都同意把团队的目标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整个团队彼此互相帮助、监督,大家有话直说,看到问题真实的反映和迅速解决。
平等比权威更重要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尽管分工不同,但管理者和员工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积极向上、同心协力的工作氛围。
平等的第一个要求是重视和鼓励员工的参与,与员工共同制定团队的工作目标。平等的第二个要求是管理者要真心地聆听员工的意见。作为管理者,不要自认为高人一等,事事都是自己正确,而是应该平等地听取员工的想法和意见。在复杂情况面前,管理者要是综合、权衡的基础上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决定。
平等也意味着管理者和员工在平等的环境里顺畅地沟通。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做领导就像一个一呼百应的将军,必须高调、有魄力。其实,这样的领导也许很适合在一个19世纪的工厂做厂长,但决不是一个21世纪的好领导。
最好的领导不是那种最有魄力的领导,而是那种情商很高,能够在不同的个性层面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的“多元化”管理者,一位企业的领导者要想在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使企业保持持续增长,使个人能力从优秀想卓越迈进,就必须努力培养“谦虚”、“执著”和“勇气”这三方面的品质(刘辉注:第五级经理人的特征)。
此外,均衡的、多元化的管理者尤为重视对自己情商的培养。许多人认为战略、运营、技术等因素对于领导力最为关键。其实,这些“硬技能”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以情商为核心的“软技能”。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软技能”定义为一种艺术,它包括了与人相处、团队合作、以诚待人、以身作则、同理心等等至关重要的因素。
均衡的、多元化的管理者善于用理智的、全方位的思维分析复杂的情景,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团队,或团队的不同发展阶段灵活选择管理方式。例如,当员工表现不佳,企业遇到重大危机时,可以更多地亲自参与管理,更多地使用命令的方式,当企业改变方向,或员工因不理解方向而士气不高时,可以多与员工分享企业的远景,当员工对工作能得心应手,或发现部门协调有问题时,可以更多地强调和鼓励团队合作,当员工懂得较多,或没有危机时,可以更多地采用民主讨论或投票方式来做出选择,当员工能力很强有是专家,且积极主动时,可以尽量授权,当员工有动力但是能力和经验不足时,应当尽量考虑员工的长期发展,安排有启发性的工作,慷慨地做员工的“教练”。
理智比激情更重要
领导者的责任如此重大,所以管理者应善于理解自己,在工作中自省、自控和自律,用言行给员工正面的影响。
“人在亲人受到伤害时难免会丧失理智,在受到伤害时难免会丧失理智,在受到灾难惊吓时难免会失去风度。”领导者需要更强的理解力和包容心。
除了自省和自控,管理者也应当时刻保持自律,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以身作则,不能有特权阶级的作风。
真诚比体面更重要
真诚是所有卓越管理者共同的品质。管理者应当学会以诚待人,尊重员工,让员工知道你理解并且感谢他们的工作。一些领导为了“面子”,处处维护自己所谓的“权威”,不愿将自己真实的一面暴露给员工。殊不知,这种遮遮掩掩的领导难得到员工真正的信任和支持。
真诚也意味着管理者善于使用同理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例如,管理者应该多给员工回馈,在人前多感谢,在私下提批评意见,并多和员工沟通。这并不是说在人前就不可以批评。如果是对事,可以坦诚地在人前讨论,但如果是对人,那就不要当众伤了员工的自尊。
对管理者来说,体现同理心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要体谅和重视员工的想法,让员工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在乎他们的领导。
真诚还意味着管理者对员工充分信任,不对员工指手画脚,也不随意干涉员工的行为方式。领导者既要坦诚地面对自己,也要坦诚面对他人,努力赢得同事或属下的信任。信任是一切合作和沟通的基础。(李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