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雷军:40岁了,我觉得不甘心
《东方企业家》:做天使投资人已经很成功了,为什么还要再创业?
雷军:其实做投资首先得有一条,对赚钱这件事极有兴趣。一看到赚钱眼睛就发光,而我是一个做技术的人,我对挣钱的欲望没有把一个东西做成功的欲望高,因此你看我的博客里,有一篇文章我说《天使投资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事实上,如果我挣钱欲望大的话,我很难在一线沉积那么多年,做技术那么多年。而我又是一个对生活要求不高的人。买个房子、买个车,口袋里面还有点钱就足够了,这些在我把卓越卖了之后完全实现了。只是40岁了,我觉得不甘心,这辈子事情还没有做完就退休了。
《东方企业家》:不甘心的又是什么?
雷军:是试试有没有机会办成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我18岁那年大一的时候,一本《硅谷之火》给了我这样一个启迪:你要是有梦想不妨试一试,那样你也许真能办成一家世界级的公司。我想我40多岁了,该有的也该有了,能不能圆一个世界级企业的梦想对我来说很重要。40岁之前犹豫过,想再休息几年,但是40岁之后,觉得再不干,就没有这个决心了。
《东方企业家》:做小米,做手机就是那个梦想?
雷军:它是我梦想的一部分,完成我自己梦想的一步。
《东方企业家》:这个公司对您来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雷军:小米有成为世界级企业机会。首先我觉得,我做小米是顺势而为,这个新手机时代传统的老大诺基亚和其他公司,都还没有醒过来,除了苹果已经获得成功以外,大家都在猛干、快干寻找机会,这时候整个用户群在呼唤一家伟大公司的诞生,我觉得我们顺应了这个时代的要求;其次是用了世界级的原料,我们团队里面七个人除了我跟黎万强以外,其他5个人在美国待了多年,在美国的公司又呆了多年,我们绝对是“豪华团队”创业,这两点决定了,小米是一家站在台风口的公司,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观点,若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起来。而如果再长了两个小翅膀,扑腾扑腾肯定比猪飞得高。
《东方企业家》:当时决定做手机时,难道没人怀疑过?
雷军:如果回到去年年初,我来找你做小米的时候,你肯定觉得这个人有病啊,你同意吗?其实我问过他们最早跟我一起干的人,他们还是承认有点将信将疑,他们觉得小米干成的概率是很大的,但是能不能干成这未必。
《东方企业家》:后来这些人为什么愿意跟着雷军干?
雷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家觉得雷军这个人靠谱、做事靠谱。其实,一个人靠谱不靠谱不是看他怎么说的,是看他怎么做的,看他周围的朋友怎么样。事情只要有雷军参与成功概率就高,你把这个事情弄靠谱了,你周围的人再都是一群靠谱的人,这就好办了。事实上,这也有个认识过程,刚开始时,我们约了不少优秀的人和公司谈,第一波来的人不多,他们觉得这事情超复杂。我们今天做完了回想一下,愿意跟我一起干的人多半还是将信将疑,但是基于对我个人的信赖干了。
《东方企业家》:用互联网的思维做手机,注定要树敌很多,你预料到了吗?
雷军:动了别人的奶酪,有人肯定骂我们,后来想想骂也是关注,就忍了。被骂的日子很痛苦,还不能回骂,我一回骂就成了新闻。
《东方企业家》:这似乎不是你的性格?
雷军:对啊,以前一定给他骂回去了,现在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有点不公平。本来我们小公司刚刚干,他们都干了那么多年了,但是大家就说你雷军,也算人物,动不动骂人家,是以大欺小。因为我这样反而被束缚住了手脚,小米被人欺负得一楞一楞的。
《东方企业家》:这几年你的心态变化很大?
雷军:就是没有那么较劲了,在骂的最激烈的时候,我在微博上回了一句金庸《九阴真经》里的一句话: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事实上,在这句之前还有一句,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随便你,我干我的随便你怎么说,你再怎么强,你能把我整挂吗?这么多产品你能整挂吗?只要我产品好,好的产品会说话。
《东方企业家》:这个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雷军:是在卖掉卓越之后,可以说,2004年时我这么多年的企业生涯里面是一次飞跃。像顺势而为、专注极致、口碑和快这些我深信不疑的互联网方法论都是那段时间形成的。2006年开始做移动互联网就是想顺势而为找下个方向,可以说卖掉卓越使我往前走了一大步。
《东方企业家》:找到了成功的密码?
雷军:对的。2005年以后,我开始不认为最成功的IT企业家就是比你多个脑袋、多双手,他们没有。跟他们一样聪明、一样勤奋、一样努力的人很多,关键是像他们一样把握住机会的人很少。我做天使投资就想证明这一点。不错,第一创始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但是市场上像他们一样聪明的创业者还有很多,而通过我这个核爆炸帮你确定排风口,你一上去,这事就成了。
《东方企业家》:既然已经找到梦想,为什么还要回金山?。
雷军:第一我不想金山没落,尽管我觉得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宿命,比如金山所处的行业已然不在台风口,而是在一个避风口;第二,我不想金山被人欺负,我们在金山打了几十年仗了,金山人的雄心壮志,金山人不服输和上进的精神依然还在,我去就是要要激发金山这种几十年积累的压制不住的热诚,让它重新回到台风口。
《东方企业家》:金山在您心目中的分量很重?
雷军:在这么大的压力下我还愿意管金山,我就是这种为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这是我性格的一部分,朋友需要帮忙的时候,至少我是一个仗义人。当然这也给我添乱了,因为小米我忙得一塌糊涂。
《东方企业家》:想好怎么做了吗?
雷军:执掌金山我的思路就是:首先顺势而为,做未来的事情。其次搞活机制,找好人、找好方向、激发斗志。你想,我们从零开始把金山做起来了,现在金山几十年那么好的品牌号召力,账面上趴着那么多的钱,有那么好的盈利;我们凭什么不可以重新搞定一大帮的优秀人才,找清楚方向,重新拧成一股绳,让金山走的更远。而董事会极力要求我来最需要借助我的就是:第一,重新理顺金山的主营方向;第二,组建一个有强大战斗力的管理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