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商业模式病(二)(转发)

(2011-11-07 18:34:36)
标签:

转载

商业模式不是商业的全部

   中国企业对商业模式的依赖有多重?

   没有技术的优势,靠商业模式来弥补;没有资金的保障,靠商业模式来解决;没有销售渠道,靠商业模式来建立;没有优质的产品,靠商业模式来实现利润……商业模式就像一块大号的创可贴,被中国企业贴在自己每一个弱点上。  正是这种对商业模式的过度迷恋与依赖,让中国的企业变得如此脆弱。一场厂商关系的矛盾,一次质量问题,一轮市场竞争,一个政策的变化,一项成本变动,甚至是一条微博的转发,都足以由于对商业模式的影响,使企业陷入崩盘之境。剥下了模式的外衣,原来光鲜明艳的企业,变得如此单薄与贫穷。

  商业模式本应是最灵活而强大的竞争力。然而,正是因为企业将太多的责任加诸于模式之上,使得模式如同一辆不堪重负的列车,狂奔于固定的轨道,却随时有脱轨的风险。

  商业步入模式竞争的时代固然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模式决定成败的前提是:必须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内在当量。商业模式只是一种实现商业价值的方法论,如同体育训练,如果没有艰辛而扎实的投入,再科学的训练方法都只是空谈。

  除了商业模式,企业还应拥有什么?一个毫无疑问的简单事实是:若企业的生命力都在于商业模式,产品或服务离开原有的模式便无法生存,这无疑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形态。

  商业模式,绝不是商业的全部 略深挖产品与服务;只想玩模式游戏,而忽略产业真正健康的长远发展;而一旦发现“此路不通”,马上掉转枪口归结为模式之罪。商业模式在中国,既是融资的捷径,也是暴富之心的替罪羊。

  在一些中国商人的眼中,商业模式追求的不是富,而是暴富;不是成功,而是短时间内迅速的成功,是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的成功。于是,商业模式被用来包装项目,而不是经营企业。

  “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成败”,这是屡见不鲜的观点。然而当商业模式植根于暴富的心理之上,其催生的也必然是一个个模式暴发户,而非健康优秀的企业。对于商业模式的设计与运用,也更像是一场押宝的赌局。

  一个市场不再着眼于卖产品而立足于卖概念,模式的泛滥便成为必然。  当各种商业力量过分热衷于眼球经济,热衷于风投的神话,热衷于培育项目套现的模式,有模式、无盈利的悖论,便成为最合理的结局。

  凡是狂热与迷恋,必然带有非理性。我们去讨论商业模式的好坏——对此已有太多专家进行过太多“论述”,我们关注的,是当前中国商人对模式的非正常迷恋产生的种种怪相,以及由此传递出的诸多危险信号。

       “风情女富豪”张兰、“京城四少”汪小菲、“话题女王”大S——在很多人眼中,这三个人就是“俏江南”。  长期关注俏江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俏江南”)并一度计划投资的业内人士刘强(化名)对《中国经济周刊》评价说:“俏江南一直用娱乐精神打造品牌,却一直缺乏相应的经济能力来实现它的‘娱乐愿景’,从扬名之初,俏江南就走上了娱乐至死的道路。”  只是这一次,俏江南终因“死鱼充当活鱼”和“回锅油事件”陷入尴尬境地。这家餐饮界的“娱乐公司”最终要面临行业的拷问:俏江南的管理能力和发展前景究竟如何?

  盟主单方面散盟

   情场得意的汪小菲在商场上迎来多事之秋,“一脸胡茬、面色憔悴”,就连一直用来“秀恩爱”的微博也成为了辟谣之地,与诸多明星好友的互动陡然消失,剩下的都是言辞谨慎的声明和一再致歉的公告…… 

    9月17日晚,汪小菲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不管是假俏江南还是真的(俏江南),已解除加盟的还是正在解除的,我还是要向那些光顾的客人们和在那里工作的员工们道歉,你们是为了俏江南那三个字去的。管理好我们的直营店和及时打掉那些假俏江南是我们的责任,和工作。”

  9月18日,汪小菲再次发布声明:“现在全国一共有二十多家假俏江南。铁岭,石家庄,兰州,温州,南京富贵俏江南,1912,等等。对自己的店我们一定严加管理,对这些店,我们只能无奈地采取法律手段去一一解决。”

  这两条微博被视为俏江南与其“出事的加盟店”撕破脸皮的“解约书”,不足200字,汪小菲就撇清了俏江南与两大食品安全风波之间的关系。

  声明中提到的“1912”即俏江南南京1912门店,也就是被曝出使用回锅油的俏江南“南京分店”。俏江南公关总监赵炜在给《中国经济周刊》的回复中明确表示,“俏江南已于2011年4月发函与其(南京1912门店)解除合作关系。”理由是“南京1912门店自2009年12月9日起,没有按照合同要求上传经营数据,累计长达16个月,并延迟支付经营性使用费”,并且“其在加盟合作中存在多次违约的情况,多次沟通无效后才发的解除合同通知函。”

  但“根据2007年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到2017年前,我们都是俏江南的加盟店”,南京1912门店负责人此前公开表示,并不愿意解除合同,这是俏江南单方面的要求。南京1912门店指责俏江南称,加盟前期俏江南曾派人指导,此后,除了每年缴纳管理费,双方基本没有沟通,加盟店与直营店存在不平等的关系。

  为此,俏江南与南京1912门店最终对簿公堂,交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评断纠纷。

  2007年,南京1912门店成为俏江南的首家加盟店。此后,俏江南高调“收编”全国多家加盟店,此举被视作是俏江南正式启动上市议程的备战。“这一举动刺激了很多投资者的热情,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关注俏江南的,当时一度盛传俏江南上市在即,正在招募私募投资,很多创投机构也在争抢俏江南,估值曾高达三四十亿!”刘强用“集体疯了”来形容俏江南的抢手。  可是,壮大之后的俏江南,其管理却遭到质疑。“俏江南以‘特许经营’的方式招募加盟,但实际上并没有系统的控制方案,从原料到菜系、从经营到管理、从选址到监控,俏江南都没有统一路径。”刘强透露说,俏江南只管两件事,“牌子”和装修。

  这一说法得到了掌管南京1912门店并亲自与俏江南签订特许经营合同的江苏江南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江南餐饮”)董事长朱振宇的印证,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为了这家店,他投入了200万元的加盟费、60万元的押金和80万元的指定装修设计费用,但俏江南给予他的仅是使用店名的权利和一张装修图纸。

  “这种对方单方面的解约,我们是不会认的,起码要等法院的判决结果。”朱振宇透露,出事之前,极少露面的“俏江南创始人”张兰曾亲自来过南京1912门店,但不是为了加盟事宜,而是为了回购。“我们刚起步的时候,没人管,后来做得好了,她就要回购,还是低价回购,现在出了事又把我们踢开。”

  据刘强回忆,2007年,俏江南曾给投资者们描述了一个“遍地开花”的宏伟蓝图——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加盟店。为此,张兰甚至特地从麦当劳挖来了“专人”,打算复制麦当劳的成功模式,并用全产业链和网络化管理实现对全国各加盟店的控制。总部的“控制欲”与各店的“渴望自由”之间形成了对峙。

  但时至2010年,张兰却公开承认,“对加盟过早乐观了。”总部缺乏足够的管控能力,加盟店逐渐走上了“天高皇帝远”的道路。  截至9月25日,根据俏江南官网信息,其在全国开业和即将开业的直营店(包括3家蒸STEAM系列餐厅)一共57家。加盟店原有7家,今年年初和7月,俏江南已先后解除了与青岛、贵阳两家加盟商的合作协议,再除去“纠纷中”的南京1912门店,俏江南的加盟店只剩4家。“关停的3家加盟店均是(因为)存在违约等情况,而剩余的4家加盟店还将继续保留,但未来,俏江南不会再新增加盟店。”赵炜表示。

  “俏江南清理加盟店还是为了上市。”刘强认为加盟店已经成为了俏江南的心头大患,“总部对加盟店的管控不到位,使得俏江南必须要剥离或回购加盟店来实现上市梦想,减少审核阻力。”

  理想帝国“只是泡沫”  “近几年的俏江南越来越浮夸,就像放出去的卫星,收都收不回来,除了虚幻,我看不到任何实实在在的盈利能力。”刘强认为俏江南已经完全“娱乐化”。

  2000年,张兰卖掉所有产业,在北京开办俏江南。一开始,装修设计便成了俏江南的“首要任务”。2006年,豪华私人会所兰会所(Lan Club)在法国顶尖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手中设计完成,总投资超过3亿元人民币。2007年底,俏江南号称顶级时尚概念品牌餐厅SUBU开业;2009年3月,另一新品牌蒸STEAM系列餐厅开张(SUBU后并入该系列).  “未来两年时间内,俏江南将在伦敦、苏黎世、印尼、莫斯科等全球19个城市建立65家分店,让全世界认识并了解中国的餐饮文化。”张兰曾在2008年公开表示,俏江南的目标是成为“餐饮业的沃尔玛”,位列世界500强的前三强。“我不是高调,我是自信。”

  更加金光闪闪的是张兰和汪小菲编织的梦想。“俏江南要做的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奢侈品牌,就像是法国的奢侈品协会,拥有涵盖各个领域的各式各样的产品。”汪小菲曾表示,俏江南之所以从未命名为“餐饮集团”,是因为俏江南将打造各个领域的“奢侈产品”。

  但现实是,“俏江南连餐饮都没有做好,至今在国内只有50多家店,而且经营管理能力备受质疑,其走出国门的规划进行得也并不顺利,至今没有捷报。”刘强说,从此时起,他投资俏江南的想法彻底破灭。“我已经搞不懂他们想干什么。”“(兰会所)只是张兰和汪小菲的游戏罢了,与俏江南无关。”刘强认为,张兰母子引以为傲的“文艺范儿”和“兰菜系”都只是资本市场上不值一提的泡沫。

  更让刘强失望的是,张兰曾再三表态不做家族企业,并曾让股原麦肯锡合伙人魏蔚,高薪聘请她担任俏江南的CEO,还倾力打造职业经理人队伍。“一副改头换面、积极准备上市的姿态。”但今年6月起,魏蔚黯然退席,职业经理人队伍逐渐淡出,张兰之子汪小菲继任掌门人之位。“还是做成了家族企业。”

  俏江南的财务状况也扑朔迷离。“2007年时,我们就曾经要求俏江南公布盈利状况,之后,一直有投资人在询问,但始终没有明确的说法。我们曾听到内部消息说,俏江南的财务报表非常混乱,连张兰本人都梳理不清楚。”刘强透露。而据汪小菲微博透露,俏江南约有7000名员工,每天接待2万名客人。如按照人均消费150元计算,年销售额将近11亿元。如果以行业平均纯利润率在5%到8%计算,俏江南年均纯利润超过5500万。

  “无法佐证。”刘强认为,时至今日,俏江南的上市计划一拖再拖,投资者早已没有了热情。

  “俏江南无法上市有很多外因。”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酒店餐饮行业研究员康建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餐饮行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收入、成本均无法准确地计算和估量。同时,餐饮行业的高复制性较弱,成长受到制约。另外,餐饮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其资金、管理能力、服务水平标准化和团队建设等方面仍然较弱,很多指标不符合上市法定条件及要求。”

  上市关口,已没有翻脸的资本

  2007年,事业蒸蒸日上的汪小菲表示,俏江南计划于2009年上市。

  “2008年,张兰在北京的兰会所刚刚完工,在上海的兰会所又开始启动,汪小菲开始打造时尚概念品牌餐厅SUBU,同时,俏江南还在一线城市新增了8家直营店。”刘强介绍,张兰母子一掷千金之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俏江南的资金链一度断裂,张兰不得不一改“傲慢姿态”,公开引进外部投资者。

  2008年9月30日,鼎晖创业投资基金(下称“鼎晖创投”)和俏江南签了增资合同。根据俏江南的工商资料显示,在鼎晖创投投资俏江南之前,俏江南的注册资本仅为1400万元人民币,鼎晖创投注入了跟2亿元人民币等值的美元,占有其中10.526%的股权。以张兰为法定代表人的上海俏江南投资有限公司一家独大,占股85.658%。另有一位小股东持有剩下的股权。为投资俏江南,鼎晖创投还曾专门成立公司——称“鼎晖江南”,并由后来名声大噪的“私奔帝”王功权掌控。

  刘强认为,“张兰引入鼎晖创投的目的很明确——上市,鼎晖创投也确实为了俏江南的上市做了不少工作,包括魏蔚在内的多位职业经理人都是在鼎晖创投的牵线和支持下进入俏江南的,但谁也没想到,俏江南的上市竟如此波折。”       

      俏江南多次冲击A股未果。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证监会已暂缓餐饮行业的上市。今年3月,承销俏江南的瑞银证券正式向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但截至9月,俏江南仍没有得到好消息。

  “引进他们是俏江南最大的失误,毫无意义。民营企业家交学费呗。”张兰8月公开炮轰合作者,“早就想清退这笔投资,但鼎晖创投要求翻倍回报,双方没有谈拢。”“他们什么也没给我们带来,那么少的钱稀释了那么大股份。”  刘强说,假若俏江南上市顺利,张兰也不会对鼎晖创投如此不满。

  为什么一定是A股?“众所周知,如果到香港上市,俏江南的估值肯定比A股低很多,这注定是一笔不划算的生意。”刘强说,但是俏江南也没了退路,如果不上市,想清退鼎晖创投,就要同意鼎晖创投开出的价码。

  张兰的“牢骚”迅速引发了一场关于创业者和投资人的争论。在刘强看来,“俏江南已经没有了翻脸的资本,唯有与鼎晖创投携手同进,才能有上市的希望,反之,俏江南必会受制于人,占不了丝毫的便宜。”(来源:商界原 作者:刘旗辉 李 楠)

 

黄友新:成也商业模式,败也商业模式!看不懂的商业模式。在这些日子里,无论是行内的还是行业外的朋友,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商业模式。这篇文章是我认为对商业模式剖析比较到位的一篇。商业模式不等于赢利模式,更不是赚钱模式。它应该是一个企业生存、成长的方向,不可能是短线的,一定是长期的;不可能是不变的,一定是随着时、位、量的变化而变化;商业模式也不可能是大众化的,一定是定制化的,适合自己企业的商业模式,适合当前市场形势的商业模式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模式。在我的新课程《鬼谷子智慧之构建你的商业模式》中,我将与大家一起分享、分析、讨论、定制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病(二)(转发)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