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流毒广泛的“木桶理论”

(2011-09-24 21:39:51)
标签:

转载

    每个人天生都不是完美的,同样有长处和短处。但遗憾的是,80%的人把80%的重点精力放在弥补自己的短处上面,却对自己的长处视而不见。而中国流毒广泛的“木桶理论”也成为这些人勇往直前的“思想武器”:一个木桶能放水的高度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只要这个木桶里的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因此,我们应该去补短,以求“滴水不漏”,从而获得最大价值。特别是这一理论,经过无数培训师激情四射的演讲,在很多人的大脑里已经根深蒂固!于是,“补短”也就成为了很多人怀有梦想的人走向成功的必修课,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不回头!

 

  如果将这一理论运用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会对管理者起到一个良好的警示作用。毕竟企业的运营更强调团队合作,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哪一方面做得不足,都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而言,要想稳健发展,更强调协同作战,生产、销售、物流、品牌、技术、管理等各方面必须到位,这样的组织才能360度构建核心竞争力。但这个貌似天衣无缝的理论,如果用在个人职业成长方面,则是对职业发展观念的严重误导!

 

  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要的因素是“用人所长”,而不是“用人所短”。在德鲁克的著作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这个观点。但“木桶理论”却几乎为所有的中国管理者树立了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弥补短处,才能创造更大价值!这种理论在中国企业中被过度放大甚至神化,已经成为严重束缚企业发展及个人职业成长的教条!于是,在一个又一个口若悬河的培训师口中,“补短”成了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员工,甚至未出校门的大学生,都在按照“木桶理论”的指示,拼命地弥补自己的短处,却对长处视而不见!看看你身边的人,明明不善言辞,却想通过做销售的方式提高自己交际能力的人,到底有多少?!更可怕的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90%以上都无法在销售方面获得成功,业绩指标平平,内心痛苦不堪,工作两三年之后因为无法胜任而不得不再次进行职业选择!

 

  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专才”,而不是“全才”。一个人无论有多完美,也不可能成为全才。每个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长处。因此,因人而宜,用人所长,才是人才成长的关键。同样,对于每一个在职场上打拼的朋友来说,有效发挥自己的长处,比弥补短处更容易获得成功。即使你再努力,你也不可能把你的天生短处变成你的强项!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强项比,拿鸡蛋往石头上碰,你胜算的几率又能有多大呢?

 

  不是说补短不重要。相比较而言,补短能够使我们达到“及格”,而发挥优势则能使我们达到“优秀”。在现实工作中,“及格”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一个起码要求,让我们不被淘汰;而“优秀”则会为我们的事业成功贡献更多的砝码。

 

  把80%的精力放在优势上面,把你本来具备优势的东西锤炼得炉火纯青,力争达到90分甚至100分,这才是你独步天下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自己的弱势,只需要花20%的精力做到及格即可。如果本末倒置,那么,你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

    我在16岁的时候开始上高中还在打星际的时候就懵懵懂懂这个道理了,现在终于有人帮我总结了。


    生活本来就是在拥有了一技专长之后,然后各种打酱油,各种混日子。因为有的短板无论你怎么补都补不上,即使补上了,也是补的。

 

    甚至我的高考都是,一堆的只过平均线的酱油科目给专长的理综做托,然后用最少的时间复习上一本。因为每天都看一种东西,你复习的时间再多都比别人少,而且天天看一只“股票”,“盘感”还会很好,其他的科目,随便翻翻过平均分就好了,(仅在海南有效)。上了大学也是各种混,不买课本,不听讲课,功利考试,考完就忘记,但是股票资料和书籍一堆,我每天都看一种东西,越看越熟练,越看觉悟越深。

 

    应该给木桶理论画个圈,只在那个圈圈里有效,只是很多时候,人们常常喜欢超圈子办事。我很坦白,很实事求是,很言行一致,学生的身份和工作的身份就给股票做个托,上学和工作就是各种混日子,出去玩就是各种打酱油,与其等40岁成为老同志那样混混日子,不如从25岁的时候,搞好同事关系后就开始有意识地低调上班混日子,生活混混日子更开心,更惬意,无欲无求,名利不争,我只管我自己做精股票和享受自由自在。

 

    做个混混没什么不好的。吃饭睡觉偷懒(偷懒的时间可以看资料)不积极,思想有问题,不较真,不带玩什么工作烦恼。和我的操作一样,拒绝麻烦,简单快乐。这年头,啥都讲究专业,连打酱油也要专业了,没两把刷子,打酱油别搞成一身咸。。。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