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李嘉诚先生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发表了著名的成功四讲:
谈风险:他花了90%的时间在想坏情况下会出现的问题;他说“审慎”是一种艺术,必须拿捏风险和投资的脚步;
谈投资:五十多年来,他的个人资产每年都成长;
谈管理:他指出要当领袖而不是老板
最后,他总结谈到留给孙子一句很重要的资产: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狮子”,就成功了。
因为咱做的是小生意,对超人所讲的风险、投资还理解不够,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本篇跟大家分享对 “仁慈的狮子”的看法。
2006年春节,我给几千名客户朋友发了自己年终总结的管理智慧:事缓则圆、才以财聚,以力假仁。窃以为,古人讲的“以力假仁”与李先生“仁慈的狮子”有异曲同工之效。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提倡以力取胜,故“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严”在最后。你可能很牛,但人家不服你,或者口服心不服!才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在最前面,修身者,自我管理也:修学、修德、修性、养身。
力者,势也!在现代企业中表现为制度的权威性,领导的权威性等。仁者,仁义也!在现代企业中表现为以人为本,对人的尊重等。
跨国公司往往在这两方面都处理的很好:一方面表现为严格的制度管理,员工不假思索的执行,不会轻易怀疑制度的合理性;一方面表现为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与归属感。
民营企业往往两者脱离:要么“力”有余,员工怕企业、怕领导怕的要命,更多是口服心不服,一点归属感都没有;要么“仁”有余,大家相处很友好,但效率很低,甚至连起码的游戏规则都没有,变革更是无从谈起,员工经常可以挑战制度或领导;
只有“力”与“仁”的结合才会有强大的团队!
“仁慈的狮子”,首先你得是狮子,然后你要很仁慈!一个有能力的森林之王,却能心存慈悲。
“以力假仁”的原话为“以力假仁者霸”,但咱不喜欢这个“霸”字,境界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