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你无法用速度超越的

(2011-07-29 12:48:10)
标签:

杂谈

我就一直在找一句话,为这批迅捷奔跑的黑马点缀花冠。

/牛文文

 

TPO50黑马们在 630黑马大赛那天被50多位来帮我们“相马”的“伯乐”评委从350位参赛创业者中现场选出后,我就一直在找一句话,为这批迅捷奔跑的黑马点缀花冠。在723之后的这几天,我相信,我找到了这句话:尽管你的名字就是“快”,但请记住,总有一些东西你无法用速度超越。

 

黑马是《创业家》杂志创刊以来的一个标志性栏目,围绕“黑马”人群,三年来我们已经开发出黑马库——黑马榜——黑马营——黑马基金系列产品,立体服务这一有高成长潜质的早期创业企业群体。2011年,我们进一步在全国各地开展黑马大赛,以大赛决赛的方式,现场产生了TOP50黑马榜。你手里这本8月刊《创业家》,其实是一本“黑马特刊”,我们用170页篇幅,力图向你全方位展现黑马这个人群的生存状态。

 

黑马今天的生存状态,简而言之,就是三个“快”:强烈渴望快速成长、自认为初步走出了摸索期可以开始快速成长、外部因素期望并支撑其快速成长。

 

外部因素对黑马们格外优裕——只要在杂志“黑马”栏目刊出,立即会被VC们人盯人追踪;如果进入年度黑马POP榜,进入黑马成长营,更是会成为各路外部助长机构的宠儿,VC希望投资你、园区希望你入驻、银行希望你开户(贷款)、券商提前接应你,不敢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大家都期望助你腾飞并分享腾飞成果。

 

黑马大多创业3年以上,已经走过了创业头三年最艰难的摸索期,业务方向基本探明,产品服务初步成型,这时创始人内心往往会涌起强烈的起跑冲动,也往往认为只要获得外部资金支持就可撒腿快跑。

 

人人希望你快跑,你自己也认为可以快跑——危机往往就在一片喊快声中悄悄出现。

 

最大的危险,是你会误以为你能超越企业成长规律。企业如人,是有成长年轮的,不可能一夜醒来就由3岁孩童暴长成年。在互联网为王之前的日子里,一般认为一家企业由创立到成熟(上市)的周期,应该在15年左右,15年在冯仑这代企业家眼里,恰好是“两个经济周期”,你得经历两轮紧缩考验,才能算活了。2000年之后的新经济浪潮刷新了这个“15年年轮”,7年被认为是新的规律。2008年伴随次贷危机涌动起来的新一轮移动互联网及电商潮,好像又在刷新7年年轮,最近不断有团购企业扬言“3IPO”——刚刚成立的公司,就公开宣布融到巨资、组建了豪华团队、发明了独特模式,可以在3年内冲上市。

 

3年上市?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我还是相信周鸿祎的“9年三段论”:3年摸索、3年深抓、3年爆炸增长。他和另外两位黑马评委王冉、张颖,724日下午一起给新科黑马们提醒:许多你仰慕的成功企业其实都是熬出来的,不要期望超常规的速度,不要陷入“成功的幻觉”,不要为抢规模抢上市甚至连毛利都牺牲掉。你违背了最基本的商业规律,最后就会在最基本的问题上绊倒。

 

不妨对照中国高铁(动车)自我检查下:

 

你是不是引进复制了国外的技术模式,却自称是自主创新?

你是不是也相信一项国外成功的模式,只要移植到中国庞大市场,就可以超过原创者?

你是不是相信,豪华团队+豪华投资+高速扩张=成功?

你是不是相信,即便产品有缺陷,用户受伤害,企业陷危机,但只要花钱找“上面的人”,最终一切就能搞定,好像一切没有发生过?

如果答案全是“是”,还冀望快速成功,那真是个奇迹。(来源:《创业家》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