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思考,目前二线白酒在消费升级的口号下,究竟有多少白酒真正的进入人民的“肚”中呢?历史上有名的秦池,可以讲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典型。究竟其中有什么诀窍呢?今日重读招商证券08年的研究报告,有廓然开朗的感觉。
![[转载]读招商证券报告并续上篇思考 [转载]读招商证券报告并续上篇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读招商证券报告并续上篇思考 [转载]读招商证券报告并续上篇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读招商证券报告并续上篇思考 [转载]读招商证券报告并续上篇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读招商证券报告并续上篇思考 [转载]读招商证券报告并续上篇思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上面最后一幅图是不全最近两年的一些数据。从上图可以看见,茅台最稳定。讲句题外话,奢侈品行业的运营方式和快速消费品非常不同,奢侈品关键是高毛利,高品质,高品质当然是需要慢工出细活,因此茅台需要5年时间来酿造一瓶酒,另外,过去十多年奢侈品市场的爆发是因为中国的畸形消费,本来是应该高品质、低周转,而目前是高毛利,高周转,茅台还算支撑得住。而快速消费品,关键就是快速的资产周转,快速汇款,因此关注的重点就应该是资产周转率和现金回笼周期,而如果还是关注毛利率,就是张冠李戴。
当然,诚如招商证券的讲述,不同酒性的公司,其存货周转率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茅台的酱香型,需要5年时间,而这个从他的存货周转率也可以看出,0.2几,也就是从原材料到销售出去大约需要5年多时间;而五粮液、洋河、古井贡等浓香型白酒,时间就相对来讲短一些,但是关键也是“品质”,像五粮液,在03年存货周转率超过了3,大致意思就是从粮食到五粮液成品酒销售出去的时间是4个月,洋河近几年也在2.5左右徘徊,也就是讲酿造一瓶酒大概也就5个月,几乎是将一瓶水卖出了一瓶高档酒的价钱,因此最近几年怎么不赚到盘满钵满?
天要使他灭亡,必先使他疯狂,如果为了赚取暴利而罔顾品质,那么下场可能不太妙,因此,如果以后自己想换马到其他高档酒,自己应该选茅台而不选五粮液。存货周转率去到什么数字才是警戒线,无人可知,洋河连续多年维持在2.5而快速发展,不代表其他公司同样如此,唯有时时监察,关键是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品质为因,销售为果,品质个人难以察觉,但是当品质大幅下滑而影响到销售收入时,就是再明显不过的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