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影音冯鑫:在核心功能之外要敢承认弱点
(2011-07-10 22:22:55)
标签:
杂谈 |
精彩观点:
- 我发现以前觉得不敢做的事情或者是心里特别担心的事情,现在发现用一个比较好的流程控制,比如说很好的测试,很好的公测,然后在一些关键点上更细的把控,你仍然可以去做一些大的举措。
- 所谓的潜规则是大伙儿做了久了之后有一些经验值。我们还可以沿着刚才的稳定性出发来讲,就是这个稳定性底下可能会让人觉得触手触脚,其实你做任何一个事情这样会帮助你集中注意力。
- 针对一件事情我们都做不够,可能我们做五年时间仍然做不完这件事情,哪儿有功夫做别的事情呢?其实在我的产品项目当中,当中如果有人说创新,大伙儿会觉得很搞笑。
- 软是指另外一块你什么都不行,你有这么一种心态:我最强的那一块我要做得比谁都好,我在其他方面比谁都不行。你要首先甘心承认它,比如说我的界面也不好,UI设计也不好看,操作可能不够简单,如果你不肯承认的话,你会发现你所有的事都做了。所以我说的软是无为,所以你稳定。
- 选择这个功能的时候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是大原则,偶尔我会去哪个立场下为了我的目的改变,但是那不是常态,常态是我站在这个点上只做加法,
- 暴风到今天其实拿到手里,我们做的事情有两件,其实就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更加坚定的大踏步的走万能这条路。第二件事情是,点一个文件开始播放。它不会看这个文件是谁的,只关心这个文件的名字或者是文件的内容,他不会关心这个文件从何而来,是在线上还是在自己的本机,即点即播。
- 超级解霸真的是非常值得尊敬,它在视频技术的理解在中国目前还是顶尖的,甚至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超级解霸的问题就是在万能播放这条路上起步晚,当时用户大部分的时间是用一个光盘看的环境之下,他的影音功能是最核心的一个点。
- 今天我看到暴风是“万能”,在线这条路对暴风来讲很快的就过去了,它并没有让我去勉强,它仍然是一个播放器一个顺畅的过渡,既然是顺畅的过去了,这个应该是一个小浪,这个小浪我们抓住了,但是下一步小浪也好,大浪也好我们没有看到。我们随便设想,有没有将来确实从手持或者是从其他的终端又攻回来了,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我们就不清楚。
以下为现场聊天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关注腾讯科技嘉宾访谈,今天《新产品经理》系列访谈我们迎来了暴风影音CEO冯鑫一起和大家聊一聊影音的开发和改变的过程。我们先请冯鑫简单和网友打个招呼。
冯鑫:腾讯的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冯鑫是自“5.19”暴风影音发生召回事件之后之后第一次和网友见面。在这个事件发生前后,你们的产品思路有什么大的变化吗?
冯鑫:我觉得变化很多,刚才你说特别大的变化,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感觉就是比原来更勇敢了,原来其实我们不大敢去动一些特别核心的模块,也不大敢去做特别大的改变,包括有一些网友有一些质疑,暴风的这些功能怎么还不出来,原来我看的那个问题怎么还存在,其实大伙儿都不理解,你当服务于一个上亿用户的盘子的时候,其实你的每一个改变心理成本都特别惊人,这次我们咬牙针对一些核心模块,就是后台的自动升级模块,我们对它动了手术,反正我觉得这次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我们这次成功的完成了这次手术。完成了这次手术之后,到今天也没有出什么大问题。我发现以前觉得不敢做的事情或者是心里特别担心的事情,现在发现用一个比较好的流程控制,比如说很好的测试,很好的公测,然后在一些关键点上更细的把控,你仍然可以去做一些大的举措。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这样的感觉。
主持人:冯鑫讲到说更勇敢了,因为我并不懂产品,我可能会很奇怪的会问,这个产品是由你们来开发的,由你们来维护的,为什么会谈到越做自己会越做越不勇敢了呢?
冯鑫:实际上就是这样的问题。我们做产品的前三位的要求里面至少排第二名就叫稳定性,其实我们在内部经常说什么太多创新的功能,甚至于一些问题都不见得一定要去解决,稳定是第一位的,不稳定一切都没有,所以我们一直对稳定这件事情是我们的,第一个我认为还是非常重要。但是另外一块我们要看到这个枷锁其实是可以突破的。我不知道怎么说,其实它也重要,也不重要。它仍然是做产品前三位的需求之一。
主持人:其实冯鑫解释这个词的时候用了一个枷锁的一个词,当我们把稳定性的要素放得太高的时候,它反而限制了你的产品的发展和进步?
冯鑫:对。
主持人:我也会有另外一个小问题,如演艺圈的潜规则一样,许许多多做互联网产品的人其实也在面临着一些所谓的潜规则,或者是我们已经约定俗成的不用去改变的一些东西。这样的东西会对于做产品来说,它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呢?
冯鑫:很多潜规则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正面的影响,所谓的潜规则是大伙儿做了久了之后有一些经验值。我们还可以沿着刚才的稳定性出发来讲,就是这个稳定性底下可能会让人觉得触手触脚,其实你做任何一个事情这样会帮助你集中注意力。
当时我问过百度俞军两个问题,他刚刚离开百度。我当时问他说做贴吧这个产品做得非常成功,贴吧看的人和来发帖的人的比例有多少。看贴的人的核心需求是什么?发贴的人的核心需求是什么?然后他说我不知道。我连续问了两三个问题他不知道,后来俞军跟我说,其实真正最重要的需求可能就是一件事情,比如说自由的发贴,自由本身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针对一件事情我们都做不够,可能我们做五年时间仍然做不完这件事情,我们哪儿有功夫做别的事情呢?其实在我的产品项目当中,当中如果有人说创新,大伙儿会觉得很搞笑,这个话说得很绝对。
但是其实我们来看到这里面说到比如说暴风到今天我们还是不断的去改的,比如说万能,这件事情我们是在不断的去调,从以前支持很多种格式,到很多种格式支持完毕,我们做了第二级别我们会发现,你支持了A格式,支持B格式会有影响,我们在调用支持办法的过程当中我们做了很多创新,包括M1引擎,我们还申请了专利。我们发现现在很多格式在做变种,比如说一个手机设备厂商随便改了一两点就变成了一个新格式,虽然他们告诉我们,但是层出不穷,这个时候我们又开始做像语音万能的概念,用户发现一个任何的单点的PC它就可以提交给暴风影音,暴风影音把它解决之后它又下载给所有的暴风用户,我们就开始建立这个客户端,我们会沿着这条点是不会犹豫的,每一个改变和创新都会做。但是那么多诸有此类的上百上千个功能点,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心里胆子非常小。我们大概有一件事足够硬就是最核心的点,一手软是什么都不敢动,一直是处于这样一个状况。
主持人:我对这句话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核心的功能如你刚才也讲的暴风一样,为什么需要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或者是坚持这么长时间去做呢?
冯鑫:这个题其实特别简单,我要讲两个点。
第一个是所谓的卖点,卖点如果放上去的话,它实际上是用户的需求点和你能提供的功能点,找到了一个结合点,这个点叫卖点,这个卖点的比分有多重呢?实际上是根据需求有多强和你的功能有多强。那在用户播放电影的这件事情上,能播和不能播是第一需求,能播和不能需求就是万能。就是你是瞄准用户最大的需求点在进攻或者是最大的那一点你不断的在提升你的服务,这一点没有错。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这一点大家都一样了,已经到了瓶颈了,可能是第二点变成了第一点了,但是你干不了太多的事情,因为你服务了上亿的事情的时候,你说你是一个武功好强特别是特别有文才的大概就是一件事情。可能第二点又提上去了,可能是性能。可能是占用,我们今天看,这一点竟然没有做完,我们会坚持做下去。如果做下载,你其实什么都不用追求,你只做一件事就是追求速度。这个事可能再隔五年仍然是最有价值的点。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讲创新与不创新。有的人会说不创新毋宁死,有人说所有的创新都是瞎扯,这两句话其实都是对的,所以我们说,这就是属于水无定势。比如说你在一条大道上叫不创新毋宁死,你既然走了,你找到自己的正确方向万能,你在这条路上永远冲下去。在那些旁枝末节下你自己创新一下其实是扰乱心神,其实是在一个环境之下看是否创新的。
主持人:冯鑫形容做这个产品是你的一手软,一手硬,硬可能是在核心这条路上不断的走下去。但是软这个话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理解,它要不断的扩展它的功能,让用户可能更加用得更方便,体验更好?
冯鑫:我说的软是指另外一块你什么都不行,你有这么一种心态,我在我最强的那一块我要做得比谁都好,我在其他方面比谁都不行,你要首先甘心承认它,比如说我的界面也不好,可能我的UI设计也不好看,我的操作可能不够简单,就是你要认为在另外一方面,除了你最重要的那方面,其他方面默认其中的80%你就不如别人,如果你不肯承认的话,你会发现你所有的事都做了。所以我说的软是无为,所以你稳定。
主持人:无为是我们不去做它还是更去加强做它?
冯鑫:其实是不去做它。我没有那么绝对,我们也会说这些简单化,但是你一定要心里有这种预先准备,否认你什么都想做。
主持人:你的用户上亿之后,去年我们聊的时候是千万俱乐部,现在可能上亿之后会说,很多的用户会对你提出不满,为什么无为这一块用户体验,UI这一块是不是可以继续改进,我知道你是经常看产品的人,每天都泡在里面,你不会去顺着他们的声音去做这些调整吗?
冯鑫:说实话,我不会的。用户提的需求更多,比如说暴风用户,我最关心的是两件事情,有人说这个操作就很喜欢,那个人说双字幕我就可以学英语,这些声音我能听到,我可能会记到本子上,但是它只是时不时拿过来看一看,还是没有时间做我又继续放下。我只是关心哪个东西没有播出来,或者是哪个东西播出来感觉播得不好,这个事我非常关心。还有一件事情是在某个机器上死机了,崩溃了,你播着播着把你的IE或者是什么毁了,这两件事我最关心。比如说你的界面不好看,那个应该放右边,这些事情我可能会记录在案,如果记录多的话,记录100条,你会发现其中20条或者是多少条是反的,但是仍不能播这件事永远是对的,我们不会所有的事情去关注。
主持人:可能你和俞军的思路是一样的,五年做不完播放的工作,我们要持续不断的做下去。
冯鑫:有一天你会冷静去看,也许有一天你的万能有价值了,我一定要找到第二点,否则你会死在原来那棵树上。
主持人:会很有意思。酷讯的事情就会很好玩,他们做搜索,做到最后一半发现大家认的只是其中的某一个功能。你会不会也碰到同样的这种问题,可能你的播放就算很牛,但是大家因为某一个功能而喜欢或者是不喜欢。
冯鑫:另外一个做产品的人也非常厉害,就是hao123的李兴平,他说你提供给用户的功能,他再垃圾,你都不应该去掉。你刚才提的加法减法的问题,他提出坚决不做减法,可能是放了一个车票查询,发现和天气查询同样的位置,天气查询是它的十倍,有人说你要做一个手机查询放上去,你就会也是十倍的,所以很好。李兴平不会同意的,为什么呢?我们算一笔帐,这个帐是这么算的,可能一个轻易的小功能可能两千万人在用你的产品,可能是五万人在用你其中的一个小功能,很差。你换了一个功能里面有20万人要用,但是这五万人由于它是你的忠实用户,你干掉了五万忠实用户换来了20万人对你的新鲜和喜爱,你是不值的,这5万人对等的应该是100万甚至是更多,你会发现其实是亏的。
我讲过暴风原来有换肤的功能,06、07年我就放上去了,基本上没有人点。后来我们就把它去掉了,去掉以后我们被骂了一年多,你说一个人能坚持一年来骂你,同一个用户或者是同几个用户坚持一年说你把换肤功能给我弄哪儿去了,你会想想你加入另外那个按纽真的有多么大的帮助吗?所以你刚才提的问题我其实想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你给用户提供的服务,一旦提供上来,轻易不要动。
主持人:我在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是想,我们应该是只能做加法不做减法还是说我们在这个产品在上线之前要慎之再慎。
冯鑫:选择这个功能的时候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是你的大原则。在我看来是大原则,但是我们还是要再次强调,没有百分之百,但是你一定要坚持我是这样的人,比如说我就在这个立场上了,偶尔我会去那个立场下为了我的目的,但是那不是常态,常态是我站在这个点上只做加法,你刚才说上线慎之又慎,那是做每一个级别的产品你必须要注意的,甚至做五万十万级的产品的时候最好有养成这种好习惯。
主持人:冯鑫你会控制你的新功能上线加法的做的速度一般会是多少?
冯鑫:我们非常控制,原则上不让做太多的新功能,但是有的时候控制不住,产品有的时候不是我亲自做,其实很多人喜欢创新,谁不喜欢创新,创新意味着这个东西标的是我的名字,暴风现在标我的名字标不上去了,但是暴风的某个功能可以标你的名字或者是标他的名字。他会很激动,很兴奋,我统一叫点子兴奋性。
主持人:我们继续看微软操作系统开发故事也是一样,马上就要准备去构建这个产品的时候,那些程序员还在不断的把自己新的功能往里塞,确实是。但是在内部,你会怎么样去控制大家的这种兴奋症去抑制他们?
冯鑫:我们公司内部有培训,另外几个做产品的最核心的几个人其实不多,就是灵魂人物。这几个人其实我们基本上每天都有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以上的沟通,我们经常会聊天,大伙儿其实没有做到完全一致,但是基本上价值观差不多。
主持人:如果要是谈到播放这个产品的话,因为现在市面上首先会有这样一个小的问题,为什么最终中国本土的播放的工具能够大行其道,而像这种Media Player或者是realone这种工具会慢慢的消失或者是退出。为什么?
冯鑫:因为我也在外企工作过,外企可能在国外很牛,但是他们的核心技术不在国外,所以他们改版,比如说我们暴风影音今天也能做到一个月超过一次的改版,主要是改问题,我们一般都保持在两周一个版甚至快的时候一周一个版都有。我想他们可能一年改两次,差距比较大,每年差几十步,无论你个多高都很难反映这场比赛,而且坚持了五六年,这是一个点。
另外是我们的定位,我们定位让用户能够播出来这件事情,这一点,定位也非常准。
主持人:但是未来去看这场战争,未来的所有的竞争都会集中在播放上还是大家会走到一什么样的地方去?
冯鑫: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就是看视频这个领域,视频这个领域已经很复杂了,今年来看有视频搜索尤其是P2P已经是会比较复杂了,可能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主持人:我知道其实我们之前也问过冯鑫这个问题,暴风影音会往上走或者是往下走,比如说去把内容这个产业肯定也会延伸过去会找一些合作伙伴,但是如果从产品的角度去看,你会往下走下去吗?
冯鑫:不会。其实可能是我做产品的思路会贯穿到公司的策略当中,暴风到今天其实拿到手里,我们做的事情有两件,其实就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更加坚定的大踏步的走万能这条路。第二件事情是,暴风的用户它的习惯我用一句话来讲就是点一个文件开始播放,这是它所有的习惯。其实它不会看这个文件是谁的,他只关心这个文件的名字或者是文件的内容,他不会关心这个文件从何而来,是在线上还是在自己的本机,即点即播。我们暴风的第二条路是把暴风影音的在线视频和本地视频都有用户点击就可以播放。
主持人:在线视频是不是产业链的一个延伸?
冯鑫:我并没有说我要做一个片子,我的理解是暴风用户在今天视频可以看的情况下,它有一个自然的生长。就是我还从产品的角度,从需求的角度是很自然的我就做过去了。
主持人:其实我们在上次也聊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播放这个领域里头,超级解霸是很值得大家去尊重的一个品牌?为什么最终可能它依然会纳入到暴风的这个旗下来?
冯鑫:超级解霸真的是非常值得尊敬,它在视频技术的理解在中国目前还是顶尖的,甚至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超级解霸的问题就是在万能这条路上起步晚,当时用户大部分的时间是用一个光盘看的环境之下,他的影音功能是最核心的一个点。暴风今天是因为用户下载了不同的格式来播放,但是他在这条路上起步晚了。
主持人:但是这条可能是时代浪潮的变化,我们用户的需求已经发生变化了,可是用户发生变化这个时间也不算太长。比如说过去我自己还经常用笔记本看那些烂光盘,结果那个光盘坏了好几个,我到现在都还肉疼。
冯鑫:暴风自己生存的时间是03年到今天,6年时间了。
主持人:下一拨浪潮你自己是怎么看它的?
冯鑫:我暂时没有看到。如果到了的话,也许我会警觉它。
主持人:依然还是在线?
冯鑫:今天我看到暴风是万能,在线这条路对暴风来讲很快的就过去了,它并没有让我去勉强,它仍然是一个播放器一个顺畅的过渡,既然是顺畅的过去了,那么我就再建这个浪潮了,这个应该是一个小浪,在线这个浪不是大浪而是小浪,是说你好还是你不好,这个小浪我们抓住了,但是下一步小浪也好,大浪也好我们没有看到。我们随便设想,有没有将来确实从手持或者是从其他的终端又攻回来了,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我们就不清楚。
另外,用户喜欢再一个类似于浏览器的方式下进行搜索,我们会做一些努力,但是用浏览器来做搜索谁也逃不开,相比之下我们的这个继承性没有那么强。
主持人:对于暴风产品本身未来的走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判断呢?这个东西也会很简单,我们自己来看很多的产品,第一,现在我们已经无可避免的看到开放性已经成为所有互联网产品的许许多多人向往的一个目标。
第二个,现在许许多多的产品一旦成为产品往下走就会甚至成为一个底层的结构。比如说我们看到开放的无处不在的“推特”(音)越来越成为底层,现在看到谷歌,暴风影音或者是影音播放,这个产品本身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
冯鑫:你说的这个方向我是认的,我们目前做的两件事情都是本着一条路叫开放。今天你看到的所有的视频的玩家只有暴风影音大家都不为敌,互相之间都有敌对的东西,但是暴风基本上和大家都不为敌,无论你是直播还是点播,还是你提供高清的浏览器方向,对于暴风影音来讲全是可以纳入的。我们都可以让它原有的商业模式或者是视频广告的展现机会变大,对于暴风影音的用户来讲,就是打开暴风影音像打开电视机一样,暴风可以什么都不是,你可以当它不存在,你加入电视机没有中央一台,没有湖南卫视其实也没有意义。我们只是接入,我们可能只是分得一杯羹就好了,或者是很小的一杯羹就好了,这是一种很好的开放姿态。并不是用这么大的客户端去导向一个视频网站,在暴风的形态当中,我觉得那不是我们顺势而为的东西,而是有那种贪婪。
暴风整个的播放都是需要一个播放的技术,我会把这个技术再传下来,再做一些独有的格式,然后再把一些核心传下来之后,让别人在这个核心之上开放自己喜欢的播放器或者是垂直领域的播放器或者是页面的播放行为。在这部分我们也是做一些工作,只是进展不太顺利。
主持人:可能我们在听前面一个部分的时候会比较有意思,在于这种商业模式,商业经营上的一些开放或者是合作上的一些开放。在这一块的时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产品经理可能他在构思他的产品的时候更多的是想到功能或者是应用。但是当另外一个层面,当运营或者是市场这个需求冲过来的时候,一般会是怎么样去调整产品,舍得和不舍得之间一般会怎么样衡量决定?
冯鑫:你是指对用户有影响,做广告这样的行为是吗?
主持人:没错。
冯鑫:这是最痛苦的行为。其实理念上一个公司做的事情应该是他做得越好,他给用户服务得越好,他应该赚更多的钱,比如说我们说传统的类似于海尔冰箱,他的服务越来越好,他的冰箱做得越来越好,他赚的钱越来越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行为。
但是在暴风影音这个产品上,从互联网产品上,他们都会有这个问题,你好像一算钱就变得邪恶,你就会影响用户的感受,我觉得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一个不成熟的领域,如果我们在一个成熟的领域,就是暴风其实理论上可以变得更干净,如果我们在一个成熟的领域当中,也许用户只是看视频,可能不是我的广告,可能是别人的广告,赚的钱只是暴风得到一部分。我想这一天会来,但是今天没有来,就有一个问题,我们要生存我们才能坚持下去,这个生存过程当中,能活下去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用户着想,这是我们另外一个原则。
主持人:冯鑫讲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可能这个问题和前面一个问题结合起来一起来问了。第一个是冯鑫谈到说,可能我们很长很长时间都在做一个功能,我在纳闷说,他会不会是很枯燥的一个工作。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当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又在做这样一个工作,又不得不去做这样一个工作的时候,如何去调整自己既能尽量减少影响用户的体验,自己又能够生存下来。这种平衡是怎么样去做到的?
第三个,你现在在做企业运营,具体做产品的人可能只考虑产品的问题,那么你如何让他走到一个和你同样的高度上来,去考虑更大的一个层面。
冯鑫:肯定不会,其实做产品的人不会枯燥,我们有的时候要劝做研发的人,做产品的人不会,因为他们做产品的人都是有目的性。我们其实都会面临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们要价值观统一,我们这个东西所拥有的一些技术,所拥有的一些思维方式算法框架是否更好就可以了。既然我们是在一个社会上工作,我们就要提供这个社会上有价值的东西,既然你来打工,你没有选择去科学院或者是物理研究所工作,你就要去面对它,这个要面对,我们在培训的第一课就要把这个讲完。
第二是在这种状态下怎么样找到这个平衡,这个平衡其实很简单,是节奏的问题。
如果在去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上市计划,可能我就不平衡,可能我会不顾用户感受去赚钱,我会发现,当我的商业模式没有探到一条正确的光明大道的时候我就不会提我是否有上市,有什么计划,你不要去讲。我们只能估算暴风什么什么时候上市,但是那个时候我没有做为上市准备的工作,之前的原则也很简单,活下去,当然要活下去,发得起工资,所有的程序员能够有钱拿回家。发得起工资的情况下尽量为用户着想多赚钱,当你发现赚钱大道的时候加速快跑,有一家公司说我没有考虑到正规化模式的时候考虑上市了,实际上是掌握节奏的问题。
我们公司就是沟通比较容易,沟通比较畅快。我有一个想法,只要有一个小的变化和感受我都会跟他们叫过来,我最近有什么事,我是怎么想的,你看原来的想法是不是要调整一下,我会跟他们沟通非常很多,所以我们的脑子基本上在一个水平线上。
主持人:可能也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可能可能要进入最后几个小问题的阶段。你刚才讲到价值观,讲到你和你的员工是怎么沟通的,我也很好奇你和于军的沟通或者是你怎么样看杨欣平,我们会很好奇,经常大家做产品非常棒的顶尖的人在一起聊产品,那个时候聊的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或者是简单进行沟通,关注点在哪里。
冯鑫:这个问题很好,第一,我客观来讲做产品一般,我不是特别好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但是我会特别有兴趣,有可能我会找他们去问,我一般问问题会问得很微观或者是赢在哪儿,输在哪儿。为什么?我说自己也好,说别人也好,你说那个产品,比如说输入法赢在哪儿了,输在哪儿了。如果我们再做输入法想赢它,机会点在哪儿?大部分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另外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你自己做产品,你觉得你厉害的是什么,你最差的是哪个方面,我一般都会这么去提问。大伙儿其实这样的话,也可以聊很久,然后有一些观点不一致互相就PK。
主持人:你经常聊天的顶尖的产品经理,他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点,一些共同的特性?
冯鑫:第一点特别明显的,足够的冷静和清醒。第二点,其实都是有原则性的,就是没有哪个是没有原则性的,都没有点子都不会轻易的动自己的原则,这两点很重要。
第三点也很重要,叫勤奋和学习,非常勤奋,基本上是24小时工作,而且他们对学习的欲望都非常强,我觉得这三点都特别明显。
主持人:可能我们在陆陆续续的在和这些产品经理聊的过程当中确实也感觉到这些方面。
最后这个小问题会更简单一点,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聊暴风影音这么几年的发展情况或者说聊它的一些产品思路,即使坚持万能这个核心不变,冯鑫你会对于这个产品本身的定义由最早你决定要做,你整天在计算机面前决定看重这个机会决定要做到今天经历过这样一些大的波折或者是一路坎坷走过来之后,你对它的定义扩展有没有新的一些看法?或者是更大的一些扩充?
冯鑫:其实没有扩充,而是原来我们说得少。我觉得暴风实际上在我的心目当中,它实际上是用户展开互联网视频之旅的起点,但是我找不到一句话来形容,就有点像你看所有的资讯你是从浏览器开始的,你看所有的聊天,你在互联网无论在哪儿认识的你就会留一个QQ号,因为就像电话号一样。你看微软三大布局里面,互联网、MSN、Mediaplay和播放器。我觉得可能是这么看。
主持人:或者是多媒体世界从播放开始。非常感谢冯鑫和我们沟通交流这些很棒的一些思想,再次谢谢冯鑫。
冯鑫:谢谢大家!也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