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1延益中期小结
(2011-07-08 09:25:49)
标签:
转载 |
延益:这篇文章摘自给朋友的邮件,就当作简短的中期小结吧。
……
从这个角度看,资产管理业是很艰难的行业,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承受莫名的委屈、误解和非议,仅有投资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即使象巴菲特那样实至名归的投资大师,也曾数次饱受质疑和非议,伯克希尔的股票曾四次跌幅达到50%。
文章是“实力投资”管理人陈理所写。(原文见:《泥土饱受侮辱,却以花儿作为回报》http://chenli.blog.cnstock.com/1798188.html)
……
实际上,他们面临的困境是:如何评价投资管理的成功与否?
这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到底做得如何呢?盈利是衡量标准么?或者是经验,看调研了多少企业、写了多少研究报告?或者是成长,看读了多少书,整理多少线索?等等。坦白说,我觉得这些都可以是借口,但无法作为评价建仓是否恰当、理性的衡量标准。如果盈利掩盖了建仓时的盲目、冲动和赌博。那种盈利,在长期看迟早会变成亏损。这绝非是我们追求的。
盈利只是正确决策结果,而不是目标。我们的目标应是决策和交易过程的正确性。我个人呢,或许可以用这个标准衡量上半年的A股投资主题——折价。
1,仓位回顾。(略)
2,建仓锚点回顾
回顾所有股票建仓过程篇幅太长了。所以,这里仅以结果选择若干锚点。
1)中国平安。
2009-8-8,中国平安换股收购深发展获得进展。根据合同新桥投资可以选择现金出售深发展或者换中国平安股票。新桥投资选择了中国平安股票,成本约40元。这个价格可视为中国平安的收购价格(2009年)。在二级市场,投资者很难用这个价格买到中国平安股票,我去年个人买入的成本价是46元。
2011-6-17,中国平安向定向郑裕彤增发2.72亿股H股,发行价格为71.50港元/股,折合人民币60元。
今年,中国平安的建仓成本是49元。因为中国平安的发展不错,与香港的折价也非常大。对于上月出现45元的低价,我始料未及。很可惜,没有拿到更好的价格。这虽然不算完美,但至少赢过了香港富豪郑裕彤,等他赚到钱的时候,咱们已经领先了整整25%了。
对平安的投资,成本与上半年最低价相差近10%。所以,只能打个六分。
2)招商银行
2010-3-1,招商银行发布2010年度A股配股发行公告。公司拟每10股配售1.3股,配股价格为8.85元/股,A股和H股配股拟总计募资220亿元。
招行的建仓成本是12.6,远高于8.85的配股价格。但配股价是招行回馈股东的成本价,在二级市场根本买不到。假设考虑配股时,招行市价为16元,则实际配股成本为15.17。从这一点上看,至少战胜了国内97%以上的机构和散户投资者,拿到的价格也足够低,比今年以来的最低价12.5仅高出0.1元。
对招行的投资可以打个八分。
3)苏宁电器
2011-6-18,苏宁电器发布定增方案,公司拟以12.30元/股非公开发行股票4.4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55亿元。据悉,12.3元/股发行价较定价基准日前20日交易均价的90%,即10.97元/股,溢价12%,而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以其全资拥有的南京润东投资出资35亿元参与认购。
虽然,对比苏宁和国美各种情况并寻找折价是我买入苏宁的主要原因,但张近东的溢价增发犹如给了我一个奖杯。若考虑到是先手,则完全可以接受12.6成本价。作为散户和业余投资者,时间、精力、技能都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价值和估值的判断能先与企业本身,实在不容易。这类一小步的领先,总能让人高兴一段时间,呵呵。
这笔投资,可以打个九分。
4)民生银行
成本价远远低于史玉柱的增持价格。这已经是最好的证明了。能与史玉柱为伍并不落于下风,别无他求了。这笔投资,十分。
5)格力电器
2010-5-21,格力二股东京海担保持续购入公司861万股,增持比例为0.46%。京海担保持股比例由9.82%增至10.28%。详细来看,京海担保于5月份增持647万股,价格区间在20.15-21.75元/股;6月份增持222万股,价格区间在18.63-20.82元/股。由此粗略估算,公司此次举牌耗资约在1.7亿左右。
格力电器是我去年买入的股票,成本价低于二股东增持价。
格力看起来这是一笔最成功的投资,盈利不少。然而,我只能给自己六分。这本该是我一直关注的股票,但自股价从13上涨到24,我一直未重新研究,也未增持,导致帐户对格力增持的成本走高。
对于今年21元的增持成本,希望能物有所值。
6)比亚迪新股申购
这是我玩股票来第一次新股申购。考虑到,比亚迪在香港从85跌倒22HK,巴菲特的光环已被理性和恐惧同时冲淡。另外,A股招股价也低于香港的交易价。所以,我把剩余资金都用于申购比亚迪。
结果中签了,也获利了。但是由于冒了未知风险,对比亚迪企业也未仔细评估。这笔投资只能打八分。
7)杭汽轮B
杭汽轮B是一个纯B股企业,没有参考点。但通过企业分析,对杭汽轮的价值我确信无疑,特别是杭汽轮对杭州银行利润隐藏部分。我相信是金子,迟早会发光。持股以待,这笔投资八分。
3,总评和计划
A股今年刚开始投资,经验不足。不过,总体还算幸运,比较顺利。在股指不断下跌中,选择的股票大都未破前期的低点。总资产十分稳健,不仅没有浮亏,还略有盈利。相对同期指数,至少领先了7%的优势。所以,可以打个七分。上半年的折价主题的建仓接近尾声,仓位已经到位。下半年在A股以观察和等待为主,交易仅作为微调的手段。
下半年,打算更多的关注B股,投资主题也会从折价调整为B股。这可能是一块未被开发的金子。原因是B股投资有一点小小门槛。就如很多酒店只要询问就能给予折扣,这个小小的门槛也挡住了大多数人的脚步,无法享受折扣。这太美妙了!一个简单的门槛把大多数人挡在门外。我相信,有时候赚钱犹如一声轻轻的询问,毫不起眼,却奠定了基础。
另外,我得多投入精力到H股了,毕竟已经半年没有关心了。上半年,H股帐户市值出现了20%以上的波动。哈哈,果然还是精力有限啊,得收缩战线了。持有股票数已经快15个了,照顾不周啊。
4,持股15反思
为何会持有这么多股票?我想大概是两方面原因:一,学生的心态。总想着多了解一些企业、多了解一些行业。了解多了就手痒了,为了深入了解,股票个数自然就越买越多。二,弱者的心态。面对市场和企业,没有那份自信和实力可以重仓在一个或两个股票中。资本的原始积累太辛苦,我输不起。三,寡妇的心态。千金散去还复来,那是指超强的赚钱能力。而我赚钱能力与自己资本量紧密相关。所以,宁可选择平庸收益,也不要重头再来。
这背后,还有一个潜藏的心态:自卑的心态。回头看看我写的中期小结,自始至终,我都在参照点上寻找安慰。哈哈,不以直接的盈利为目标,而以做得不烂为借口,那不是自卑是啥?”盈利只是正确决策结果,而不是目标。我们的目标应是决策和交易过程的正确性。”好听的牛皮而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