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段永平:关于投资(上)

(2011-07-01 16:01:03)
标签:

转载

分类: 段永平雷军文章
前言:厚积薄发的结果:朴实无华(阿段)。

投资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东西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投在你真正认为会赚钱的地方。我对所谓赚钱的定义是:回报比长期无风险债券高。
真正懂的东西!真正认为会赚钱的地方!

我说的“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投资”的意思是我认为并没有一个“只有‘某种人’才可以投资”的定义。
但适合投资的人的比例应该是很小的。可能是因为投资的原则太简单,而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难的吧。
(我一生经历过无数的转折点,我从来都知道哪一条是正道,不管情形如何,我确实知道。但我从来不走正道,为什么?因为走正道太辛苦了!--闻香识女人)

顺便说一句什么是“简单”的“投资”原则:当你在买一只股票时,你就是在买这家公司!简单吗?难吗?
(买入,假设收购;卖出,假设被收购。)

我缺乏财务方面的系统知识,但我很精明,很会看人,也能对行业的潜力有个大的判断。我能否对一个我很看好,很相信其能力,且认为其准备创业的行业看好的人,进行投资。我可否基于综合考虑,尤其是以人为核心,来进行投资呢?这算不算是价值投资呢?
我认为算,但要把责权利说清楚。
(安全边际,没有绝对清晰,有相对模糊。)

拿点准备亏掉的钱出来下手就知道了。看书学游泳是学不会的,下水吧。不过别淹着了。
(市场的本领:把简单变成复杂;把直线变成曲线。)

关于怎么投资的书,我觉得最重要的书是巴菲特写给股东的信,其次是巴菲特平时的言论。如果你真看懂了,你就可以开始了。如果谁觉得巴菲特已经过时,谁在投资时就该小心了,不然过时的很快就会是自己。该讲的老巴都讲了,别人谁讲的都不重要,能不能理解完全看自己的悟性和造化。
(奇怪的是,有人认为巴菲特太小气。)

投资的一般规律是:出手越多,赚得越少或赔得越多。
如果谁觉得投资的一般规律已经过时,谁在投资时就该小心了,不然过时的很快就会是自己。

现在的CEO在管理和战略上比以前强,而且没有包袱,容易平常心去做正确的事。
(平常心,于是做正确。)

不能简单的单纯看数字,除非账面净现金多过股价了。pe=10意味着要10年才能赚回股价,如果你想买的话,你必须认为10年内的平均年利润要达到或超过现在的年利润。
(低市盈率投资方法,有条件。)

投资在S&P500。近100年的平均年回报大约是9%。
所以只要能找到任何年回报大于等于9%的投资我就可以考虑投。
问题是,拿利息绝对无风险,而投资则有可能血本无归。
所以风险是决定是否投资的第一考量。
在自己懂的东西上投资最重要的就是能看到风险在哪。
不同的人由于懂的东西不一样而投资在不同的投资标的上是很正常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但短期甚至长期回报有可能会不一样。
在自己懂的东西上投资最重要的就是能看到风险在哪!

无论如何,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投资是投资在教育上。
(即无论如何,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投资是投资在人上。)

我总觉得价值投资就应该长期持有的说法是对价值投资的误解。误解最大的无过于“长期持有就是价值投资”了。但是,买到了便宜的好股票最好不要轻易出手。
(正是正是。)

林园的东西我看过,他是个很好的价值投资者。。
(林园的东西,上乘)

你要了解一个公司才能坚持啊。我能坚持就是因为我了解。
(邓普顿:观察公司未来5年的收益这种做法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即它会从心理上迫使你对任何近期的干扰噪音不予理睬,尽管这种噪音已经完全淹没了市场。)

我们认为消费者是理性的意思是从长期来看的,套用一句俗语叫“童叟无欺”。也就是说无论消费者眼前是否理性,我们都一定要认为他们是理性的。不然的话,你经营企业就可能会有投机行为,甚至会有不道德行为。
从长期来看!

董事会的作用是不让做不对的事,不应该建议什么。
不让做不对的事!

总而言之,还是尽量不要帮人投资的好。推荐股票也要特别小心。
(正是正是。)

其实我最高兴的事就是我不在一线公司做的比我在的时候好。我这个人比较懒散随意,不是一个好的CEO人选,现在证明我对了。
(人走茶凉是没能力。王石走了万科垮了是大忽悠。)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书是闲书。判断好坏的标准是常识。)

价值投资者眼里只看投资标的,不应该看别人。
(正是正是。)

投资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你就想在这个价钱买下整个公司,然后把他下市。意思是如果这不是一家上市公司,这个价你买吗?
(收购、下市,不存在更好的定义!)

我可以用7S去分析公司的问题出在哪里了。有的问题可以解决,那就是机会。有的问题不好解决,那就先不碰。
有的问题可以解决,那就是机会。

没有看好的行业(但有不看好的行业),只有看好的企业。
(没有看好的行业,段永平:成长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需要胆量的是投机
(还是不小的胆量。)

李驰说低风险才会高回报!我也这样认为,段先生一定也一样吧?
长期来讲很对呀!
(投资--最佳的进攻就是防守。)

我记性不好,觉得能记住一句话以上的的就是好书。
(我也是。[转载]段永平:关于投资(上)

段前辈能不能推荐几本投资方面的书?
本人唯一看过书就是巴菲特给股东的信,好像还没看完。道理讲来讲去都一样,明白了就行了。其他的书我翻过一些。我认为,如果你能明白巴菲特,别的书不看也没关系;如果你不明白巴菲特,别的书不看也没关系
好像还没看完,可爱的段前辈!

一般而言,我评价企业的主要标准就是其健康度,其他都相对次要。
(经营--最佳的进攻就是防守。)

机会很多的话就无所谓机会了。空仓是件非常难的事。巴菲特的经验是当有钱没东西买的时候就很容易犯错误。空仓总比犯错好。
(不会空仓等于不会价值投资。)

我也不知道啥时候卖好。反正不便宜时就可以卖了,如果你的钱有更好的去处的话。顺便讲一句,我个人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价值投资者不应该寻求抄底。抄底是在看别人,而价值投资者只管在足够便宜的时候出手。
对我而言,如果一只股我抄底了,往往利润反而少,因为反弹时往往下不了手,所以容易失去机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买万科时我们就正好抄到底了,郁闷啊,买的量远远少于我们的原计划
(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价格合理的股票不一定非买不可。我的观点是只有价格不太合理的时候才是机会啊。有时候可能会等得很难受,尤其是大牛市的时候。Buffett说过,最难的事是什么都不做。呵呵,他都觉得难,我们觉得难也就很正常了。
(想想价格为什么不太合理。)

我不是很经常看财报
比较在意的数字是几个:负债、净现金、现金流、开销合 理性、真实利润、扣除商誉的净资产,好像没了。
我看财报主要用于排除公司,也就是说如果看完财报就不喜欢或看不懂的话,就不看了。
决定投进去的原因往往是其他的因素。
(我看财报主要用于排除公司!决定投进去的原因往往是其他的因素!)

有时也看点书,很少有看完的书。
(段前辈的智慧,即正确地想事。)

如果不考虑手续费的话,投资什么和你有多少钱没关系。
没关系!!!
(能力圈,有关系:真正懂的东西;真正认为会赚钱的地方。)

想长期拿得住一只股票必须全面了解所持公司。
(正是正是。)

危机大概5-8年来一次,希望下一次来的时候你记得来这里看一眼,然后擦擦冷汗,然后把能投进去的钱全投进去。千万别借钱哦,因为没人知道市场疯狂起来到底有多疯狂。
(千万别借钱哦,别把机会变成危险。)

一般来讲,当我买一只股票时,一定会有个买的理由,同时也要看到负面的东西。当买的理由消失了或重要的负面东西增加到我不能接受的时候,我就会离场。太贵了有时会成为离场的理由。
(负面的东西!我还差得远呢。)

其实是不是便宜货应该是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机会成本来定。
(机会成本!安全边际!)

我记得当年我们买万科时就有人问过我,说万一万科假账怎么办。我说,以我认识的王石而言,他绝不是会关在房间里和财务商量个假账来蒙股东的人。其实那时和王石不熟,现在也不算熟,就是直觉而已。
(我的直觉:吉利>比亚迪。被影响的直觉是错觉。)

我们买创维时创维的市值只有十多个亿港币,他们那栋大楼都快有那个价了。创维在电视机行业里算是最健康的企业了,不太会乱来,长期而言,如果他们都无法生存,那这个行业就将不复存在了,句号。
(他们那栋大楼都快有那个价了,更明白了。)

投资看的是资产(真实净资产),或者说折现到今天的资产,所有的因素都可能会有影响,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最坏的因素。
(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最坏的因素!)

我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公司的成长性,除非我很懂他们的生意。
(高速的成长要理解的深入。很懂,是很懂。)

一个公司的价值不太会因为一个危机发生大的改变,但价格会。所以,危机时往往是加码的机会,因为有很多好公司的价格会掉到价值以下。
(一个公司的价值不太会因为一个危机发生大的改变,但价格会!)

以前网易每一次到目标后我都认真重新评估一次,不然不会拿了8年多,正好一个抗战。万科到了基本价以后就没有重新评估就卖了,少赚了很多。
(重新评估,持有时候最重要的事情。)

便宜的股票当然是很难买到的,但早晚都会出现在市场上。
(价值投资的核心:相信“早晚”!)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过于低估和高估都容易有问题。
我比较客观看待自己。
(收到收到。)

如果我的钱不是多到会严重影响价格,我又觉得确实很低的情况下,我会一次性进的。我总觉得不要太贪心的好。
(我会一次性进的!)

紧张一般都来源于不了解。当你真的很了解你的投资标的时,下跌往往会让我觉得高兴或无动于衷。
(下跌往往会让我觉得高兴或无动于衷。如果出现其他情绪,需要重新评估的不是股票,不是公司,是自己。)

如果你认为高估是当然可以卖!
不过认定高估并不容易。
(安东尼·波顿:人们会受股价走势的影响。每个人都会受其影响,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股价上涨则会让人自信和执著。

价值应该是现在的净值加上未来利润总和的折现。这个未来一般计算多少年?
这只是个思路而不是个算法,反正我从来没算过,我想大概也没人能算。
因为是个思路,多少年其实并不重要。由于要折现,20年和30年的差别并没有想象大。
(咱不丢人!)

轻资产的公司是不是给高点溢价?
无形资产也是可以折现的,所以我不建议单独考虑无形资产,因为公司的获利能力里已经包含了。
(获利能力,关键。)

其实背后有一个不太简单的东西就是我能够坚信GE是家好公司,好公司犯错后能回来的机会非常大。
其实比我会算的人大把,但知道如何坚信确实不容易。
(好公司犯错后能回来的机会非常大。)

公平往往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对于每个人而言,结果可能都觉得“不公平”,但决策过程是公平的就行。
(正是正是。)

本分我的理解就是不本分的事不做。
所谓本分,其实主要指的是价值观和能力范围。
赚多少钱不是我决定的,是市场给的。
(本分,遇事默念三遍。)

年轻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安全和健康,不要仗着年轻而不小心。呵呵,我知道说了一般也是白说的,我年轻时也听不进去。
(我年轻!我听进!)

如果你赚的是本分钱,你会睡得好。身体好会活的长,最后还是会赚到很多钱的。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赚钱的人其实不快乐。
(容易赚的钱,不本分。)

我不是八面玲珑的人,也很容易得罪人。不过,如果能习惯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误解的机会会小些。坚持原则有时确实会有人不高兴,但不坚持的话最后是大家都不高兴。
(嗯,妈妈有教过。)

我们公司绝对没有任何“高明”之处,但确实相对比较本分,所以犯的大错少,活下来的机会就会大些。
(活下来,最希望。)

成功是失败之母。微软陷在过去的成功模式中出不来,估计以后也很难出来了。
(藏在成功里的失败,小心小心再小心。)

市场占有率是果不是因,在乎也没用。
(收到收到。)

广告不会赋予产品任何东西。广告只是表达产品而已,好的广告表达的效率高。一个好的广告的制作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大多成本很高,不了解的人很难想象。
(正是正是。)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