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什么商业的神话,只有不屑的努力

(2011-07-01 11:25:28)
标签:

杂谈

辞职至今,有3周了。这3周时间内,有激情迸发的时刻,也有黯然失落的经历。

       公司于2010年3月16日注册下来,迄今正好一周年。现在辞职,实在是时不我待的感觉。自己采访过数百家企业,阅读过数十本企业传记。其实,最想说的就是:没有什么商业的神话,只有不屑的努力。前些天,写了一段话,说创业的感受。创业者的几个阶段:1、商业模式期:逢人谈模式为酝酿创业期;2、执行力期:逢人谈执行力为初创期,略有眉目;3、团队期,逢人言团队,为创业发展期;4、人才期,逢人说人才可贵,创业发展新瓶颈期;5、文化期:逢人谈企业文化,稳定期或装B期。

        其实,在一年前的时候,自己考虑最多的就是商业模式,虽然也考虑过后面的问题,但都是浮光掠影。而今时刻,考虑最多的是执行力,团队的执行力差强人意,因为创业初期,很难去找准赢利点。只能是大方向清楚,小方向正确,细节上摸索。我这样的传媒人,对方向有感觉,对市场很钝感。经历过一年的摸索,其实也逐渐有了感觉:传统企业中的快消品企业是客户,为他们提供电子商务的咨询。客户很明确,业务怎么开展有点模糊。感觉企业不愿意采取全包式的,都喜欢自己摸索着来,等摸索不懂的时候再问,之后再摸索。很少有开放的企业,对你开放,采取分成的方式来合作。

        如果还是记者,肯定会骂企业不够开放,不够共享。但是既然自己做了企业,想让这些成为自己的客户,那么只能去揣测他们的想法,为什么不愿意采取分成的方式?实际上,这代人最关键的是开放的心胸以及思路,因为信息化的碎片使得利益链条不断裂变,一个人不可能全吃利益链,分享非常关键。利益或者说资源的分享不是说个人或者企业的美德,而是生存的必须。没有开放与分享精神的企业难以长久,如果能够再有点幽默感,这个企业就会很有趣了。很多老板都知道成功不能复制,但他们就期望咨询机构能够负责一个成功的案例在他们自己身上,这岂不是很荒谬么?

        现在自己在做一个案例,因为没有案例首先是团队没有自信,其次是客户没有信心。用三个月的时间来做销售,达到1万件的销售量。淘宝店达到皇冠级别,独立商城注册用户超过千人。日均销量超过100件,单月营业额在10万左右。立此存照!相信没有什么商业的神话,只有不屑的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