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中国企业家是业余选手
(2011-05-08 15:11: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段永平雷军文章 |
不久前的一个雨天,记者在北京见到了步步高老总段永平。他每两周飞北京一次,就是为了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攻读MBA。其实,出生于1961年的段永平的学位在中国企业家里算是很高的了:他先是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接着又拿到了人民大学经济学的硕士。1989年段永平在小霸王初闯江湖的时候,被人称为“书生”。 在中国企业界,段永平这个“书生”已经成了一个传奇。人们认为他不论进入哪一行,都能比别人做得更好。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他于1995年创建的步步高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如今在业界已经数一数二。而他本人却以“沉稳、保守”著称,常常对媒体保持沉默,包括此次攻读MBA。 记者:你的MBA课程什么时候开始的? 段:我这次来是第二次。 记者:你的学位也不算低了,为什么要重返课堂学习工商管理? 段:中国企业家大多属于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企业管理的基础训练,他们的基础素质是勤奋、努力。在企业规模不大的时候,这些已经够用了。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对管理者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我再进课堂,其实是为本企业管理层进行再培训开了一个头。其实这对于不断发展进步的企业来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不过现在老板级的人中参加再培训的少。 记:你为此付出的成本有多高? 段: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我付出的成本最高的是时间。毕竟时间对我来说最重要。 记:你认为企业家需要此类培训吗? 记:你当初从小霸王出来,是因为不想当打工仔,想自己当老板? 段:其实也不是。主要原因是自己觉得不好玩了,想换个地方。当然,想分得企业的股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段:我是创业者之一,主要还是管理者。别人把“步步高”和“段永平”连在一块说,是因为不管在企业内还是在企业外,我被大家当作了一个符号,一个旗帜。做好了是团队的合作好,做不好主要还是由于我的错。在中国创业者和管理者通常无法分开,而在国外就不同了。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企业,不可能总由原来的创业者管理,所以职业的管理层就容易出现。 记:你怎么看国内的企业? 段:现在进入全球500强的国内企业能叫企业吗?管理者的薪水低,企业经营得好坏与己无关,企业垮了都不用心疼。真正的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和效益是连在一起的。其实目前有些企业提出的“进入全球500强”的说法很无必要。因为在一两年的时间里赶超国际企业,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就和中国篮球赶超美国“梦之队”一样。冲出国门与人家交手的结果多难堪。早知如此何必一定要丢人现眼呢?奇怪的是中国的企业界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 记:你怎样看待中国的企业家? 段:中国的企业家都是业余水平的,不过其中也有好的。敬重的企业家有,可说不上崇拜谁。联想的柳传志算一个,李泽锴的成绩与柳传志比,要差一些,他头上老爸的光环很大,如果没有这样的家庭背景,搞什么“资本运营”也没人理。其实媒体对待这个“华人小神童”应该爱惜一些,不要三棍两棍又打死了,但李泽锴不是企业家里的业余选手,他受到的是系统的专业训练,是专业选手中的初级选手,而柳传志就不一样了,他是业余选手中段位很高的一位。联想发展10多年来路子走得比较正,是在认认真真的做企业。我很敬重柳传志。 记:步步高最新的广告人物是美国动作明星施瓦辛格,你们是不是特别喜欢用明星做广告? 段:用施瓦辛格是我们很早就决定的。我们比较喜欢用名人,名人市场号召力大,而且用名人也很便宜。 记:到目前为止,步步高在广告上的投入有多大? 段:我们总共投了几千万吧,在国内肯定没有一家企业像我们的投入这么大。 记:国内几家在短期内全力追求广告效果的企业,如秦池、巨人、爱多等等都先后倒了。你如何看待此事? 段:企业的发展最终要靠产品,而不是广告。广告只是品牌经营的一个方面,不是唯一重要的方面,没有广告不行,光靠广告也不行。几年前媒体报道说,我与胡志标抢标王,其实我们的目的不是标王。算算这几年我们花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费,恐怕比国内任何一家企业都要多。但最后垮的不是我们。 记:你在网站上做广告吗? 段:国内有几家网站做得不错,可是我为什么到网站做广告?他们现在在烧钱,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赚钱的门路。所以网站找我做广告我不去。他们反正活不了多久了,找到厂商宰你一刀是一刀。 记:前不久,有人给哈药六厂算了一笔帐,说他们投在各地电视台的广告费用达每天200万元。你怎么看传统企业如此烧钱? 段:他们在短期内集中宣传的战术很成功,短期内花的钱比我们多。但是品牌的经营不是一城一池的事情,经营品牌要有耐心。 记:步步高以后准备走国际化的道路吗? 段:我们最近在香港地铁做了一些宣传,准备开拓香港的DVD市场。如果连国内市场都做不好,怎么做国际市场? 记:你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成功人士。你怎么评价自己? 段:我历来胸无大志,从来保持着平常心。做企业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赚钱是手段,是过程,但不是一切。 |
《中华工商时报》 2000年09月26日 |
前一篇:[转载]曾国藩300条慧语
后一篇:王石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