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容:2010年投资了12家初创公司
(2011-01-14 12:44:06)
标签:
杂谈 |
光速创投起初关注更多的是TMT行业,比如快钱、天利半导体、银河传媒等。之后逐渐扩展了投资领域,乐拍电视购物、美钻石油钻采系统(MSP)等均为其董事总经理曹大容的得意之作。 创业板的出现缩短了创投机构从投资到获得回报的时间。那么,在创业板之外,中国究竟还有哪些市场是外资创投所青睐的?
光速创投是一家美国创投机构,主要在美国、中国、印度和以色列的信息技术领域进行天使及早期投资,其中,在中国的投资开始于2004年。
光速创投起初关注更多的是TMT行业,比如快钱、天利半导体、银河传媒等。之后逐渐扩展了投资领域,乐拍电视购物、美钻石油钻采系统(MSP)等均为其董事总经理曹大容的得意之作。
记者:您目前主要关注哪些行业?这些年,您对行业的选择有怎样一个变化过程?
曹大容:以前我们关注的面很广,包括制造、传统能源、机械等,但近几年比较集中在高科技和消费行业,因为现在这两个行业的投资机会比较大。其中,2010年对消费行业关注最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无线两个领域,我们投资的三个消费行业类项目中,两个都与互联网、无线相关。此外,以往高科技的投资比重可能占60%,现在达到70%~80%.
记者:目前主要采取什么样的投资模式?从投资到获得回报的时间大概是多久?
曹大容:我们投资一家企业,主要是协助企业从零开始发展直到上市。我们所投资的企业往往刚成立或还未成立,处于无任何业务的状态。我们今年一共投资了12家企业,差不多一半都是属于此种类型。这种模式风险很大,但相对应的回报会很高。从投资一家企业到能够有回报,在中国需要的时间为3~5年,在美国是4~7年。
记者:在中国,创投们似乎更关注B2C行业,您怎么看?您目前投资了哪些B2C企业?
曹大容:中国的B2C刚刚起步,很多广告的投放仍处于原始的模式,简单的根据时间来决定。在B2C行业,我们目前投资了一家中国领先的数字广告技术及增值服务提供商——聚胜万合公司(Media V),是专业从事精准营销及数字营销的专业广告技术和服务公司。
创投公司会关注B2C行业,有一定的原因:第一,B2C企业销售方面的增长率很高;第二,B2C行业需要资金,综合考量风险和回报率,可以发现机会还是蛮大的。
记者:目前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物流公司都开始向B2C行业发展,比如申通、圆通等都试图取代淘宝,而B2C企业则自建物流。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曹大容:如果B2C企业只是单纯做买卖的生意,只是一个门户,其实要生存不太容易。我们发现,很多问题都出在物流公司,由于送货人员的态度不好,以致消费者的回头率很低,因此我们自建了物流公司,自己穿上制服送货。虽然这其实比较浪费资源,但由于物流公司发展不健全等原因我们不得不建立自己的物流公司。
自建物流的B2C企业我们也有涉及,投资了乐拍电视购物节目,是山东境内唯一一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专业电视购物频道。
记者:中国半导体行业一直处于不太景气的状态,您怎么看?您认为中国半导体产业中哪一个环节比较值得投资?
曹大容:不仅仅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如此,全球半导体行业都处于不太景气的状态。鉴于此行业的特性是主要面向消费者且竞争激烈,因此每一个环节的利润都被压得很低。通过分析和对比,我们发现,半导体行业中的通讯设备,诸如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的投资价值会更高一些,因为这些产品需求量很大,生产销售量都可达上亿。目前我们投资了LCD和半导体设备制造两方面。
客观的说,半导体行业好的设计团队依然集中在美国。我们在考察企业时会区分不同的环节,看企业是属于设计环节,还是制造、封装环节,设计的门槛比较高、利润空间比较大,因此我们选择的投资对象一般是设计环节中的潜力股。但我个人觉得物流环节的潜力更大,我们投资了一家IT行业供应链管理公司,它帮助Apple管理其后端物流,利用身处"世界工厂"之核心(中国深圳)的地理位置,能在周边两小时车程内完成所有采购工作。
记者:您眼中的中国创投行业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您有哪些不错的建议?目前中国大概有多少家创投机构,美国大概有多少家?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创投机构,光速创投在中国的投资比例是多少?
曹大容:目前,中国创投行业最大的挑战来源于架构方面,外资的进入受到诸多限制。创投的本质是创造,创造新的企业,创造新的行业,如果能降低对外资的各方面限制,对中国创投行业的发展会更为有利。此外,中国的人才是有的,但缺乏用心去做创投的人,不是仅仅为了眼前利益,而是想好好地做一件大事。
严格意义上的创投机构,中国目前并不是很多,具备上亿元规模的只有20家左右,美国大概有上千家。当然,这需要看如何定义的,不同的定义,其数量也是大不同的,但总体来说比较活跃的中国创投机构只有30~50家,耳熟能详的不到10家。
光速创投在中国的投资比例一般是15%~20%,美国占60%左右,此外还有印度、以色列等国家,可以说,除了美国,中国的投资占比是最大的。
记者:在中国创业板上,本土创投机构的比例远高于外资创投,这是什么原因?光速创投有投资中国创业板的计划或行动吗?如果投资的话,您会选择哪些行业呢?创投在中国创业板上获得的投资回报率高达几十倍甚至百倍,与纳斯达克等相比,是不是过高?
曹大容: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一般都是中国企业,而外资创投的资金流入面临一系列法律上面的障碍,这是历史方面的原因;其次,现实方面的原因则涉及美金和人民币的汇率等。
我们目前投资了两家公司,准备在中国创业板上市,正在进行相关审核,一家是半导体公司,一家是机械公司,从事小型农机、挖掘机。在中国创业板上,软件、高科技、清洁能源方面相对来说投资机会更多。
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一般有5~10倍的业绩增长,而创投机构一般会有10倍左右的回报率。其实我们最关心的不是一个项目的回报率,而是整个创投基金的回报率。就某一项目来说,几十倍的回报率还是正常的,国外甚至有高达上千倍的个案。但中国创业板还不太成熟,上市企业短时间内的业绩猛增,并不代表这个企业一定能很好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