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发财梦像毒瘾一样难以戒除

(2010-12-22 12:19:57)
标签:

转载

 [转载]发财梦像毒瘾一样难以戒除

看到《发财日记》封面的第一个瞬间,我就知道,这书准大卖,吴又这小子(读客总经理、本书出版商)摸透了什么东西可在市场大卖。

 

如果说我只是想看看畅销书是怎么操作的,而将此书捞进购物篮,算是个不错的盾牌,但其实,我承认,看完这本小册子,我也被“励志”了一把,觉得心里还是被打动。这本书曾作为帖子在天涯里被我跟踪阅读过,只跟过一小段,有点印象,没想到,它如今成为吴又大张旗鼓销售的产品,成为他的“妻财”。

 

重庆老康写到的发财之道,比想象的要简单,很透明,很草根。毅力,眼光,用心,坚持,跟财富死磕的不认输态度……没有过于漂亮的关系经营术,有的只是实在的、忍辱负重的,偶尔也出奇制胜的商务关系学。

 

而且,被生活逼到绝境的书中主角,什么都愿意干,或者说,他没有什么选择,只能将能抓到手中的牌,尽力打好。他去运过渣土(其实是出卖市场信息赚取差价的空手套狼行为),最不济时到建筑工地打黑工,靠流汗挣辛苦钱。

 

但财在用心之处。这个民工与其他民工不一样之处,也许就在于他的用心,他的敢干。他用谦卑和老实换来了包工头的信赖,去替包工头跑些材料,一来二去,发现其中有些差价可赚,最终,告别民工生涯,和弟弟一道开了一家做建材中间批发的小公司,并在这个领域掘到了金。

 

让人惊叹的是书中主角的坚忍不拔。他在好几个领域失败过。但这些失败其实都没有浪费,它们都是“成功他妈”。没有跑渣土的失败经历,他可能也不会对空买空卖这套规则这么熟悉,如果不是横下心去当民工,他也发现不了建筑领域里的生意机会。

 

当然,勇于面对自己的失败,也是他站起来的重要因素。他以前因为失败而主动封闭自我,与从前的朋友们失去联系。后来,他认识到人脉的重要性,主动与一位以前的哥们级朋友联络上,恢复了交往,尽管随着他们实力对比的变化,这种交往与以前已经有微妙的不同,但他收起敏感,只为了拓宽机遇之门、增长见识厚度,结果,这一人脉果然发挥重要作用,哥们的朋友,给他带来了大生意机会,而他,很好地抓住了。

 

从到市场数人头调查开店地址,到琢磨怎么从看似黯淡的日常经营中提高业务成交量,到冒险一搏,接手别人因金融危机而转让的工厂,这个“置之死地而后生”、为改革命运而奋斗的穷人,终于拥抱了生命中的财星,摆脱了贫困,拥有数百万身价。

 

这本书源自一个网络帖子,那种拉家常式奋斗史讲述方式所显出的草根气和真实感,不是精英写作方式所能展示的。

 

在诸多依靠资本市场或其他什么因素一夜暴富的中国梦氛围下,这个“中国梦”的样本更给人一种踏实、可信的感觉。更重要的,它让每一个读它的人觉得,自己也可以发财,只要自己也像书中主角那样去坚持,去奋斗——尽管事实上,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幻觉。

 

不过发财梦在今日中国就像毒瘾一样难以戒除。无论哪种身份的人(除非已数拥亿万)似乎都很投入。从勇敢献身豪门的各路女伶,到宣称“宁可坐在宝马里哭泣也不坐在自行车后浪漫”的90后新潮女,或者从农村来到都市被淹没在大城市人潮中的农村青年,抑或一毕业就失业的蚁族大军……

 

赤裸裸地打出“发财”二字,尽显着史玉柱式的恶俗的同时,也显出吴又及其伙伴华楠的精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