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当前社会,是人找钱还是钱找钱(转载)
(2010-09-05 10:13:20)
标签:
转载 |
分类: 经典股经 |
假设一个人有10万元,另一个人有100万元;看上去拥有100万的那个人更富有,事实却不是这样。如果有10万元的人学会了投资,以每年24%的收益率计算,过了24年他就拥有2560万元;有100万元的人没有学会投资而把钱存银行的话,24年后不到200万元。
“人找钱”的能力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的,大部分人总是在壮年的时候收入最高,因为人迟早会衰退、生病或退休。创业的人更是不能保证永远都是“常胜将军”,今天是富人,明天有可能就成了穷人。一个人没学会“钱找钱”的能力,就注定了一辈子要为钱工作,为钱而受累,总是觉得缺钱,总是怕生病,怕失业。我们应该在“人找钱”的同时,学会做“钱找钱”的游戏,只有这样我们的财富等级才能不断往上走。
从宏观上讲,世界的财富并非以现金或者实物来表现的,而是以金融形态表现的。比如一块土地通过协议转让,可能1000万元就能获得;而一经拍卖,可能可以卖出1亿元;如果把这块土地注入到上市公司去,可能溢价到3亿元。这就是说,原本价值1000万元的地产,经过市场化可以涨到1亿元,经过证券化可以变成3亿元。当今世界的财富不断地被虚拟化,全球的实物资产——GDP不到50万亿元,而全球的金融资产却超过150万亿元。
巴菲特之所以成功,是因其常常有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行为。巴菲特的方法既独特又简单且易于理解,这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从结果来看,其方法好的一面还是占优势的。如网络热时,巴菲特确实错过了投资科技股获取暴利的绝好机会。但证券市场却是一个容易让人失去理性的地方,而巴菲特却始终能够保持清醒,因而这给他带来了持久的高回报。
巴菲特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是不关注股市近期波动,不做技术分析(量价分析)是一般股市投资人所做不到的,而巴菲特却能做到。二是不追逐热点,一般人也做不到。热点能够吸引眼球,引起投资者近期的过多关注,因而热点通常具有短线赚钱效应。不追逐热点,意味着要放弃眼前的利益。巴菲特热衷于传统行业的投资确实是错过了不少短线的机会,但他认为对一些传统行业,由于自己熟悉而使得投资更有把握。三是一般人主张分散投资,而巴菲特则反对分散投资,主张集中持股。分散投资意味着分散风险,但同时也平均化了收益。一般情况下,分散投资最多是使投资者的风险降到较低的水平,这种方法绝不可能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投资的分散还会导致投资人对投资对象的缺乏了解和精力的分散。对大资金来说,这一点恰恰可能带来较大的风险。
成功的12条“秘笈”
虽然巴菲特有众多的投资理念,但是被市场所认可的有12条著名的投资理念,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无疑是值得借鉴的:
1、寻找超级明星企业的投资方法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机会;2、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却是平庸企业的敌人;3、价格是你所付出的,价值是你所得到的;4、市场评估,即是科学,又是艺术;5、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而不是你的向导;6、股市短期是投票机,而长期是称重机;7、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8、安全边际是成功投资的基石;9、我们的投资仅集中在几家杰出的公司上,我们是集中投资者;10、对于每一笔投资,你都应当有勇气和信心将净资产的10%以上投入;11、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12、我最喜欢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