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释义: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
赏析: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首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读书是借鉴和学习作者的思路与方法,首先要分辩其理论的正确与否,唯一验证的方法是通过实践,比如投资,将其方法用于市场,若真的有效,其理论有普遍意义,则为真,否则为假;这里需要强调最重要的一点:即这个理论不能玄而又玄,越大的道理越简单,越容易被有接受,且其逻辑分析的过程再简单不过;如果作者介绍的是一个云山雾罩的理论,或其逻辑分析中本身就存在明显的缺陷或自相矛盾之处,那还是远避为宜。
若真的遇到了一套简单、有效(实践验证)而易于掌握的道理,接下来就是要真正掌握它,这个过程则不是能通过读书能掌握的,必须躬行,在这个过程中,读者还可以举一反三感悟出更多的内容,也许还会比作者更高一层次,这就是超越,也就达到了作者的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