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品牌
(2008-06-25 10:54:23)
标签:
杂谈 |
仅靠优秀的视觉设计能否长期成功
简单访谈记忆:
甲:首先因为我要工作用,而且我以前的IBM质量非常好,所以第一个品牌当然想选IBM,可它被联想收购了,这不是糟蹋IBM了吗;然后sony的本子除了好看就是贵;我们寝室有同学买过DELL,送货特别慢而且总是去修,质量很差;华硕那些不了解,买长城在同学面前没面子,想来想去老品牌也就HP了;(我:为什么要“老品牌”)笔记本毕竟是个有技术含量的东西,那些非专业公司的质量不敢信;苹果电脑没有用过,怕买了不会用(不兼容)…
乙:首先我不买日货不买国产,剩下可选的就只有IBM、DELL和HP了;(我:IBM被联想收购了,也算国货)不,我想IBM还是有着他的品牌和质量的,联想应该会保持这个。可IBM太贵了,我看上的配置得1.3w,学生哪能买得起呀;DELL买起来太不方便了,去中关村看了之后还得等很久才能送到,而且听说送货很慢,还总听说他们的电脑出问题;(我:像华硕、明基这些呢?)其他的新品牌总是不敢信任,比较笔记本挺贵的,想来想去还是选HP的比较好..
大概是因为和我一直以来的观察很相似,或者和我个人的观点很吻合。他们关于如何挑选品牌的讲述触动了我,难道个人电脑消费领域的品牌正在开始洗牌?难道HP的机会来了?
我这样总结着:
1、多数用户开始买第二个或者第三个电脑了(不一定是自己的第二个,起码身边有人买过),个人电脑市场的品牌竞争开始走向第二轮;第一轮的成绩被带进比赛中。
2、由于第一轮赢得市场的品牌被稀释(ThinkPad被联想稀释),或者被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质量问题损害,导致用户在第二轮选购时制动放弃了他们。比如,以前用ThinkPad的人会因为品牌的稀释或者价格竞争的劣势放弃ThinkPad,以前买过DELL的用户因为质量问题不卖DELL…
4、电脑还是一个相对“昂贵”的消费品,中高端个人市场还是更信任这个领域的老品牌
5、由于众多一线老品牌为了战绩耗费了太多的体力,(战绩等于利润,体力等于口碑。他们大多为了利润损失了口碑。赚了钱丢了人。)在新的比赛中带入了负分。结果以前战绩不好的老品牌反倒走到了前面。
6、由于是定性调查,得到的这个结果只是“高端学生或者白领人群”对于个人电脑品牌的一个认识。不能作为结论。
.
当然,外观和视觉设计的创新对于品牌的发展至关重要,也能给品牌带来很好的提升。因为视觉的设计会第一时间更加直接的影响用户对于产品和品牌的判断以及感受。
但,这只是“第一时间”。长期成功的产品必定是先让自己对用户更有用、更好用,去真正的帮助用户发现/解决问题、提高效率。然后才是配合更好的视觉和个性化体验来赢得更大的口碑,以及保持使用过程持续的愉悦感。这一切都不是只靠优秀的视觉设计就能做到,必须有更完备的创新和体验提升。
品牌=体验,赢得短期的市场不等于长期就可以成功。也许这一轮的竞争再次决定了下一轮的起跑,但最大的“赢家”却得站在起跑线的最后面。